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二战法西斯胜利了,世界会怎样?

美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德日法西斯国家重新制定世界秩序,美英人民变成了世界的三等公民

而在这个凋敝的世界里,主人公只有依靠古老东方的《易经》来指引自己的道路。

那么,世界会不会不一样?

“科幻鬼才”——菲利普 迪克成长于西方科技文明创造出的崭新辉煌的时代。那个时候,人类早已进入太空,刚刚登上月球,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催生出主流科幻小说对人类创造力的无比自信,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撑起了西方科幻的黄金时代。

可是,迪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主人公迷惘于亦真亦假的世界上,挣扎于文明的陷落中,充满了对生命的依恋和对人性的追求。

《高堡奇人》成为了菲利普 迪克代表作之一,架空历史最杰出的经典,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小说以《易经》牵引情节,讲述了一种反转过来的“历史”

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集权政治与东方哲学相互碰撞。书中充满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与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说了这么多,那这个全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儿?

01全新的世界版图

相信这是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了。

在那个世界,日德划分美国,德占区名为大纳粹德意志帝国,日占区名为日本太平洋合众国。而这个世界里,是德国对美国投下了核弹,情理之中的,德国也占据了大部分美国的领土。

在德占区,到处都是纳粹的旗号,在时代广场巨大纳粹标志下,飘扬的再也不是美利坚星条旗。

华盛顿也不会有出现在钞票上的机会,希特勒成为了新的精神领袖。

日占区的宪兵则清一色的是日本人。这里也同样充满对民众的洗脑宣传:

在新的世界中,爱与和平几乎是不存在的:

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只不过不由医院统一进行,而是在自己家里完成如此残忍的过程:

而在希特勒屠杀下幸存的犹太人,但只能在日占区苟延残喘。

一个字来形容这个世界,那就是一个“惨”。

虽然书中对中国的描述寥寥几笔,但美国都成这样了,作为二战主要战场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真的不敢想。

而更不敢想象的是——我们和这样悲惨的命运,可能只有几公分的距离。

02天堂和地狱只在一瞬间

没错,我们可能差一点点,就是战败国,上述的一切,都会发生。

真的只差一点点。

1933年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提出了实行新政和振兴经济的纲领,并成功击败胡佛担任美国第32任总统,踌躇满志地准备带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分歧路线,一面是正常路线:罗斯福引领美国摆脱大萧条,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

另一面,《高堡奇人》却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刚刚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迈阿密海湾公园发表演讲时,遇到的不是那个连打五枪却一枪未中的菜鸟杀手,又或是那五枪之中的任何一枪命中,夺走了这位传奇总统的生命。

那么之后也就不会有“罗斯福新政”的施行,将会是保守的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接任总统一职,美国就无法从经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

更别提恢复国力,成为反法斯西战争中的主力。而没有美国的参与,同盟国将变得不堪一击。

你说一个专业的杀手发射了五枚子弹,一枪没中的概率得多小?

所以,历史充满偶然,如果不是那名杀手命中注定无法射中的五枚子弹,世界绝对不是今天的模样。

03那世界也许会是什么样子?

这本书写的很好,但也有一点点遗憾,就是把虚拟的世界写来写去,读者们也没有办法清晰的看见,那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

于是,亚马逊打算满足人们的愿望 ,将《高堡奇人》搬上了电视的屏幕,总共出了三季,豆瓣最高8.6分,带了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

比如,美国人民居然爱上了生鱼片:

用筷子和亚洲人民一样溜:

人们不可避免的还是分了阶层,下等人只能艰难的生存,白人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骄傲:

别说,亚马逊还真的挺敢拍的,把他们对小说所有的解读,所有的想象,所有的艺术加工,都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

有关二战的幻想题材,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多,前有《德军总部》和《钢铁苍穹》这种胡闹讽刺的题材作品,现在也出现了《高堡奇人》这样反思战争、严肃写实的美剧。

集成了原著的风格,它不注重剧情的刺激,观众只看第一季甚至会略感无趣,但《高堡奇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描绘一个全新的世界上,如果一旦沉浸,就再也无法自拔。

原著更是如此,通过几个主要角色的视角,将故事层层展开,它清晰的告诉你,另一个世界,所有的可能。

而人们之所以会对此津津乐道不知疲倦,除了对那种未知的可能充满好奇外,大概也都在想,也许,不论是世界的格局怎样,历史终将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