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纯净如画的天空和雪山,清新的空气,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田振华,踏上了位于南大西洋上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土地。至此他完成了“周游世界”的梦想,走遍了中国地图出版社认定的所有23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走遍全世界的“河北第一人”。(腾讯大燕网·冀录 王伟倩、王晔昕、吕承林 摄影报道)

年青的时候,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田振华说,他的梦想是周游世界。“那时候每个人都在畅谈自己的梦想、愿望,可能并不一定会真的实现。”田振华说,上大学的时候,时间多,常在国内的一些地方走走转转,从第一次外出旅游开始,这份热爱已经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参加工作以后,田振华也陆续走过一些地方。“那会儿重心主要在工作上。”1997年,田振华应朋友之邀,到俄罗斯旅行,这是他第一次出国,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他依然印象深刻:“我们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从哈尔滨赶到黑河,在武警边防站办理了出入境手续。虽然只隔着一条河,但对面的风土人情和国内完全不一样。”

事业渐渐稳定后,田振华逐渐开始去更多的地方。2000年,他办理了第一本正式护照。随着国家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东南亚、欧美、日韩、南非、南太平洋……每年出去六七趟,他依次游历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是国家开一条境外的旅游线路,我就第一批报名去,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祖国旅游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我很荣幸。”

田振华每年大约会出国旅行两三次,“全国多地跑,主要还是忙工作”。田振华总共出版了6本医学著作,还主导了多种药品的研发。

就这样,时间一晃到了2011年,田振华发现常规的旅游路线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深深热爱上了旅行,捋了捋之前走过的国家和地区,他发现自己离“周游世界”的梦想已经不远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田振华开始认真规划路线,打算把没有去过的地方都走走看看。在之后的几年里,田振华先后去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无政府状态的索马里,以及西非和中美洲一些其他国家,还有纯净到令人窒息的南北极……在这些很少有人去旅行的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田振华的足迹。

田振华说,他去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索马里(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国家已经关闭了这条旅行线路)。“当时我们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转机到了索马里,那边一直是无政府状态,三辆车把我们从机场接到了住处,前后各一辆皮卡,上面是持枪的保镖,中间是我们乘坐的面包车,车上都用帘子遮挡着玻璃。”田振华回忆道:“当时我们透过帘子看到,街道上间隔几米就设有一个铁丝网关卡,周围很多装甲车和架着重机枪的皮卡车驶过,四处不时传来枪响声,街上还有不少骨瘦如柴的难民们。” (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我们在索马里待了两天,心情非常压抑,缺乏安全感,到最后,大家干脆躲在住所不敢外出了。而直到登上了离开索马里的飞机,一颗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提起这段经历,田振华至今感慨万千:“走的地方越多,越感觉到中国是最安全的国度。在国外,不管是贫穷落后的、还是富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到了夜晚大街上就很难寻觅到人影。而在咱们国家,晚上不管多晚,去哪都没问题。” (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2018年1月12日,田振华踏上位于南大西洋的英属火山岛——圣赫勒拿岛,这个岛被称为“天然监狱”,历史上曾囚禁过拿破仑5年之久。田振华和朋友登岛后,在此栽了一棵树作为纪念,他说,这样的留念方式非常好,很环保又有意义。在树的旁边,还立有一个写着“保护地球家园”字样的牌子。(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多年的环球旅行,也让田振华养成了爱好收集的习惯。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田振华都会收藏一些当地的纪念品。图为在田振华家里的冰箱上,贴满了来自全世界各地不同造型的冰箱贴。

在田振华家里的柜子上,摆满了他在旅行中带回的各地纪念品。

20多年间,田振华一共用了11本护照,每本都贴满签证,盖有各式各样的印章。田振华告诉我们,他明显感受到了这些年来中国护照含金量的提升:“现在申请签证效率越来越高,一般几天就能办好,越来越多的国家面向中国免签、落地签等业务。”

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田振华除了亲身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还用手中的相机,将一个个精彩、美丽的瞬间记录下来。从最初的胶片到如今的数码,田振华拍摄的照片不计其数,仅硬盘就有30余块,小小的硬盘里装满了世界的气象万千。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认定的所有233个国家和地区中,田振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南极和北极,“那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到了那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就是“冰泳”,至于感觉,有着较强身体素质的田振华说,就一个字——冷。

到目前为止,田振华共去过3次南极,4次北极,还分别到过1次南极点和3次北极点。“在极点上感觉非常神奇,你会感觉到周围都是南或者都是北。” (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每次去南极和北极,田振华都感觉自己对环保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告诉我们,每次去南极和北极的船上都会有相关的环保讲座。从专家的讲课中,田振华了解到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后的重大影响。“海平面会上升,届时沿海城市都将不复存在……”

“到南极企鹅的居住地拍照,需提前在数公里外下车,每个人都要用雪橇拉着自己的设备步行过去,在5米外拍摄企鹅。根据规定,南极和北极不允许所有人带来或带走任何东西,所有的垃圾都需要打包消毒运输回去。”田振华带回来了大量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由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北极熊的栖息地面积越来越小,捕食也越来越难,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每次从相机中看到一头头骨瘦嶙峋的北极熊,行动迟缓地寻找食物,我们每个人都很痛心。”田振华说,10年前世界保护野生动物基金会 (WWF)就发布警告,全球北极熊群数只剩下十九种,凸显了在暖化效应之下,北极熊生存更为困难。WWF 指出,北极区的暖化程度是其它地方的两倍,以及预估到了本世纪末,北极海中的冰块在夏天将会消失,北极熊面对了严重困难,特别是它们须依赖冰块生存、猎食及繁殖。除了自己环保意识的提升,田振华还将自己拍摄图片,出版成画册来宣传环保,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保护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走遍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后,田振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订好了2020年前往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船票。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岛屿,它位于非洲南部和南美洲之间,离任何一个大陆都最远。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他一直在路上。(图片由田振华先生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