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二戰法西斯勝利了,世界會怎樣?

美國爲首的同盟國戰敗,德日法西斯國家重新制定世界秩序,美英人民變成了世界的三等公民

而在這個凋敝的世界裏,主人公只有依靠古老東方的《易經》來指引自己的道路。

那麼,世界會不會不一樣?

“科幻鬼才”——菲利普 迪克成長於西方科技文明創造出的嶄新輝煌的時代。那個時候,人類早已進入太空,剛剛登上月球,成功製造出第一臺工業用機器人……科技的蓬勃發展也催生出主流科幻小說對人類創造力的無比自信,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萊因撐起了西方科幻的黃金時代。

可是,迪克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主人公迷惘於亦真亦假的世界上,掙扎於文明的陷落中,充滿了對生命的依戀和對人性的追求。

《高堡奇人》成爲了菲利普 迪克代表作之一,架空歷史最傑出的經典,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小說以《易經》牽引情節,講述了一種反轉過來的“歷史”

同盟國在二戰中戰敗,美國被德國和日本分割霸佔,集權政治與東方哲學相互碰撞。書中充滿了正義與非正義,文化自卑與身份認同,以及法西斯獨裁和種族歧視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後果。

說了這麼多,那這個全新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兒?

01全新的世界版圖

相信這是大家最好奇的問題了。

在那個世界,日德劃分美國,德佔區名爲大納粹德意志帝國,日佔區名爲日本太平洋合衆國。而這個世界裏,是德國對美國投下了核彈,情理之中的,德國也佔據了大部分美國的領土。

在德佔區,到處都是納粹的旗號,在時代廣場巨大納粹標誌下,飄揚的再也不是美利堅星條旗。

華盛頓也不會有出現在鈔票上的機會,希特勒成爲了新的精神領袖。

日佔區的憲兵則清一色的是日本人。這裏也同樣充滿對民衆的洗腦宣傳:

在新的世界中,愛與和平幾乎是不存在的:

甚至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只不過不由醫院統一進行,而是在自己家裏完成如此殘忍的過程:

而在希特勒屠殺下倖存的猶太人,但只能在日佔區苟延殘喘。

一個字來形容這個世界,那就是一個“慘”。

雖然書中對中國的描述寥寥幾筆,但美國都成這樣了,作爲二戰主要戰場的中國會變成什麼樣,我們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真的不敢想。

而更不敢想象的是——我們和這樣悲慘的命運,可能只有幾公分的距離。

02天堂和地獄只在一瞬間

沒錯,我們可能差一點點,就是戰敗國,上述的一切,都會發生。

真的只差一點點。

1933年的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競選總統時提出了實行新政和振興經濟的綱領,併成功擊敗胡佛擔任美國第32任總統,躊躇滿志地準備帶領美國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歷史在這裏出現了分歧路線,一面是正常路線:羅斯福引領美國擺脫大蕭條,參加反法西斯戰爭,贏得勝利。

另一面,《高堡奇人》卻展示了另一種可能。

剛剛上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邁阿密海灣公園發表演講時,遇到的不是那個連打五槍卻一槍未中的菜鳥殺手,又或是那五槍之中的任何一槍命中,奪走了這位傳奇總統的生命。

那麼之後也就不會有“羅斯福新政”的施行,將會是保守的副總統約翰·南斯·加納接任總統一職,美國就無法從經濟大蕭條中擺脫出來。

更別提恢復國力,成爲反法斯西戰爭中的主力。而沒有美國的參與,同盟國將變得不堪一擊。

你說一個專業的殺手發射了五枚子彈,一槍沒中的概率得多小?

所以,歷史充滿偶然,如果不是那名殺手命中註定無法射中的五枚子彈,世界絕對不是今天的模樣。

03那世界也許會是什麼樣子?

這本書寫的很好,但也有一點點遺憾,就是把虛擬的世界寫來寫去,讀者們也沒有辦法清晰的看見,那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

於是,亞馬遜打算滿足人們的願望 ,將《高堡奇人》搬上了電視的屏幕,總共出了三季,豆瓣最高8.6分,帶了一個全新不一樣的世界。

比如,美國人民居然愛上了生魚片:

用筷子和亞洲人民一樣溜:

人們不可避免的還是分了階層,下等人只能艱難的生存,白人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驕傲:

別說,亞馬遜還真的挺敢拍的,把他們對小說所有的解讀,所有的想象,所有的藝術加工,都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

有關二戰的幻想題材,最近幾年也越來越多,前有《德軍總部》和《鋼鐵蒼穹》這種胡鬧諷刺的題材作品,現在也出現了《高堡奇人》這樣反思戰爭、嚴肅寫實的美劇。

集成了原著的風格,它不注重劇情的刺激,觀衆只看第一季甚至會略感無趣,但《高堡奇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描繪一個全新的世界上,如果一旦沉浸,就再也無法自拔。

原著更是如此,通過幾個主要角色的視角,將故事層層展開,它清晰的告訴你,另一個世界,所有的可能。

而人們之所以會對此津津樂道不知疲倦,除了對那種未知的可能充滿好奇外,大概也都在想,也許,不論是世界的格局怎樣,歷史終將殊途同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