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超市,電影院,ktv,健身房,餐飲這些就不用說了。其他的業態有什麼可以做的。本人也做招商的。


這個問題不是很好回答,取決於您的商業指什麼?購物中心還是商業街區、區位、單層面積、層高柱網荷載、總建築面積等等,都會影響具體的業態佈局。如果您能把具體的情況說出來,以便我們更準確分析。

首先要提醒的是別指望所有的購物中心都能做起來,我們國內城市規劃管理太落後,商業開發過剩是必然的,大多數城市現存商業面積保守說要關掉六成以上;電商現在也很艱難,早幾年的假貨紅利已經走到盡頭,兩年前出現的「新零售」到現在沒有一家賺錢,也都快瘋了。現在是下一代商業模式的拐點,如果能抓住,應該有很多機會。

其次要說的是別把實體商業和電商對立起來看,也沒必要試圖去尋找一個兩者結合的方式,比如互聯網+就是典型被人忽悠了之後的忽悠,要基於互聯網思維去思考我們當下的實體商業,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推薦您看一看我最近的一篇文字《從華為5G說起——你和未來的關係》,希望開卷有益。


商業過剩普遍存在,根本原因是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網上購物興起多年,互聯網搶佔傳統商業的份額,商業開發必然過剩。

傳統商業不會死,其核心價值是體驗,然後往線上轉型過度,比如,線下體驗,線上消費。這是目前商家都在做的事情。

簡單分析完畢,答案也呼之欲出:在線上不完備的情況下,傳統商業要做極致體驗類商業業態,當然,市場調研也是不可或缺的。


隨著商業進一步線上化和數字化,線下商業資產的獲客職能和現場服務的職能被大量線上模式取代。但這些線上服務是一樣需要人的,只是變成了面對電腦+上門的服務模式。隨著人口進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居住和辦公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所以公寓和辦公室是商業項目的重要出路。


我在北京,商業地產下坡,不是剛剛發生的事,而是一直。

傳統的商業地產,基本在百姓心目中都固化了樣式,包括樓層佈局,商業業態、互動方式等等。

想要在飽和,切外圍變化不大的商業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一定得創新。

但提到創新,難免會跟時間,有過早和過晚的區別(過早,需要培育砸錢過多,晚了,失掉頭部優勢,只能賺小頭,白花精力)

個人認為最好的商業地產項目,應該立足已有的商業氛圍,整理傳統業態7成,保證營收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和發展新生業態聚集羣落。

其次,要以周邊的聚集羣落主要興趣方向為準

要夠小眾,在這30%的人羣裏,務必要偏執,垂直有深度,作為商業宣傳賣點。

想要注意的細節還有很多,需要初步展開,極端的開業方法,在地段極好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行。

再有,就是選好主流的媒體平臺,定向營銷,同時,打磨軟文書寫能力,畢竟當今能在互聯網上,有效幫你長期高歌,宣推品牌的良心媒體,已經很少了,還要受到管控。

難啊,哈哈


做培訓中心,教育行業


商業開發過剩甚至說同質化的現象已經比較嚴重,自2016年始的商業地產結束了野蠻生長的快速市場佈局,雖2018年全國公開購物中心總數量超530個,商業總體量超4600萬平方米,但較2016年開業增速25%下降到2018年的5.8%,體量則從25.7%下降到負增長-0.5%;而2018年與2017年對比是近乎持平,沒有增長。

說明瞭人均商業面積在增大,消費客羣及客流被均攤及劃分得更細。

「location,location and location」,一切商業活動拋開地段、市場、消費客羣去談經營就是在耍流氓。

商業的本質就是供求關係的轉換,就是最單純的買賣關係的延展,說大白話一點就是:「如何把合適的商品用合適的價格買給合適的人」,人、貨、場的本質作為招商營運需時刻關注的元素。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中的「其他還有什麼業態可以做」,目前新業種、跨界、快閃的品牌越來越多,京東做了動物園、杭州大悅城開了個商場內的潛水館、岡本也做線下快閃體驗店、故宮博物館也跟上海世茂廣場做快閃活動,市場現在越來越大,好玩的東西越來越多,信息也越來越透明!

所以不管招什麼品牌,得清楚這個品牌能帶給項目什麼(名氣?收益?),能滿足目標客羣的什麼需求。


脫開具體的地段,具體的項目來談這個問題,是沒什麼營養的。任何業態都有存在的市場,必須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來選擇。


當項目招商困難的時候就會看到很多的人開始做教育城和創意園,很簡單,不需人流,針對消費,只要租金低就能做,對工程的條件不苛刻。

現在很多人開始慢慢主題化去做了,港味街,外國風情,清吧酒吧街,汽車餐飲主題等等,主題鮮明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