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戰略盟友要區分三種敵人,談德國一戰時朋友圈選擇性錯誤”,我們談了德國在選擇盟友關係時出現了錯誤。

  (1)盟友的選擇必須以戰略爲基礎,不能以短暫利益爲基礎

  德國選擇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作爲盟友,這裏面既有不得已,也有自身戰略短視問題。之所以這樣說,當然是從後世角度看,即短短的34年時間(1914—1938年)德國連續兩次進行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國力根本難以支撐它的計劃,但是它竟然做了。

  A.俾斯麥、威廉二世都只是統治階層的一員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容克資產階級”習慣性的好戰,這種“好戰”的性格造成德國統治階層目光較爲狹窄,而且軍人、利益捆綁造成其勝敗敏銳度比較低。以“克里米亞戰爭”爲例,比德國資產階級還要落後的沙俄更好戰,但因爲沙皇本身可以控制一切,沙皇及時停戰止損。威廉二世難道看不出打不過嗎?有人說停不下來了。

  問題不是停不下來,而是總以爲忍一忍奇蹟就能出現。結果忍到最後權力被架空、好戰的人徹底承認失敗後簽字認輸並最終流亡。因此,問題不是俾斯麥也不是威廉二世,而是整個統治階層的問題。

  上文我們主要談了前者(迫不得已),英國作爲“一戰”前世界秩序的掌控者,六大強國中的美國、日本、法國都主動站到了英國一邊兒。很顯然,美國是因爲與英國在文化、歷史上的一脈相承;法國是因爲與德國的“仇恨”,特別對歐洲大陸的“領導權”爭奪。

  B.德國戰略短視案例談

  本文主要談談後者“戰略短視”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雖然“一戰”中,美國保持的“中立”並不實至名歸,在軍事武器供給協約國的數量是德國的數倍,表面上“中立”掩蓋不住實質上的選擇明確。大家都不是傻子兒,德國早已看在眼中明確在心裏。但即使如此,因爲美國民衆不願意捲入萬裏之外的戰爭,所以,美國並沒有真正出兵。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如果明智的話就應該千方百計地拖延美國明確抉擇地時間,而不是故意計劃雙方衝突。

  德國建議墨西哥進攻美國奪回被美國侵佔的55%領土,雖然這一計劃表面可行。但並沒有顧及到1847年後,墨西哥的實力已經被美國打殘了,再加上內部矛盾軍閥統治(考迪羅)導致國計民生越來越差,根本沒有能力對美髮動衝突。更重要的是,考迪羅們在反美的同時,也是親美的。

  德國慫恿墨西哥進攻美國的行爲,定然造成美國統治階層的勃然大怒,將德國的計劃公之於衆後,原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美國人也憤怒了。

  要知道,強盜從來都認爲“我搶的東西時間一長就是我的了”,類似的還有李鴻章粉絲對我說的,進了自己腰包就是自己的等類似奇談怪論。因此,美國早已經視從墨西哥的領土搶來的領土是美國的天然領土。

  更何況,美國人的基因本身就是英國的“破落戶”們夢想着到新大陸發大財的人及其後代,所以,他們對品德呀、人性呀根本不在意。後來的許多移民,也大多是“經濟移民”,只是爲了美國的更好生活。什麼故國呀也就拋到雲外了。

  因此,美國民衆的國民基因中的“自私自利”就比其他國家更多些(哪國這種基因都存在)。因此,一看到德國的建議便羣情激憤了。美國政府早已經有的參戰之心就更容易實現了。由此可見,當時的德國普遍處於一種“急躁、短視”的狀態。

  (2)德國戰略短視的根本容克資產階級

  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論國內資本主義的先進程度,英美荷是爲第一等;第二等則爲法國、奧匈等國;第三等則是德國、日本等國;第四等則是俄羅斯等國;第五等則是奧斯曼等沒落帝國。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封建殘餘的比重問題。

  A.容克地主與資本主義化

  因爲德意志地區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每個地區都有比較強的“邦國意識”,地方勢力比較強大。到了1800年代,主流觀點都認爲普魯士屬於傳統封建農業國家,其工業發展的水平也相對低、企業以手工業爲主、行會制度和等級制度的影響比較大。最終形成了具有德國特色的“容克資產階級”。

  自從“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這一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演變成全歐洲大戰開始,普魯士的容克階層在普魯士公國(1525—1701年)實力逐步壯大,到了普魯士王國(1701-1908)建立時,容克階層已經成爲統治者。

  容克的德語含義是:地主之子,就是貴族地主。到了19世紀中期,也就是俾斯麥主持“德國統一”時期容克開始資本主義化,形成容克資產階級。

  容克分爲鄉村容克、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這些容克的基礎都是靠戰功獲得地位,同時,逐漸成爲各個階層的統治者。在容克資產階級化的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失去了莊園,因此,大量進入軍隊和政府。

  因爲容克特點,就奠定了容克資產階層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的特點。俾斯麥作爲該階層的代表也是如此,性格也與整個容克階層類似。因此,1880年代的他,面對英國在殖民地等領域的擠壓、英國的傲慢時,俾斯麥的態度也迅速轉變,改變了1870年代“不對歐洲之外進行殖民”的承諾,開始大面積對非洲殖民。

  B.英國最在意的是海軍

  即使如此,俾斯麥對英國妥協、法國強硬的態度仍然引起了容克階層的反對,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開始了更激進的政策。當時的英國,對殖民地問題也已經不像19世紀中期以前那樣重視,畢竟那麼廣闊的殖民地帝國內部消化、消滅反對力量更重要,這些英國都無法完成,對於德國在非洲的擴張並不是英國最在意的。

  英國最在意的是德國的海軍。德國海軍被英國盯住是在1900年後,在這之前主要是將法國海軍作爲“第一敵人”。

  英國擔心德國之處就在於海軍,而德國海軍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相對實力已經追上英國,因此英國將其作爲“制衡對象”。

  德國統一後,特別是威廉二世繼位後,德國在海軍建設上大力拓展。

  (3)從對英國的威脅看,美法更大,爲何對德國不依不饒

  美德同時對英國“秩序主導權”產生威脅,而且美國實力更強大、法國在海軍發展上對英國威脅更大,英國爲何對美國、法國較爲妥協,對德國卻非常強硬?

  A.從實力對比看,英國、美國、德國的態勢變化

  1880年,鋼鐵產量英國爲787萬噸,美國爲390萬噸,德國爲247萬噸;到了1890年英國爲803萬噸,美國爲935萬噸,德國爲410萬噸;到了1900年英國爲498萬噸,美國爲1035萬噸,德國爲646萬噸。

  鋼鐵產量上,1880年美國是英國的50%、德國是英國的31%;1890年則分別變爲116%、51%;1900年又變爲208%、130%。

  1880年,軍事人員數量英國爲25萬人,美國爲4萬人,德國爲43萬人;到了1890年英國28萬人,美國爲4萬人,德國爲51萬人;到了1900年英國爲49萬人,美國爲13萬人,德國爲60萬人。

  軍事人員數量上,1880年美國是英國的16%、德國是英國的172%;1890年則分別變爲14%、182%;1900年又變爲26.5%、122%。

  1880年,總人口數量英國爲3462萬人,美國爲5026萬人,德國爲4116萬人;到了1890年英國爲3749萬人,美國爲6306萬人,德國爲4924萬人;到了1900年英國爲3922萬人,美國爲7609萬人,德國爲5200萬人。

  總人口數量上,1880年美國是英國的135%、德國是英國的119%;1890年則分別變爲168%、131%;1900年又變爲194%、133%。

  1880年,海軍噸位英國爲65萬噸,美國爲17萬噸,德國爲9萬噸;1890年英國爲68萬噸,美國爲24萬噸,德國爲19萬噸;1900年英國爲107萬噸,美國爲33萬噸,德國爲29萬噸。

  在海軍噸位上,1880年美國是英國的26%、德國是英國的14%;1890年則分別變爲37%、28%;1900年又變爲31%、27%。

  在這一時期,在海軍方面英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法國海軍噸位在1880年爲27萬噸,爲英國的41%;1890年爲32萬噸,爲英國的47%;1900年50萬噸,爲英國的47%。當然,“戰艦數量”只是海軍能否打勝仗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其實更重要。比如你的指揮能力、戰略戰術規劃、戰艦建造的水準以及建造時的理念是否正確等等。

  B.法國和美國爲何沒有成爲英國最主要的敵人

  雖然,英國在海軍問題上的威脅是法國,但法國卻在工業能力上比英國要差,相對更重視殖民地對海上航線問題並非最重視的。特別是,法國的主要根據地在“歐洲大陸”,法德在大陸上的競爭使其不得不依靠英國,英國也因爲長期與法國競爭導致雙方的理解度更高。

  同時,英國在拉美也有自己少部分殖民地,絕大部分都是“經濟殖民地”。從南美向中美洲由南向北與美國勢力接觸,產生競爭關係。在此之前,美國對英國的態度都是比較軟弱。但是,隨着1880年到1900年的實力變化,特別是相對實力變化導致美國到了1890年代,對英國開始強勢應對。

  這時的“門羅主義”才真正起到作用,各大國也開始真正認真對待美國的態度。美國在拉美地區的“主導力”越來越強。英國的軍事力量基本退出這一地區。究其原因,一是拉美地區並非英國利益的核心地區,歐洲的“大陸均衡政策”纔是確保全球秩序的根本。

  二是,英美之間有着共同的文化、思維方式,兩害相較取其輕的話,英國寧可將拉美的控制權交給美國也不會交給德國。

  畢竟美國在當時因爲實力限制,表現得更平和,同時對英國也較爲尊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