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樂理節拍節奏方面的過程中,不是很理解,我的疑惑是,每小節里比如為3拍,曲譜裡面每一小節里的拍子一般都是不一樣的(比如4分音符為一拍的細分為8分16分音符,或者連為2分音符),既然都是有各種節奏型,那一節里有2拍、3拍、4拍有啥區別啊?我間替著每小節有3拍、有4拍、有2拍的,這樣的曲譜不也可以嗎?知道節拍的由來是因為人類喜歡分組、循環的東西,困惑的地方是每節里的節奏型都可以不一樣,這樣小節線看起來就只是在曲譜上假裝分段而已,樂曲是怎麼體現出循環感覺的呢?

我知道我這樣的疑問肯定是錯的,原因在於我還沒搞懂節奏節拍方面的知識,所以想帶著疑問來真正理解節奏節拍,謝謝專業前輩解答哈!


雖然基礎理論會說什麼輕重拍之類的,但實際上沒什麼太大作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音樂是由出聲與不出聲的音符節奏組成的,而小節線並不會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作品聽覺中,也就是說終端聽眾並不會聽到作品是如何分小節的。這個小節線僅僅是作曲家寫給演奏者的。所以其實如何分小節對音樂本身,尤其是作為聆聽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但是,作為作曲者與演奏者來說,如何分小節的意義就比較重大了。並不是說它們會改變演奏內容。而主要目的是在創作和演奏的時候提供一個穩定併合理的時間參考。

這種情況經常會在配器中察覺到差別。

浪漫時期開始(其實從巴赫就開始了),有很多鋼琴獨奏曲會在2/4 4/4之類的拍子里循環出現有規則的十六分或其他音符的節奏錯位[1](我們當時課上拿的好像是Bela Bartok的Mazurka,但找不到譜子了),而且並沒有任何原拍子的提示。這種錯位在聽覺上已經不是原拍子了,作曲家寫按原牌子寫僅僅是為了通過錯位前的節奏作為速度參考。但當這種音樂進行配器變成團編製演奏的曲目時,通常會把小節拆分成節奏重音落在一的拍子。因為...人多容易亂...改完之後樂手只需要看指揮的重拍就能判斷當前小節變化,而不需要一直看著指揮來找特別複雜的節奏,尤其是考慮到樂手譜架上只有樂器譜而不是總譜...

還有其他情況,例如在早期KONAMI的遊戲配樂按小節收費時,東野美紀把四四拍的曲子全部都寫成四二拍拿雙倍稿費之類的...

所以几几拍對於音樂聽覺來說沒什麼區別,主要是為了給作曲者一個框架,以及給演奏者一個重音參考。

參考

  1. ^Ravel 拉威爾 - Sérénade Grotesque 怪誕小夜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111180


更新:隔了很久回頭看這個答案,發現我怎麼講得那麼有道理呢?雖然被人diss說答非所問。不過其實,我文末說早起回答有點兒亂,完全是自謙之辭,切莫當真。

以下為

謝邀!

題主初學,眼睛裡面的音樂,只有「單聲部旋律」。音樂除了旋律,還有和聲曲式等其它元素。如果說音樂是一棟建築物,旋律就是外表看到的門窗造型和顏色,和聲就是它的房子結構,曲式就是整棟樓的架構(沒學過建築學簡單說說不知這些名詞對不對。)

簡單地從曲式的角度理解,兩小節一個樂節,四小節一個樂句,八小節一個樂段。這樣才能看到音樂的整體結構。

音樂是多層次立體的,有結構有韻律的。所謂韻律,我理解「韻」為音高,「律」為節拍。人類的祭祀舞蹈勞動等是音樂的起源,服從人類社會性需要,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人還有生物性。

人的生物性決定了人類的平衡感分成兩大類:平衡和不平衡。二拍子就是平衡的節拍,三拍子是不平衡的節拍,這是根本。然後組合成為各類拍號。有的拍號結合了平衡與不平衡兩種感覺,例如6/8,其實每小節是兩大拍,內部是三連音的感覺,這種拍號總體是平衡的,但每一大拍內部是不平衡的,與3/4有根本的區別。

同時,從生物性角度來說,整體自然拍的感覺以心跳速度為衡量標準。如果拍速過快,節律過快,則音樂會過於散亂,過慢的話人就感覺不到節奏的流動。大家可以在進行快速練習的時候把節拍器調慢一倍,心理感覺會好得多,如120四個音調成60八個音,可以調整大部分越來越快的問題。

此外,各種節奏型,與節拍有密切的聯繫。公元十世紀左右樂譜上出現第一個有量音符,那時人類的生活節奏是很慢的,經文歌速度也不快,都不需要(當然也是因為沒發明)拍號,後來隨著記譜法,音樂及人類社會的發展,節奏越來越被細分,這樣就在拍內形成了節奏型,除了拍內節奏型外,小節線出現使節奏出現了更多的律動分類,這也是音樂發展的結果。

最後說白了,如果人類所有的活動是以單個的自然節拍去劃分,那麼音樂會太快了人的心臟受不了,或者太亂了,感受不到音樂整體的美,音樂也沒法有更大的結構。所有音樂的結構都是以節拍韻律為基礎的。

一大早答題暫時就想到這麼多,有點亂,也不知道題主看懂沒有。想到什麼再來調整補充。附上我的專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75739


絕大部分音樂的「分段」並不是假裝的,而是真有循環,體現在強弱律動上。最簡單的例子,一首歌從都到尾都是動次打次,分段難道不是明擺著的,還用假裝?

但某些極端情況,分段的確是假裝的,音樂沒有什麼明顯的律動循環。這時候分小節是為了視覺上方便閱讀。


節拍與節奏是音樂中最基本的韻律。

區分各種不同的拍號實際上是方便演奏者的,因為不同拍號在演奏者心中數拍子的方式不太一樣。

初學者階段一般都嚴格地按照拍號標註方式去數拍子,例如4/4拍就以四分音符為一拍,6/8拍就以八分音符為一拍。

但是到一定程度後,不同拍號數拍子的方法就不是那麼嚴格了,有時是以一個小節為一拍,或者以半個小節為一拍數出來更加方便。

有一定水平的演奏者數拍子的方式大致符合下圖所示:

但是要注意到,並非所有的曲子都能按照這個模式去數拍子,具體情況是要具體分析的。


首先,音樂中節拍的劃分是客觀存在的,這裡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旋律,每個音音長一樣,只有兩種音:do 和 sol。

do do sol sol do do

do do sol sol do do

do do sol sol do do

do do do sol sol sol

do do do sol sol sol

do do do sol sol sol

do do sol sol do do

do do sol sol do do

do do sol sol do do

把這個旋律唱一遍,你能感受到中間有一個節奏變化嗎?

對於 do do sol sol do do 或者 do do do sol sol sol 分別存在一個自然的節拍劃分方式:

do do | sol sol | do do

do do do | sol sol sol

這樣的劃分聽眾是能感受得到的。如果強行按照 do do sol | sol do do 或者 do do | do sol | sol sol 的方式演唱,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彆扭。

這裡我舉的例子的節拍劃分方式是非常明顯的,對於其他音樂,節拍劃分方式可能就沒有這麼明顯,但總體來說這樣的「自然節拍」現象是廣泛存在的。所以說五線譜的拍號體系是有一定現實依據的。但是,正如其他答主所說的,有的時候記譜者會因為種種原因不遵循「自然節拍」。這個時候聽眾能夠感知的主要是「自然節拍」,「譜面節拍」如何基本無影響。

另一個讓「譜面節拍」與實際音樂脫節的原因是拍號是一個非常粗糙的分類體系。對於音樂分析來說,這麼粗糙的分類是根本不夠用的。為此十八、十九世紀的音樂理論家對於音樂的節奏作了不少研究。比如說 Johann Mattheson (1681-1764) 就細分了 26 種當時常見的節奏類型:

以上出自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Theory 的第 21 章 Theories of Musical Rhythm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作者 William Caplin 把文章放到了自己的網站上。文章介紹了當時的音樂理論家對音樂節奏理論的各種探索。但在現有的樂理教育中,這些較深入的節奏理論往往是被忽視的。節奏分析簡化到了除了認拍號幾乎沒有別的內容,把一個解釋力沒有那麼強的概念推到一個如此高的地位,也許這才是這套節奏體系混亂的根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