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轉述疑問:

  水滸傳里的宋江,長的又黑又矮,也沒什麼武藝,力氣只有娘們大小。可奇怪的是,各路好漢只要一聽說他是「宋江」,馬上就翻身下拜,跪在地上給他磕頭!這宋江的面子夠大吧,名聲夠響吧。

  那麼,宋江在江湖上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名氣呢?


我覺得宋江很會營銷自己啊

.................................................................................................

宋江資助過什麼人?閻婆惜母子,琵琶亭賣唱女子,病大蟲薛勇。這都是什麼人啊。

閻婆惜是賣唱的,琵琶亭女子是賣唱的,薛勇是賣藝的。宋江全書里資助窮苦人的事就那麼幾次,其中有三次就是資助賣藝的!

古代提高知名度最厲害的是什麼?不是你貢獻有多大,而是你有沒有被說書的、賣藝的傳揚。要論名將來說,白起、衛青、李靖的歷史作用絕不是關羽張飛趙子龍能比的,但是名氣決不能跟後者相比。

賣藝的有個職業特點,就是四處走動,四處傳揚。宋江資助了賣藝的人,這些人是還不起宋江的錢的,怎麼報答恩人?薛勇說了:

願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傳揚

你資助我的錢我反正還不了了,給你揚揚名好了。

別小看說書賣藝的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里的傳奇故事,都是被說書賣藝的傳出來的。

那些收了宋江資助的賣藝人,當然要編寫歌謠給宋江四處傳唱,有了說書賣藝的人四處傳揚,宋江的名氣當然就大了。

..........................................................................................................

還有個細節,不知道你們注意了沒有:

閻婆惜父親死了,沒棺材收斂,

宋江道:「原來恁地。你兩個跟我來,去巷口酒店裡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陳三郎家取具棺材。」

一個人做了好事,不要四處傳揚,否則的話就是沽名釣譽,不值錢了。可是宋江做了好事後,能不露聲色地讓別人傳揚出來。宋江不是直接給閻婆惜母子買棺材的錢,也不是自己去給她們買棺材,而是讓母女去酒店借筆硯寫條子,然後讓母女拿條子去棺材店領棺材,一石二鳥,讓兩家店鋪都知道及時雨又要資助窮人了。讓別人去傳揚自己又做了好事,而自己根本不出面,你有這本事?


從某種意義上講,本人以下這個答案是這個問題唯一正確答案……而且本回答貌似是個智商分界線,讀完不是點贊同就是點反對……

討論水滸傳里的宋江,首先得知道水滸傳是怎麼來的。

如果你討論《笑傲江湖》里的人物,令狐沖也好岳不群也好,你可以只圍繞《笑傲江湖》這本書來說。因為,《笑傲江湖》從前到後就是金庸一個人寫的,裡面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情節都是金庸自己安排的,一個人物基本上從前到後是完整的。

但是《水滸傳》不是這樣。《水滸傳》不是一個人寫出來的,而是從北宋到明代無數人添磚加瓦創造出來的。張三心目中的宋江跟李四心目中的宋江不一樣,但他們心目中的宋江都留在了我們看到的《水滸傳》中,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人格分裂的宋江。《水滸傳》的最終作者(假如有的話)固然會根據全書來對每個故事進行調整,但是兩塊泥巴捏在一起,捏得再好眼睛尖的人也能看出來這是兩塊泥巴。再加上《水滸傳》長期不是以整本小說的形式傳播,而是以單篇故事的形式,通過說書、戲劇、曲藝來傳播,所以對完整性的要求沒那麼高,所以從整體來看,會留下非常多的解釋不通的地方。你要討論《水滸傳》以及其中的人物,想要刨根問底的話就不得不考慮成書過程。

《水滸傳》的成書過程學界早有研究,但是網上討論水滸傳,連考慮成書過程的意識都沒有,我在此簡單科普一下。

《水滸傳》從有原始材料到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版本,經歷了大致五個階段,五個階段不是時間先後關係,尤其是第四和第五,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在水滸學中分別叫做北傳水滸和南傳水滸。

一 史實階段

首先,《宋史》中有「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記載,可謂是「萬惡之源」,所有關於宋江的故事都是從這來的。讀者想驗證一下就查閱《宋史·侯蒙傳》和《宋史·張叔夜傳》。

除了《宋史》還有一首詩可以佐證史實,北宋李若水的《捕盜偶成》:「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翦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這首詩意在批判對強盜的招安政策,認為封他們做官是誘使百姓為非作歹。

這些史料提供的元素是:

1 這夥人老大叫宋江 (被後世繼承,無論怎麼講這個故事,老大都得叫宋江。宋江為啥能成為領袖?不是宋江要成為領袖,而是沒有宋江就壓根沒有這個故事。)

2 宋江一夥有三十六條好漢 (被後世繼承)

3 宋江活動時間是宣和年間(這個一度被民間丟棄後來又撿起來了,所以有的宋江抗金,有的宋江抗遼,時代都分裂了…)

4 有人提出招安宋江,讓他去打方臘(被後世強化,本來只是有人提出而已,小說中變成確實發生了)

5 張叔夜把宋江滅了(被後世摒棄。一來史料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二來誰家編故事會讓主角被剿滅啊…)

二 文獻缺失的說書階段

史實以後是一段文獻空白期,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南宋早就有小說家講關於宋江的故事了。甚至有說法認為,連史實都是受民間故事的影響才寫出來的…

兩宋恰好是話本小說非常興盛的時候,說書不僅屬於娛樂,更屬於傳媒。前線打了勝仗,兩天就能被編成「鐵騎兒」故事傳到臨安。南宋有個水賊邵青,受了招安。他和部下的故事直接就被編成小說,講給皇帝聽,皇帝最喜歡小說里邵青手下力主招安的那個哥們兒,封他做了大官。在這個背景下,民間講宋江的故事不足為奇。

孫立就是邵青的手下,關勝也是這個時代的人,還有很多我懶得一一列舉了,他們的故事早於水滸故事的成型,但是宋江水滸故事成型後把他們全都吸納進去了。

雖然看不到原貌,我們卻能看到很多明顯跟水滸有關的條目:浪子燕青,石頭孫立,花和尚,武行者,燕青打擂,燕青射雁……也許這時候這些IP們還不是宋江手下,但是後來說書人把他們都統一到一起了。

雖說關於宋江故事在這時候的文獻是缺失的,但是梁山好漢的影子在這時候卻處處可見。《三朝北盟會編》《青鎖高議》等史料、小說中都可見端倪。

這一階段對宋江故事的影響是:本來只有「宋江等三十六人」這麼個筐,現在有了可以往筐里裝的其它IP了,人們一方面好奇宋江三十六人除了老大以外其他人都叫啥,一方面又聽了很多英雄好漢的故事,潛意識中就把他們往宋江一夥身上靠,三十六人開始豐滿起來。

而且,這一、二兩個階段已經埋下了故事失衡的種子。畢竟「宋江」本身故事太少,只是一個符號、一面大旗而已,而加入宋江的這些IP,卻都有著出眾的能力、非凡的故事,因為沒有這些,也不能夠被算進有限的三十六人裡面去。

後世的讀者們在奇怪,宋江的名氣從何而來?宋江為什麼能坐第一把交椅?前代的作者們也在被這些問題困擾著:如何解釋宋江能成為好漢們的老大呢?宋江戲份太弱,其他人戲份太強啊……

三 南宋末年的重要文獻

南宋末年的兩種文獻,是探索宋江這個IP原始面貌的最重要材料。一是《宋江三十六人贊》,二是《大宋宣和遺事》,百度一下即可查閱。《遺事》內容豐富,有很多宋江故事,但是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很多,應該跟《水滸傳》一樣是故事拼湊,加工太粗糙。《贊》內容太少,只包含一個序言和一個有姓名、外號、十六字評語的花名冊,序言告訴我們南宋時宋江的故事非常流行,花名冊稍微有用一點,三十六人的姓名、外號基本確定。

《贊》留下來的元素是:

1 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跟外號(大部分被後世繼承)

2 宋江等人活動地點在太行山(被後世摒棄,說他們在太行山可能跟抗金有關,後來金朝沒了就不讓宋江抗金了,反而去抗遼了…)

《遺事》留下來的元素是(回答結尾會附上《遺事》故事梳理):

1 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跟外號(跟《贊》有些許出入,大部分被後世繼承)

2 宋江的很多很多故事,包括但不限於:宋江救下智取生辰綱的晁蓋,殺了閻婆惜,被追捕遇到九天玄女送他天書等等……(通通被後世繼承)

3 晁蓋是梁山首領,晁蓋死後吳加亮、李進義(就是後來的盧俊義了)繼任,宋江上山後出示天書,於是吳、李推舉宋江為首領。(後世保留人物地位,改編時間先後)

4 宋江三十六人都是精忠報國的偉光正形象,結局是招安,征討方臘,封官(被後世繼承,也被後《水滸傳》時代的讀者們詬病)

5 李師師…(被後世繼承)

《遺事》對宋江為何能成為首領的解釋是:宋江的權力是神授的,是九天玄女親口說的「使宋江為帥」。

四 東平戲階段

南宋戰亂時期,北方有一個世外桃源叫東平,東平的郡守嚴實父子很了不得,跟金、蒙、宋三邊都維持著曖昧關係,所以東平成了北方最和平最發達的地方。東平彙集了很多文人、劇作家、藝人,從這裡誕生了非常多的優秀的戲曲。看名字跟水滸有關的雜劇有三十種,可惜傳下來的只有十種,其中年代確定且全文保存下來的只有六種。

傳下來的李逵負荊,燕青博魚,黑旋風雙獻頭……光看這些名字你都能猜出來對應我們看到的《水滸傳》中哪些劇情。

東平戲留下來的元素有:

1 宋江成為梁山首領的過程:三打祝家莊死了晁蓋,宋江才當了首領(今本改為曾頭市,其實祝家莊和曾頭市是一個故事的兩種講法,今本水滸作者貪了,兩個都要)

2 各種成型的單篇故事以及好漢人設,比如李逵臉黑性急,燕青是個瀟洒浪子(被後世改壞了,瀟洒浪子怎麼可能是盧俊義的家僕嘛),魯智深愛行俠仗義等等

3 宋江的活動範圍是梁山,因為梁山就在東平邊上嘛……(被後世沿用)

4 宋江是正義的化身,水滸雜劇里老百姓遇到冤屈都上山告狀,讓宋江主持公道的。至今民間唱詞都有「公道的人兒數著宋江」。(被後世沿用,可是由於後世作者的拙劣,把宋江畫崩了……)

5 「杏黃旗上七個字,替天行道救生民」(被後世沿用,不過只有替天行道四個字了)

雜劇水滸戲迴避了「宋江為何能成為首領」這個問題,只用念白簡單交代一下「晁蓋死後宋江就做了首領」,雜劇的所有故事中,宋江是梁山老大都是既定的事實,雜劇也放棄了仔細刻畫宋江,把他作為一個發號施令的人,每個故事都是宋江讓某個好漢下山去做什麼任務,最後完成任務再上山跟宋江彙報。

五 神秘的南方民間信仰階段

這一段太複雜了,本回答暫且不提。這其實是《水滸傳》首次成書,三十六人變一百零八人的關鍵之處。可是文獻缺失嚴重,很多東西只能停留在猜想階段,我就先不詳細說了,找機會專門說這個。這一階段大致上留下了這些元素:宋江一夥有108將,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魔頭降世(很有意思,可能跟摩尼教有關)等等。

從一看到四,我想理解力足夠的讀者已經明白了:

1 宋江等人的故事,是後人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添加、整理和完善的,屬於民間集體創作。

2 《水滸傳》就是圍繞宋江寫的,用宋江作為主線把天下英雄串聯到一起。宋江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邵青的部下孫立成了梁山好漢,楊幺弟兄三個成了梁山好漢,臨安城各種相撲高手成了梁山好漢,偽齊劉豫手下不願屈服冤死的大將關勝也成了梁山好漢……從宋江一個人變成三十六個有名有姓的好漢,說書人已經不辭勞苦把各種故事都拼上來了,南方人還嫌不夠,來個「六六雁行連bajiu」,把三十六人擴展成一百零八個,可以說,為了湊夠一百零八號,當時流行的不知道有多少ip都被水滸傳搶了。

一百零七個人,個個都跟宋江發生一點故事?那作者累死也編不出來了。作者只好說宋江名滿天下,所有英雄好漢都服他。宋江的名氣就是這麼來的,是導演的安排,是劇情的需要!《水滸傳》書里根本就沒能把這個解釋得合情合理,就純粹是作者按著天下英雄的頭讓他們拜宋江為大哥的。

我為什麼說我這是唯一正確答案呢?

研究水滸傳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就是在我們看到的通行本的基礎上分析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承認這本書很完善、處處都有作者合理的安排,對於不合理的地方再替作者加以解釋。這種研究其實屬於一種再創作。我們姑且稱它「今水滸學」。

第二條路,就是分析水滸故事的形成過程,向今本水滸傳之前去尋找根源。我們知道,水滸故事是經歷很長時間的演變,吸收了很多民間故事,最後才整理成書的,最後一位作者並不是把每個人物每個情節都自出機杼安排的明明白白。這種研究更真實,我們可以稱它「古水滸學」或者「原水滸學」。

宋江這個人物其實塑造完全失敗了,《水滸傳》中的宋江,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根本沒編圓。從《水滸傳》之前的四個階段來看,我們會發現,宋江根本沒有性格,只是偉光正。中間文人給他加上一個「勇悍狂俠」的特點,很快又被民間文學拋棄——民間文學從來不在乎大人物的性格,大人物只能有臉譜和標籤,不會有性格。然而在現代,一個小說中的角色沒有性格是危險的,因為讀者會賦予這個人物一個性格。所以成書的《水滸傳》,宋江作為偉光正的擔當,偏偏讓後世的讀者非常反感。讀者們按照我們的生活經驗跟審美習慣,將他解讀為權謀詭計的高手,猶如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民間文學根本理解不了大人物,如何能刻畫出來一個活生生的形象?虛偽的劉備,陰險的宋江,都是荒腔走板後被後人過度解讀的傑作。

很多回答說宋江愛給錢所以名滿天下,這個是完全說不通的。柴進盧俊義比他有錢比他地位高,樂善好施也不輸給他,怎麼就沒那麼高的名望?別解釋了,作者沒安排好你們還強行解釋,那不是扯淡嗎?

因此,從今水滸學的角度出發,要回答「宋江的名氣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就只能是瞎編臆想,各有看法莫衷一是。只有從原水滸學的角度出發,才能撥雲見日,截斷眾流。

附一:

《宣和遺事》中宋江三十六人來源梳理:

1 「花石綱十二指使」12人:楊志、李進義、林沖、王雄、花榮、柴進、張青、徐寧、李應、穆橫、關勝、孫立十二人奉命押運花石綱,他們情投意合結拜兄弟。其他十人順利到了京師,孫立誤了時間,楊志在穎州等孫立。楊志錢財用盡被迫賣刀,遇到惡少糾纏一怒之下殺了惡少,被判流放。孫立得知後找到十人,在黃河岸邊殺死官差,救下楊志,十二人一同落草太行山。

2 智取生辰綱8人:梁師寶派馬縣尉給蔡京送壽禮。馬一行人在路邊買酒,被蒙汗藥麻倒,作案的是八個大漢。鐵天王晁蓋為首,手下有吳加亮、秦明、劉唐、阮進、阮通、阮小七、燕青。朝廷查到鄆城縣碣石村,派董平緝捕,押司宋江給晁蓋報信,董平抓不到人被責罰。八人找到十二指使,一同在太行山樑山濼落草。

3 宋江各種偶遇4人:偶遇捕魚的杜千、張岑,偶遇大漢索超,偶遇被責罰後逃跑的董平。晁蓋派人給宋江送了一隻金釵,宋江修書把偶遇的四人送上太行山。

4 宋江自己:宋江把金釵送給娼妓閻婆惜,被閻婆惜知道了來歷,又見閻婆惜跟一個叫吳偉的搞破鞋,一氣之下殺了二人。官兵追捕宋江,他逃到九天玄女廟,發現天書,有三十六人名號,和玄女的指示:「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姦邪。」宋江決定上太行山。

5 沒頭沒尾被宋江帶領9人:宋江上山時,憑空帶了朱同、雷橫、李逵、戴宗、李海等,別問我「等」是誰,作者都懶得編了。

6 強行補充3人:(宋江上山時晁蓋已死,死因不明,吳加亮、李進義為梁山濼首領。)把前面的計算上,跟天書上的名單一對比,還少了三個。朝廷派呼延灼和歸順朝廷的海賊李橫去討伐宋江,戰敗受責,於是投降宋江。有花和尚魯智深反叛,投降宋江。至此三十六人聚齊。

(小插曲:三十六人算不算晁蓋呢?其實《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里名單上都有「鐵天王晁蓋」,區別在於《贊》里三十六人還算上了宋江,《遺事》里是不算宋江的,所以比《贊》多出了一個人。後來的《水滸傳》108將里包括宋江,於是就殘忍地把晁蓋給除名了……)

三十六人聚齊後,宋江祭拜東嶽泰山(有人據此認為前面說的太行山就是泰山)。朝廷派張叔夜招諭,宋江歸順封管,後來平定方臘有功,封節度使。

附二:

對原水滸學有興趣的朋友,推薦讀聶紺弩的水滸論文,還有餘嘉錫《宋江三十六人考實》。學有餘力,可以讀讀侯會、王利器等人的水滸論文,在聶紺弩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深入討論。

目前研究水滸傳想出新東西,最好的方向是研究我提到的神秘的南傳水滸,成書與摩尼教、白蓮教、瘟神崇拜等等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我猜的不錯那應該是最早的成型(108將,上山、招安、死光光)水滸傳,可惜很多猜想無法證實了,「文獻不足故也」……

我還有一個回答,對於知乎網友來說實在太超綱了,沒人點贊。我想,在這篇文章做完了科普工作後,我的這個回答就不難被理解了吧:

《水滸傳》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www.zhihu.com圖標

謝邀。

特別容易理解啊:

宋江何以有名?答:一個字,

石將軍石勇出場時,說天下他只給兩個人讓座,一個柴進,一個宋江。他倆人武藝都一般,也談不上神機妙算。厲害在哪裡?柴進能收留人,慷慨;宋江則是出名的仗義疏財。

畢竟,江湖上不缺武力,缺錢。

宋江出場時描述得很明白了:

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庄士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儘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

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古龍說過,人的名字會起錯,綽號卻不會錯的。

及時雨,說白了,就是江湖好漢萬能慈善基金啊。就是個免費客棧啊。

《水滸》里的好漢們,說難聽點,多是混社會的無業分子,邊緣犯法者。打劫的、收保護費的、落魄軍人、流亡罪犯、開黑店的。

他們的理想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這思路都挺窮的。

啥叫義氣?劉唐去投晁蓋,見面禮就是一套富貴生辰綱——說白了就是讓一個村支書陪他一起去打劫。

啥叫義氣?施恩請武松這個囚犯吃好喝好,請武松去打蔣門神給他奪地盤。

江湖上,錢是有形資產,義氣是無形資產。兩者可以轉化。

吳用去請三阮時,阮小七說得很直白:這腔熱血,要賣與識貨的!

所謂替天行道,也無非是用武力去搶奪些錢財罷了。

你怎麼才算義氣?錢啊!!

宋江就是懂這點規則,所以用錢買了義氣與聲名

實際上,他這輩子唯一不靠錢買來的名氣,是私自放走晁蓋,放他們上梁山,從此成為了梁山初始創業者之一,從此得以參股。

但他在江湖上的第一桶金,是靠仗義疏財,花錢買名聲換來的——因為江湖好漢從來就很缺錢。

魯智深這種打抱不平而必須進入黑社會的理想主義英雄,其實在梁山上很少。

主流還是李忠這種從賣藝混到佔山為王的傢伙,是少華山三傑這種山大王,是張青和孫二娘這類黑店殺人狂,是劉唐這種流浪打劫組織者——說到底,他們就是缺錢。

俠客也要吃飯的嘛。他們不想做保鏢,又當不了官,找工作的話,如武松能找到都頭這類工作已經算難得了。石秀還是救了楊雄,才有機會合夥跟人開肉鋪。

大多數好漢其實就是無業游民,如果有個宋江肯給他們錢,他們可不得把及時雨的名字吹到天涯海角去?

所以宋江作為這麼一個針對無業武裝遊民的大慈善家,當然名動天下啦!


有錢,敢花。

重點是不講底線,毫無架子。

水滸傳里,符合前兩條的人其實不少,比如柴進,比如晁蓋,這些人,江湖威望那也是大大的,但和宋江比起來就都差了一些。差在哪兒呢,就在後兩點上。武松那回,水滸傳里明白說了。柴進這個人雖然也好客,但還是講條件的,像武松那樣既不會拍馬屁,還凈添麻煩的人,再大的本事,柴進也會慢慢冷淡下來。這個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而和他一比,宋江就顯得很不尋常。多少次了?武松、石勇、燕順這些人,一開始都差點就把宋江給辦了,可一磕頭一拜地,宋江真跟兄弟一樣對他們,沒有半點介懷。那些委屈,你擱皇族之後的柴進試試?莫說柴進,出身草莽晁蓋聽說楊雄石秀時遷在外面用梁山的名號偷雞摸狗,當時都怒了。可宋江就不。整部水滸,只有宋江是那個願意從頭到尾,不管好人壞人有錢人沒錢人男人女人都幫的人(參考閻婆惜,我們無法想像其他人會幫到娶她為妻的地步,而宋江並不愛她)。他不講條件,沒有底線。所以,在那個有天無日魚龍混雜的水滸世界裡,他是最有名氣的那個。

一道送分題:一個需要各種審核手續完了還有各種監管程序的救濟會,和一位甭管你坑他訛他真心有求於他只要叫一聲哥我要錢錢立馬到賬的大哥,誰更受歡迎?


宋江中國最早的VC,極具人格魅力,在投資過程中漸漸發展成資深PE,最終推動梁山IPO,卻遭遇惡意收購,變成ST梁山,最終企業持續性虧損退市,作為CEO只能以死謝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