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施文

晁盖亲征曾头市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伤而生命垂危,弥留之际对宋江说:“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那个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乍一看这条遗言合情合理因为寨主被杀继任者为前任报仇既合情又合理。但实际上,此遗言漏洞百出。既没道理又严重损害了山寨的利益,同时破坏了众兄弟的感情,究其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从梁山泊本身的归属以及接班程序上研究,晁盖的遗言没道理:第一,梁山泊不是晁盖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在林冲火并王伦时曾说;“这梁山泊便是你的!”既然梁山不是王伦的,那是晁盖的吗?也不是。既然不是晁盖一个人的,那就得请众头领推举一位大家都心服口服的人出来做山寨之主,而不仅仅是为晁盖报了仇就指定为继承人,晁盖这么做显然越权了,梁山是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

第二,这条遗言也不符合正常的接班程序。因为梁山不是王朝也不是家天下,所以不能用指定的接班方式,而一般实行推举制。如果不使用推举制,那么正常情况下采用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兄终弟及从礼制上讲合情合理,况且此时梁山的二把手宋江自江州被救上山后一直事实上领导着梁山,多数来投奔梁山的英雄好汉也都是冲着宋江的大名而来的。可以说让宋江接任寨主是大快人心,皆大欢喜之事。因而晁盖留下这样的遗言,既不合礼制又伤害了众兄弟的感情,同时也破坏了宋江的利益。

从山寨的利益和前途命运探讨,晁盖的遗言也严重破坏了山寨的利益,因为从这个角度考虑也只有宋江才能接任寨主,而且只有宋江才能领导梁山走出一条不同寻常之路。笔者做以下分析:

首先,宋江是一个有战略眼光,有大的发展方向和大路线的人(尽管他的路线是招安,但至少有路线)。相比之下,晁盖则是个缺心眼儿,没有大方向和路线的人,他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活一天算一天。正是由于宋江打出了替天行道,日后招安的旗帜,才打动了呼延灼,关胜,秦明,索超这些降将,使其诚心归顺,上山入伙的。只有让宋江接任,才能留住这些人的心,也才能使梁山有大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其次,宋江号称及时雨,在江湖上享有极大的声望。当时梁山的89位头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奔着宋江的大名前来投奔的,因此只有宋江坐第一把交椅才能使梁山更加壮大。

再次,宋江既有领导才能,又有军事素养,凡是他指挥的战争,基本都胜利了。

综上所述,只有宋江接任寨主,梁山才能继续壮大;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与路线;也才能够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但偏偏就是这个有大路线有政治谋略,在江湖声望极高,又有领导才能的宋江,却几乎没有武功,断无可能生擒武艺高强的史文恭,晁盖的遗言是明摆了不让宋江接任寨主之位。晁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宋江要走招安的路线。二是宋江严重的伤害了晁盖。

先说第一点,晁盖是主张一直呆在梁山的,他虽然没有路线,但坚决反对招安,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要招安,有朝一日要离开梁山。宋江要招安,这是晁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晁盖是不会让宋江接班的。

再说第二点,宋江自从江州法场被救后,就开始一点点的架空晁盖。攻打无为军之前,晁盖只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宋江便绕过了晁盖指挥手下人攻打了无为军。待返回梁山后,每当有军事行动发生,晁盖要亲自下山时,宋江总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理由搪塞拒绝。于是在梁山越打越壮大的同时,宋江却一点点的架空晁盖,一点点把指挥权从晁盖的手中夺走,宋江这么做严重伤害了晁盖。所以,晁盖在弥留之际,给宋江留下了一个障碍,使宋江不能顺利接班。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晁盖无论怎么给宋江设置障碍,也不可能阻止宋江接任寨主。

晁盖不明白,大多数头领出于对宋江的敬畏,是不可能去颠覆宋江的。而晁盖的死党(例如三阮,刘唐等)实力太弱,根本没有能力颠覆宋江,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所以,在晁盖死后仅仅一天,宋江便在吴用林冲等人的拥护下成为代理寨主。后又和吴用使毒计把卢俊义赚上山,最后让卢俊义生擒了史文恭。但卢俊义刚刚上山没有任何根基,所有人都不同意卢俊义接任寨主(包括他自己)。于是,宋江在假意推让之后,还是坐上了寨主的位置,晁盖用尽心机都没能斗过宋江。

晁盖确实是一位仗义疏财 ,气量远大的英雄。但他又是个没头脑,没路线,缺心眼儿的人。他的死党也只有刘唐和三阮这些人,所以他无论怎样用计,都不可能赢了宋江。他的遗言也只能是一句话,一个笑话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