很多喜歡水滸傳的水滸謎都對王進沒有太多的印象,只是知道他是史進的授業恩師。關於王進武功的強弱很多人也是認為不會高過林沖的。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想法呢?還都是拜央視版或者新版水滸傳電視劇沒有知識的編劇們所賜。他們的改變簡直是滿滿的槽點啊。

很顯然在原著中王進的武功是很高的,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一個神祕人物。但是在電視劇中被改編的很離譜。在電視劇中,我也分不出什麼新版還是央視版,王進的弟子九紋龍史進成了林沖手下的一個小頭目,讓人覺得史進比林沖差太多,繼而聯想到王進不過如此。真不知道這是貶低王進還是瞧不起史進,或者是使勁抬高林沖啊。

王進的武功高於林沖是有充足證據的,首先就是兩人各自的徒弟武功差距很大,史進和曹正的武功不用解釋大家都能明白。其次是王進的教頭稱呼前從來沒有過槍棒二字,也沒有其他的前綴,說明不是分項目的教頭。最後就是王進的官職遠大於林沖,他在殿帥府的待遇是相當高的,有公派的牌官當傭人,而且還要去殿帥府點卯報道,可見職位是高於林沖很多的。補充說明的是,同是得罪了高俅,王進可以去邊關繼續戎馬生涯,沒有超強的戰鬥力邊關軍馬經略是肯定不會收留的,得罪高俅可不是啥愉快的事情。王進能有本事繼續去邊關做武將,林沖就不能,林沖死乞白賴的不離開梁山就知道他走投無路了。

王進的半年弟子史進的武功可是位列水泊梁山八驃騎之一啊,武功無需置疑,可見王進的武功是多麼的高深。那麼王進的武功是從哪裡來的呢?王進的武功其實是一種家傳武功,是他的父親王升傳授的。王升有一身好武功,可惜早期運氣太差,報效無門,只能打把式賣藝混口飯喫。但是王升是個比較有腦子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武功和那些普通打把式賣藝的有本質區別,自己的武功是可以用於沙場廝殺的,這樣浪費就可惜了。於是他一路輾轉來到了東京汴梁,因為這地方人多,帶有慧眼的人也多,自己的武藝很可能會被人看中得到發揮的空間。果不其然,他的武功終於得到了賞識,從街邊賣藝的成為了一個都軍教頭。禁軍是保衛皇宮,保衛皇帝的軍隊,是侍衛軍,都軍是汴梁的正規軍,用於駐守城池,是上陣作戰的軍隊。王升成為了都軍的教頭之後,沒想到卻得罪了一個人,那人就是高俅。

高俅雖然當時是個小混混,但也是身懷高超武功的。高俅是能文能武能玩能樂,能囂張也能隱忍,智商情商和身體本錢都是滿血狀態,這些素質決定了他一旦有機會就能飛黃騰達。高俅因為使棍使的好,一羣混混就起鬨讓他去找王升比棍。身為都軍教頭的王升本來不應當搭理這些閑人,但是王升賣藝時受到過這些人的欺負,這些地頭蛇當初沒少給王升找麻煩。此時身為都軍教頭的王升沒有去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卻自己登上們來主動比武找難堪。

比棍開始後,王升也不禁大喫一驚,高俅的棍法精湛,明顯是用心學過,也下過苦功練習的。高俅精通琴棋書畫,善於吟詩作賦,精通球技和相撲格鬥,因此這是一個天賦很高,悟性很強的人,學什麼會什麼,練什麼精通什麼。王升本來以為自己幾個招式就能將其撂倒,再一棍打折他的腿,教訓他們的同時也出了這口當初自己受的惡氣。然而面對高俅法度嚴謹的攻防,卻很難找到破綻。此時幾個回合已經過去,那些小混混們開始恥笑王升是在都軍中混飯喫,連個閑人都打不過的騙子教頭。王升更加氣惱,忍不住脾氣施展出了自己的真功夫,一棍緊似一棍,不讓半點空閑,鬥到分際,高俅一看對方使出了殺手,自己也不敢怠慢施展渾身解數與之周旋。兩人爭鬥良久,高俅漸漸體能不支,招數慢了下來,棍法散亂。全力打鬥的王升覓得破綻,下意識的一棍儘力打出,想後悔卻來不及了,高俅雖然閃身想躲卻沒能躲開,被一棍子擊倒在地,身受重傷。

高俅被這一棍子打得臥牀半年才恢復,但是從此高俅也失去了做爹的能力。這是高俅心中最大的悔恨。特別是高俅後來步步高昇之後,這一棍之仇,無後之痛一直在折磨著他。後來王升的兒子王進得到了王升的真傳,出任東京汴梁80萬禁軍的教頭,受殿帥府直接管轄,王升也不久病逝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高俅受到皇上的恩寵,任職殿帥。打開花名冊一看,王升的兒子王進正歸自己所管。王升一棍子讓自己無後,他也想讓王升斷後,於是他就想公報私仇搞死王進。王進是個聰明人,果斷逃離,遠走邊關。他順便在路上將自己的本領傳授給了九紋龍史進,史進是水滸傳108將第一個出場的好漢。

王升一棍子打殘高俅,最終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的妻兒陷入了絕境。老古語說的真是準確啊,得饒人處且饒人啊!風水輪流轉,誰知道那塊雲彩下雨啊。平常心會生活的更美好,我說的對嗎?


高俅原本市井地痞無賴,可生性聰明,琴棋書畫,刀槍棍捧都能拔弄一二,更了不得玩蹴鞠,道也玩的出神入化。幸遠是又被好玩宋微宗賞識。於是乎扶搖直上,高居太尉之職。

說起無後之事。還得從與王進之父王升比武說起。比武鬥狠,棍棒無情,你來我往,殺得王升性起,一棒命中高俅下身,臥牀月餘,得了無後之症。可說是天道懲惡,自有來由

然小人得志勢必猖狂,害死林沖妻丈一家,後又風雪山神廟,欲意趕盡殺絕。得悉王進乃王升之子,又設計陷害,逼王進遠走邊關。喜其抽身尚早,不然死無葬身之地。做盡喪盡

天良之事,無後怎樣,豈無大快人心,何足道也!


水滸傳只是作者施耐庵根據北宋野史結合自己當年參加元末明初農民起義軍的經歷編輯杜撰而成的一部歷史小說,和真正的北宋歷史記載差得遠了,歷史上的高俅有三個親生兒女,小說裏只說高俅收養了親戚的孩子當自己兒子養,這根本就和歷史記載大相徑庭,小說裏這樣寫只是為了故事情節的描述展開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吸引讀者娛樂讀者罷了,並不能代表就是真正的歷史事實


誰說高俅沒兒子?即便列入宋朝四大奸臣之一,也不至於斷子絕孫。歷史上真實的高俅不但有親兒子,而且還有三個,因為官二代,有個好爹,他們官場發展都不錯,不但爵位上位列公爵,做官也做到過宣承使,就是相當於《水滸》里老種經略相公一樣的省部級官員。可能是施耐庵考慮到劇情需要,高俅有一個敗家子的兒子,貪戀林沖媳婦美色,要霸佔人家老婆,所以生編出一個乾兒子高衙內,小說也交代過,潑皮無賴出身,跟班起家。如果真要是往高俅親兒子身上編排劇情,就不太符合邏輯了,親兒子們都是封疆大吏,不在京師,沒有作案現場證據,況且官居高位,官箴和體面要是要的,不會下三濫到明搶屬下老婆。


無論是歷史人物還是現代人物裏沒有兒子的多了去了,何必糾結於高俅有沒有親骨肉,沒有就是沒有,沒有什麼為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