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居民向來保持着濃厚的鬼神信仰,靠天吃飯的普通農民由於自然經濟的脆弱性不得不祈求神靈的保佑,消禍免災,幾乎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門路都有其所信奉的神靈,奉獻貢品獻祭,以虔誠的心換取諸路大神保護。

  江河胡海自然也不例外,依水而生,踏船而行的人們同樣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水神信仰。

  相比於陸地上的平穩與深厚,在水上謀生可謂險象叢生,人們對於這些江河胡海也是愛恨交織。一方面他們依靠大自然的饋贈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與家庭傳統,而另一方面波濤洶涌的大江大河也無情吞噬了許多人的身家性命。因此,長期生活在水邊上的人們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水神崇拜。

  同陸地上祭祀神靈的現象一樣,水神祭拜也是豐富多樣,時間上的差別,形式上的差別,內容上的差別等等。而縱觀古今,歷史上我國水神祭祀影響範圍最大,時間最長久的還是江河以及海洋兩大系統。

  海神信仰

  相對於與大海相依的古希臘文化,我國古代文明主要是一種內陸文明,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古代與海洋沒有任何交集。現實中,我國也擁有這極其漫長的海岸線,自然也有相當的海洋文化傳統。

  受《山海經》的影響,我們的神州大地分別有東南西北四大海域包圍,而《山海經》也給這四海的海神起了名字,分別是東海海神禺虢,西海海神弁茲,南海海神不廷胡餘,北海海神禺疆。單從這些神靈的名字看,顯得非常的古老,帶有非常濃厚的傳說色彩。

  自漢代以後,原始的自然信仰與一定的歷史觀念結合海神的形象從山海經中完全的神靈形象走向半人半神的結合體,而且還給配上了夫人。名字也在不斷地變化,稱呼從最初的海神演化爲海君,直到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四海龍王。

  除了傳統的四位龍王之外,在海洋當中還有許多女性神靈,大名鼎鼎的南海普陀觀世音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神通廣大的觀世音在民間信仰的地位逐漸上升,從海神走向了一位普世的神,其名頭一度壓過四海龍王,成爲海神中走向全國的代表。

  在海神當中還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便是大致從北宋年間出現的媽祖。或許是由於媽祖的前身是一位普通百姓,因此人們對於她更加親切,並且受到歷代帝王的重視,封她“天妃”、“天后”等稱號,以顯示其尊貴的地位。而媽祖的影響力範圍也是最大的,不僅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影響到東南亞、南亞等地。

  除了這些較爲出名的大神,還有許多的地方神。東海姑、黃衣婦、南溟夫人都是民間曾經祭拜過的神靈。一些只在一地一城發揮作用的神靈,比如威海劉公島上的劉公、廣西廉州、欽州等地的海神三婆婆等,都代表了這一地區的海洋文化和信仰。

  河流神信仰

  河流神信仰中最爲廣泛便是四瀆神。我國古代史書當中將長江、黃河、淮河以及濟水合稱爲四瀆,從西周開始,四瀆便擁有非常高的地,位而且作爲河川神靈代表有君王親自祭祀。漢宣帝時,四瀆神正式被列入朝廷的典禮當中,四瀆與五嶽的祭祀都成爲國家祭祀的常禮,唐朝的時候四瀆神還有專門的封號。或許是因爲河流對於人們生活影響更加深遠和接近、比起海洋的民間崇拜,朝廷更加重視河流神的崇拜與祭祀。

  河神是四瀆神當中影響力最大,崇拜時間也是很早的神。奔騰的黃河非常受帝王的重視,從商代開始,每屆朝廷都會祭祀,立廟,封號也是不斷。唐玄宗祭河時,封河神爲靈源公,宋神宗時便被封爲顯聖靈源王,就來外來的忽必烈也祭河神,封爲靈源泓濟王,到清代順治皇帝時,又封河神爲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可見黃河河神封號之多,地位之重。

  河神地位高,民間也是相當重視,每年的祭祀極其豐厚。以河南孟津地區爲例,舊時的傳統當中,每年除夕都要牽羊擔酒,到大工廟獻羊敬酒。燒香磕頭之後,把熱酒灑在羊身上,如果羊身抖動,就表示神王已經領走了。如果沒有,就再次磕頭敬酒,把熱酒灑在羊身,直到羊身抖動爲止。之後將羊宰殺,大年初一五更到廟上上貢。

  江神即長江之神。或許因爲長江流域太過悠長,江神有地方和整體之分。先秦就有江神祭祀的記載,秦朝一統天下,在益州建立江神的祭祠,用來祭拜整個江神。同時地方的江神也不少,比如楚辭裏有名的湘君、湘夫人。同樣也是在漢宣帝時,建立起了專門的祭祀制度,後來的帝王如同封河神一般,同樣也封江神諸多的名號,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封建王朝的結束。

  此處不得不提的是,作爲全國第一大河的長江,他的保佑之神名氣並不是很突出,甚至沒有一些湖泊的神靈有名。比如湘水之神和洞庭之神,或許這是因爲以楚辭爲代表的湖湘文化廣爲傳播的一個結果。這裏通常蘊含着非常動人曲折的故事,從而打動人心。

  淮水神和濟水神一樣,也是在秦朝被列爲正神,漢宣帝時建立了相應的祭祀制度,歷代帝王也不斷對其進行分封。比如元世祖忽必烈將淮水神封爲長源博濟王,濟水神也被氛圍清源菩濟王,這些神靈同樣也擁有相應的祭祀習俗。然而和長江黃河相比,淮海濟水的流域面積畢竟有限,其影響力也是比較有限,這兩水域的水神也從全國的祭拜轉變爲地方的祭拜,習俗傳統也逐漸消失。

  以現如今的眼光觀之,或許會覺得古代的這種崇拜只不過是人們由於科學技術無知所帶來的愚昧迷信。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其後包含着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以及文化思想觀念,在祈禱風調雨順的美好生活時也懷着一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撰稿/素白【讀史品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