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經濟學觀點認爲,產業政策是爲了解決市場失靈的,但英國經濟學家馬裏亞納·馬祖卡託(Mariana Mazzucato)教授在《創業型國家: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謎》(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Debunking Public vs. Private Sector Myths)一書中,闡釋了政府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最爲典型的案例是iPhone,它利用了DARPA發明的TCP/IP,美國空軍(USAF)創造的觸摸屏,以及美國海軍的GPS項目等的成果,這些都是政府支助軍方的技術成果,這可能對我國產業政策制定者具有參考意義。

工業4.0研究院對美國通用電氣有長期的跟蹤研究,我們發現,對於正在大張旗鼓推進工業互聯網項目的GE,其大量技術也來自美國軍方,這對於關注工業互聯網的中國產業政策者以及企業戰略家來講,是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

本質上講,GE需要找到一套實現數字製造的技術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只是實現其解決方案的技術大概念。

日本圍繞亞洲部署國際標準戰略體系

首先,GE受益於美國軍方的第一項技術是自適應車輛製造(AVM,Adaptive Vehicle Make),這是DARPA面向未來的一個項目,其目的是爲了實現高度柔性和個性化製造。這種全新的製造技術,利用增材製造(AM,Additive Manufacturing)以及數字孿生體/數字線程等新方法,實現真正的數字製造。

事實上,AVM項目團隊已經在給美國國家制造創新網絡(Manufacturing USA,原爲NNMI,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的數字製造與設計創新中心(DMDII,Digital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Institute)提供軍轉民應用支持。

日本圍繞亞洲部署國際標準戰略體系

其次,GE還受益於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概念,這是美國空軍(USAF)進行復雜飛行器製造過程中的工程管理方法,諸如美國攻擊戰鬥機F-35的開發,就大量使用了MBSE的方法。通過MBSE,可以對複雜的產品和裝備系統進行管理,並達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第三,GE在實現複雜系統的數字與物理對應管理方面,充分利用了數字孿生體(Digital Twin)和數字線程(Digital Thread)這兩個概念。這是美國軍方爲了管理複雜的數字設計(包括CAD文件)和物理製造之間的銜接,創造出來的兩個重要概念,這兩個概念成功的解決了原來提出的信息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 Systems)難以工程應用的難點,一時間成爲數字製造(Digital Manufacturing)的關鍵概念。

日本圍繞亞洲部署國際標準戰略體系

第四,GE爲了更好滿足製造業對實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構建的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大量採用了智能化技術,這不僅包括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傳感器、羣體智能(與雲計算所提供的智能有較大的不同)等,還包括更多更復雜的人工智能應用。

對於大量從美國軍方吸取營養的GE來講,它可以利用美國軍方在基礎學科和技術上的國家投入,獲得普通企業難以匹敵的資金和科學家支持,這對於想成爲工業界蘋果的GE來講至關重要,如果僅僅依賴自身的投入,GE也跟蘋果一樣,無法創造世界級的平臺和產品,只有利用美國政府大量的資金投入,並充分利用軍轉民的技術擴散,實現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

在中國的製造企業難以有這樣的便利,我國的產學研和軍轉民均難以真正發揮先進技術的商業化,主要是我國相關技術原創性還有一些缺乏,在學術和軍工領域不太在意成本、知識產權和安全等要素,在商業領域反而成爲最爲關鍵的要求,這迫使中國製造從大國邁向強國過程中,需要尋找一條有效的道路。


日本圍繞亞洲部署國際標準戰略體系

i4CN(工業4.0中國簡稱),是中國最系統化、最全面的工業4.0、無人工廠領域的諮詢公司;公司整合華爲、博世、騰訊、美的等專家,首家提供工業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術項目、i4四大管理體系、十大思想變革的三層金字塔式諮詢架構;能夠指導企業實施專業化的工業4.0變革和無人工廠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助力國家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

日本圍繞亞洲部署國際標準戰略體系

樑卓業 i4CN首席諮詢顧問中國工業4.0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專家,華爲ISC、IPD體系專家華爲ISC+項目組成員,智能製造標杆車間項目經理工業4.0十大思想變革、無人工廠建設體系首創人中山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雙MBA,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本科歡迎需要導入華爲ISC、IPD體系,實施工業4.0無人工廠的企業與i4CN合作。(請搜索i4CN樑老師相關課程視頻並進一步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