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5689,預計閱讀9分鐘

  邁阿密大學副教務長、商學院院長約翰·奎爾奇(來源:“底層設計師”微信公衆號)

  和約翰·奎爾奇(John Quelch)聊天,如果忽略他的倫敦腔,眼前是一個非常美式的商學院院長形象:喜歡挑戰,聊天時會開開玩笑,告訴你一些哈佛的小祕密。

  約翰·奎爾奇是帶領倫敦商學院成爲世界頂級商學院的掌門人,他也曾擔任哈佛商學院的高級副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教務長等職務。

  現在,他開始了新的冒險,擔任邁阿密大學副教務長、商學院院長。

  這是奎爾奇最爲特別的經歷:在美國、中國、英國這樣的不同背景國家的商學院中擔任管理者,這些國家都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

  事實上,他是一個出生於倫敦,畢業於牛津大學的英國人。

  從牛津大學畢業後,他便到美國繼續了自己學術生涯,在普林斯頓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MBA學位,他也是第一個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又在哈佛商學院獲得學位的人。

  乍看之下,他十分幸運,趕上了幾乎每一所學校發展的黃金時期,個人隨着機構的發展水漲船高。

  但隨着和他對話的展開,似乎並不是簡單的幸運,這些機構的發展都在他的預期之中。“每一次我決定接受商學院院長職務的時候,我只選擇那些所在城市正在強勢發展的地方。”

  一年半前,奎爾奇加入邁阿密大學,其知名度遠不及奎爾奇此前工作過的哈佛大學、倫敦商學院等學校,它的商學院排名也並不算高。

  但是,談到邁阿密大學和它的商學院,奎爾奇十分興奮。因爲邁阿密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奎爾奇在這裏看到了新的機會。

  “從教授到院長是一個非常大的跳躍,意味着更多的責任。”在奎爾奇看來,“作爲院長,你必須有改革的勇氣,必須有叫停無效項目的勇氣,以及優秀的判斷力和行動上的表率作用。

  邁阿密大學商學院開設了一個新的可持續商業方向的碩士項目,這是奎爾奇力推的重點項目,他認爲這是一個“具有防禦性的改革創新”,可以藉助邁阿密大學在海洋和氣候方面的優勢,與哈佛、耶魯等名校一較高下。

  這與奎爾奇一貫的思路一脈相承。

  經歷了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商學院的管理生涯,而他自己的領域也是跨界的,這帶給了奎爾奇不一樣的全球視角。

  他說,對世界來說非常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向世界證明,他們能夠通過和平的談判解決這些分歧。

  01

  怎樣讓倫敦商學院變成世界第一?

  告訴教職工,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自信

  MIR:你的第一份教學工作是在哈佛?

  奎爾奇:事實上,我的第一份教學工作是1977年在夏威夷大學授課,後來我發現,那裏的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是儘可能地做更少的工作。

  午餐時間每個人都會去打網球、衝浪或其它活動。工作了6個月後,我覺得如果自己想在職業生涯中取得一些成績的話,就必須離開那裏。

  之後,我在哈佛商學院工作了34年,中間離開了3年,去了倫敦商學院。 那是1998年到2001年,託尼·布萊爾(Tony Blair)是當時的英國首相,也是互聯網泡沫的時期。

  那個時期,對於做商學院的院長來說,也是一個好的時間點。將倫敦商學院由一個國內的商學院,變成一個全球性的知名機構, 那是我當時受聘所要完成的事。

  MIR:你出生於倫敦,隨後在牛津大學度過大學時光,最後爲什麼選擇到美國追求自己的學術生涯,而不是留在英國?

  奎爾奇:上世紀70年代,我在英國完成本科的學習。當時英國的經濟非常蕭條,所以我覺得是去讀MBA的時機。那時,英國還沒有非常卓越的商學院,倫敦商學院、曼徹斯特商學院都剛剛創立。

  但是,那時美國已經有了非常優秀的商學院,而且哈佛、沃頓、哥倫比亞大學都有獎學金可以申請,我很幸運地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獎學金,這是搬到美國的原因。

  當快要完成MBA學位時,我想回到英國,但MBA學生在英國和美國的薪酬差別非常大,使得留在英國變得不現實。因爲那時MBA還是一個新出現的學位,知名度並不高。(英國)薪酬體系的設計沒有考慮到MBA學生的存在。

  另外一點,直到今天,英國(商學院)的體系仍主要是關於金融、會計這些學科。而在美國,對於市場營銷有更多的關注,這也是我在商業領域的專業方向。這一現象是因爲美國有非常大的市場,國土面積是英國的5倍,市場規模更不止英國的5倍。

  因此,相比更小的國家,美國對於市場營銷的理解和需求都更強。這和中國很相似,由於龐大的市場規模,對於專業市場營銷能力的需求也就十分旺盛。

  MIR:你提到美國和英國商學院的差異,你的哪些舉措使得倫敦商學院成爲了一所世界領先的商學院?

  奎爾奇:當我離開倫敦商學院時,它在《金融時報》的排名是世界第1。

  最重要的事是實現我們的使命,我把我們的使命改爲“讓倫敦商學院成爲最受尊敬的國際性商學院”。

  當時,最受尊敬的國際性商學院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因此,這是一次與INSEAD之間近乎貼身肉搏的競爭。3年後,我們在排名上超過了INSEAD。

  其次,你必須保證正確的價值體系,重要的不僅是機構使命,正確的價值觀也很重要。

  我們發明瞭倫敦商學院精神“spirit: scholarship, professionalism, internation alism, relevance, innovation,transformation”。

  我記得我們所有的網站、形象都在大力宣傳改變未來。換句話說,每一個進入倫敦商學院的學生、老師,他們的未來都會因此而徹底改變。我們給“優秀”設置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對所有的教職員工來說,我們是要改造大家的生活。這意味着我們的教育、授課方法、課程都必須達到世界水平。

  我認爲能夠實現這些,因爲倫敦商學院的人有實現這些的野心,他們只是需要一個來自哈佛的人,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實現這些野心。

  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一個來自哈佛的人給他們信心,他們確實如自己猜想的一樣優秀,但他們不是很確定。但如果一個人從哈佛來到這裏,並且說,我到這裏來就是因爲我相信你們的能力,這會給他們很大的自信。

  我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擔任教務長期間和在邁阿密大學期間都有同樣的體會。邁阿密大學的教職員工非常優秀,有一些已經達到哈佛的水平,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自信去設立一個更具野心的目標。

  02

  作爲院長

  你必須有叫停無效項目的勇氣

  MIR:商學院的院長,與僅是教授或其它職位相比,有什麼不同?

  奎爾奇:首先,作爲院長,有責任確保機構的運轉與機構的使命和價值觀相符,並且作爲關鍵決策者,日常要激勵實現這些目標。

  院長的每一個決定都要與學院整體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一致。

  此外,院長要意識到所擁有的領導地位,會一直被視作行爲的榜樣。你不能發脾氣,你不能當面或是在電子郵件中說一些可能被誤解的話。

  你必須要表現出優秀的判斷力,你也需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

  案例

  比如在邁阿密商學院,我們剛剛叫停兩個項目,因爲在經濟上無法自給自足。隨後我們開設一個新的項目,是一年期的可持續商業碩士項目(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Business)。

  我們期待來自中國的優秀申請人,因爲中國現在對於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認爲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大有可爲的學習方向。

  這個學位的一個特點是,在邁阿密大學的大氣與海洋科學學院(Rosenstiel School of Marin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有着世界排名前10的大氣與海洋專業。

  這個項目的學生,必須在完成幾門科學類的課程後,才能開始商科課程的學習。所以這是一個“科學+商業”的學位,這個項目也是美國第一個獲得STEM認證的可持續商業領域的碩士項目。

  對外國學生來說,如果他們的學位是獲得STEM認證的,他們可以畢業後留在美國3年,而不是通常的1年。

  作爲院長,你必須有改革的勇氣,必須有叫停無效項目的勇氣,以及優秀的判斷力和行動上的表率作用。

  如果你僅僅做一個教授,你可能會有更多創造,有更多時間用來做研究,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接觸。從教授到院長是一個非常大的跳躍,意味着更多的責任。

  大多數教授選擇只做教授而不從事管理工作。本質上來講,他們並不是社交型的人,他們非常獨立,做自己的研究,發表論文。職位的提升來自於個人做了什麼,而並非來自於他們在團隊中做了什麼。

  教授中很少有人具備成爲管理者的條件,如果你很幸運有這樣的能力,那麼你就有責任站出來,擔任領導者的角色。

  與上海、倫敦類似,邁阿密是一個高速發展中的全球性都市。每一次決定接受商學院院長職務時,我只選擇那些所在城市正在強勢發展的地方。

  因爲我可以借力城市的發展,與這個城市共同發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也發展得很好,這其中有優秀的團隊的原因,同時也是因爲上海的高速發展。因此,一定要選擇對的地方做院長。

  很多人沒意識到邁阿密的潛力,它是美國人口第8的城市,佛羅裏達州是人口第3的州。而且,邁阿密每千人創業公司數量是全美最高的。因此,邁阿密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經濟體。

  MIR:你提到很多的老師天然地對社交不感興趣,和科學家很像,但是在商業社會,社交的要求其實是更強的。

  奎爾奇:確實是這樣,這涉及到利益相關者視角(stakeholder view)與股東視角(shareholder view)的區別。

  如果站在公司股東角度,關注的是公司每個季度給股東帶來多少利潤。站在利益相關者這個更廣的視角,關注的範圍會涉及社會、員工、顧客、供應商等,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在管理者的考慮範圍。

  通常情況下,利益相關視角的公司管理,更着眼於長期利益,股東視角更關注短期利益。

  我之所以力推可持續商業碩士項目,是因爲邁阿密大學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大氣與海洋科學學院。這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芝加哥大學沒有的。在這個領域,他們都不能和邁阿密大學競爭,他們不像我們一樣有這麼多該領域的專家。

  因此在我看來,永遠要找到一些具有防禦性的改革創新,對於邁阿密大學來說,這個項目是具有防禦性的。

  03

  如果你在一所排名不算高的學校

  應該把精力放在新的改革上

  MIR:你爲什麼選擇到邁阿密大學工作?

  奎爾奇:邁阿密大學的校長是我的朋友,他原來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院長,他離開哈佛,到了邁阿密大學做校長。所以,這事實上是一個私人的聯繫。

  一般情況下,任何組織裏的高層,通常會找那些他認識、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此前合作愉快的人一起合作。這樣的情況在公司高管中非常常見。高管們需要能夠很快地建立彼此間的信任,這樣才能很好的合作。

  另外,我在哈佛試過所有能做的事情,所以決定嘗試新的冒險。

  MIR:你在邁阿密大學一定有想實現的野心吧?

  奎爾奇:我的目標是,到2025年,邁阿密大學商學院的世界排名能夠提升到25名。

  MIR:我們對話的過程中,你多次提到了學校排名,在你看來,排名究竟有多重要?

  奎爾奇:我認爲排名的重要性是被誇大的。但很不幸,家長們、尤其是中國家長對排名非常執着。我們的很多項目都非常優秀,不只是MBA項目,還有這些12個月的碩士項目。

  你要關注的是具體項目的排名,而不是整個學校的排名。

  我們發現,來到邁阿密大學的學生,通常更關注邁阿密大學以及邁阿密大學商學院的課程、就業、工作生活的平衡等情況,而不是隻關注排名。如果你關注的只是排名,可能不會到邁阿密大學學習了。

  我在邁阿密大學只有1年半時間,對於學校排名等方面還沒有產生足夠的影響,即使明年後年,這方面的影響也不會體現得很明顯。

  我們市場營銷系最近的全球排名是第7,這些排名都比整體第45名的排名靠前很多。

  這些排名的問題是,它們是依據歷史數據和畢業生的評分,儘管他們可能是5年前畢業的。我不能影響他們對學校的評分,可能5年前上學時,他們的體驗確實不夠好。

  但我們不應該被5年前畢業的MBA學生對學校的印象所綁架。

  如果你在一所排名不算高的學校,你應該把精力放在新的改革上,比如我們剛推出的可持續商業碩士項目,而不是以歷史數據爲依據的排名。

  04

  中國高等教育需要

  更多價值觀上的強調

  MIR:你在英國、美國、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大學工作過,在這些地方工作有哪些差異?

  奎爾奇:我覺得最大的區別是,美國的高等教育,平均情況來講,有更多資源。他們有更多錢投到研究中,更多錢請高水平的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學金。

  因此,除了英國的牛津和劍橋——它們是建立在上千年曆史之上的——全球高等教育排名的頭部幾乎被美國大學統治。

  很明顯,中國的大學對於中國高科技的發展很重要。但不幸的是,中國的大學不夠自律,在很多案例中,教授們在競爭中、在學術倫理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中國高等教育需要更多價值觀上的強調,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應該被獎勵。簡單將資金投入到項目中,鼓勵更多人寫更多的學術論文,並不能夠產生更高水平的學者和論文,只能產生數量,而不是質量的提升。

  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很不一樣,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上海交通大學雖然是它的辦學單位,但很大程度上,它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領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並且是獨立運營的。

  MIR:你怎麼看待現在全球秩序的變化?

  奎爾奇:15年來,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當下兩國之間有一些分歧,但對世界來說非常重要的是,美國和中國在向世界證明,他們能夠通過和平的談判解決這些分歧。

  經濟層面是很重要,我們不希望看到關稅壁壘,這對全球經濟和全球證券市場都是不利的。但更重要的是,經濟層面的情況,反映了這兩個超級大國可以爲了全球經濟秩序、政治的穩定,一方面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攜手合作。

  MIR:對於商學院來說,如何面對當下快速變化的世界?怎麼借勢發展,又可能面對怎樣的危機?

  奎爾奇:對大學來說,成立商學院的門檻很低。設立一個MBA項目,不像建設化學或物理實驗室,不需要投資很多的實驗設備。

  因此,與實際需求相比,現在可能有過多的商學院和MBA項目。但是,不幸的是,在高等教育領域,合併是不可能的。

  一個原因是,學校的經費是校友提供的,校友們不想他們的學校和其它學校合併。因此雖然通過合併,高等教育可以提高效率,但這條路行不通。

  事實上,商學院的校友,他們更清楚合併對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商場中,他們一定更願意促成併購重組,但這涉及到他們簡歷上的學校,不想看到學校的名字因爲合併而消失。

  另一個原因是,數字經濟和在線教育的出現,毫無疑問,在線教育的效果在逐年提升。在邁阿密大學商學院,我們已經有4個學位項目是幾乎完全線上的。

  (網絡圖片)

  經“底層設計師”微信公衆號授權,一讀EDU編輯部對原文有所編輯、調整。文章僅作分享之用,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一讀EDU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