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時,鳳姐打心裡瞧不上她的。作為榮國府的執行經理鳳姐,雖不識字卻人情練達,未開口就知曉劉姥姥來打秋風之意。對她禮貌有餘,不夠真心熱情。要不是王夫人的關係,可能鳳姐都不會見她婆孫一面。

賈蓉來了一趟,鳳姐出了半的神,想必猜出劉姥姥的來意,思忖著怎樣不失體面打發她。周瑞家的回明瞭和太太的關係,鳳姐道:"我說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連影兒也不知道。"

於是鳳姐一邊說該幫忙,一邊又叫大有大的艱難處,又假託太太給丫頭們的衣裳錢,省下二十兩給她。劉姥姥喜得千恩萬謝,念著鳳姐的好。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時候,有了經驗,雖只帶些不值錢的果蔬,可也顯得會事有禮,加上嘴甜機靈哄得賈母老祖宗的喜歡,鳳姐也就喜歡上了這個聰明會事的老太太。

鳳姐幹起事來心狠手辣,曾經說我不怕報應的,什麼鬼魂他都不在乎。但是因為沒有兒子,唯一的巧姐也經常生病。所謂病急亂投醫,兒是孃的心頭肉,她擔心女兒的平安。

對於多病的孩子,當時民間的方法,要拜記一個乾娘,比如寶玉也認作馬道婆的義子。通常認為貧寒人家的老人命硬,由其給體弱的孩子起的名字,能夠保佑平安。何況劉姥姥又很會說話,七月初七生的,就叫巧姐以毒攻毒。夕節也叫乞巧節,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相逢日,可也意味著骨肉分離,所以鳳姐覺得生日不吉利。

按照當時的風俗,名字越土越賤的好養,因為嬰孩的死亡率高,獨子難養所以會取個狗剩,羊娃,板凳之類的,甚至男娃取個女娃名字也有的,因為女命賤。大觀園裡丫頭們也叫寶玉小名,也是這樣的原因。所以鳳姐認可劉姥姥給女兒取的名字巧姐,太正常不過了。

曹工之所以要這樣寫,一方面是為將來劉姥姥救巧姐,留下伏筆證明她和這一家子有緣。二則說明鳳姐一時的善心和仁慈,為女兒留下了陰德,正如文中所言: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字,一個故事說明瞭鳳姐的潑辣狠毒是外殼,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還是有的那就是作為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憐惜之情。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魚??兒,期待您的關注點評。


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當家人,每日迎來送往,接待的要麼是各家當家人,夫人誥命,要麼是各個管家娘子。對於來家裡打秋風,死要錢的劉姥姥充滿了不屑,開始並不理會。但隨著對劉姥姥的瞭解,鳳姐在劉姥姥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惺惺相惜。從那之後就徹底接受劉姥姥,更願意用劉姥姥給女兒起的名字。

【一】

劉姥姥來榮國府打秋風,王熙鳳開始不屑,給他二十兩銀子不過是施捨,也是王夫人的吩咐,不然以王熙鳳的性格,給個五兩八兩就最多了。

王熙鳳對劉姥姥不屑,直接表現在態度上,她第一次對劉姥姥帶搭不理,第二次直接就和鴛鴦設圈套取笑劉姥姥。這都是王熙鳳對劉姥姥的直接態度。

王熙鳳管家,接觸到劉姥姥這樣打秋風的人一定不少,可如劉姥姥如此窮酸的不多。王熙鳳本身就不齒這種死要錢不勞而獲的行為,劉姥姥能征服王熙鳳,實在是劉姥姥忍辱負重換來的。

【二】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配合王熙鳳表演,逗賈母開心,我認為突然打動了王熙鳳。王熙鳳做為榮國府的管家媳婦看著顯赫,可她還是孫媳婦。家裡上到賈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下到小叔子,小姑子,大嫂子,王熙鳳誰也得罪不起。榮國府所有的主人,按照傳統規矩,除了賈環她不放在眼裡,賈蘭輩分小,王熙鳳是家裡地位最墊底的。誰都需要她伺候和照顧。

大家族兒媳婦難做,王熙鳳深有體會。她每日操持家務,長輩跟前賣笑逗樂,一點不比劉姥姥容易。劉姥姥打秋風要錢不過是一兩回,王熙鳳卻日日年年如此。看著劉姥姥如此被作踐,王熙鳳難免心有慼慼焉。而劉姥姥也就是如此獲得了王熙鳳信任。

【三】

劉姥姥獲得王熙鳳信任,恰逢大姐兒生病,王熙鳳就讓劉姥姥給大姐兒取個名字。這一段描寫很耐人尋味。

第一,巧姐兒好幾歲了,竟然沒有名字,很難讓人相信。要知道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惜春也不過四五歲,都已經有了名字。可大姐兒沒名字,說明這一代尤其賈璉對女兒特別不重視,而王熙鳳無子,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悲劇。

第二,劉姥姥如此粗糙的人,能取什麼名字。可王熙鳳欣然接受,愛女之心溢於言表。可她愛自己的女兒,卻對尤二姐的孩子痛下殺手,虎毒不食子,卻喫了別人的孩子,她結局悽慘,也算報應!

劉姥姥被王熙鳳尊敬和信任,使得劉姥姥也放下心結真心接納王熙鳳。這纔是她最後出手收養巧姐兒的關鍵。畢竟對於劉姥姥來說,打秋風也是自己付出了尊嚴,如果賈家不尊敬她,她也完全沒必要管,而王熙鳳尊敬她,讓她覺得真正欠了人的。所以賈家抄家後,劉姥姥才會收留巧姐兒。也算緣分。

註:對於賈家抄家後,巧姐兒的命運本人是持保留意見的。雖然判詞有「狠舅奸兄」一說,但沒有證據巧姐兒被賣,也沒有證據證明巧姐兒被劉姥姥如何營救。但可以肯定劉姥姥收養了巧姐兒是一定的。這也是天大的恩德!不影響劉姥姥的光風霽月風骨!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不管王熙鳳原先怎麼樣,經過幾次接觸,劉姥姥的見識都讓王熙鳳折服。

王熙鳳雖然說過"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但關涉到女兒,她又迷信得很。她的女兒生在七月七日,是黑頭日,相傳生在這一天的女兒會薄命。而她的女兒又體弱多病,在張道士那裡掛了寄名符也沒有得到改善。但劉姥姥的辦法卻立竿見影,再加上劉姥姥一番合情合理的解說,王熙鳳信服了。

第四十二回,劉姥姥帶著板兒像王熙鳳告辭,王熙鳳說到女兒著了涼,發著熱,劉姥姥根據多年的經驗,馬上聯想到可能小孩兒不大進園子,只怕身上乾淨,眼睛又凈,撞客了。並出主意,給他瞧瞧祟書本子,後來,王熙鳳"命人請了兩份紙錢來,著兩個人來……果見大姐兒安穩睡了」。

事後,劉姥姥又向王熙鳳傳授一些育兒祕訣,也讓王熙鳳佩服的五體投地,立馬決定讓劉姥姥為自己的女兒起名字:

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

而劉姥姥也不負王熙鳳的重望,根據王熙鳳女兒的生辰八字,憑藉「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原則,為她起名「巧姐」,並說巧姐以後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順心的事,必然是遇難呈祥,逢凶化吉。」

事實好像也是這樣,以後賈家落敗,巧姐被"狠舅奸兄」算計,被劉姥姥打救,也算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了。


行走在人世間,每一個人都是修行人。劉姥姥是,王熙鳳也是。

最近流傳很廣的文章叫做《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和很多分析劉姥姥的文字有相同之處,那便是劉姥姥本身很窮,地位很低下,窮人在這個世界上用自己的方式與這世界溝通往來,有人說劉姥姥高情商,有人說劉姥姥很不堪,很low,有人說劉姥姥為了生活放下尊嚴,其實姥姥是這樣,為了忙活一家人的生活,就已經佔據生活的全部,但是她的「美」,或許有人會堅持說美和這位老太太不沾邊,但是我還要說她人性中美的閃光點,很多鄉野中的老人,到了這個年歲,受過太多生活中苦難的洗禮,而放棄了內心的抵抗,成為逆來順受的人。但是劉姥姥不是。

她的生命底色中有一種?善和積極向上的能量,不管外界多麼的嘈雜,生活的多麼的艱辛,她都以最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去解決,而不是自暴自棄,迷失自我,我覺得這是劉姥姥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所以在第一次進賈府中,我們看到被生活所逼無奈的劉姥姥來到賈府低聲下氣的尋求幫助,所以大家的印象裏,劉姥姥就好像是一個定期來打秋風的人,家裡沒喫的了,就來賈府轉一圈,求個二十兩銀子可以過上一年,其實不是。劉姥姥是一個非常有自尊和尊嚴的鄉下老太太,舍著老臉求助賈府,也是被逼無奈,所以在第二次的時候,她便拿著自己家地裏產的東西倭瓜啊,茄子啊等等,帶著土地味道的農產品就走進了賈府,雖然不是很金貴,但是對於沒有見過這等場景的賈府的富太太,小姐和公子來講,都是一種驚喜,她所帶的直接從土地裏長出來的東西,就像她這個人一樣,給衣錦榮華的賈府帶進來了不一樣的風情。她要感恩,要還賈府的恩惠,就把一年中最先收穫的莊稼和瓜果送給恩人,所以我並不覺得劉姥姥這是在討好誰,而是她內心心懷感恩,她要報答,這是寫劉姥姥報恩的一個小事件,後來還會有救助王熙鳳女兒巧姐的大事件。曹雪芹在寫的過程中就如同研磨繪畫一樣,要一圈圈暈染,有高峯有低谷,然後會有很高潮的部分。

看多了太多趨炎附勢和生離死別,王熙鳳在後來生病的時候,怕死後沒人顧惜自己的女兒,所以就在賈母葬禮後把劉姥姥叫到身邊,這是第三次進賈府。她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託付給了劉姥姥,當時雖然賈府被抄家,可氣韻仍在,所以巧姐仍舊在自己家住著,可惜她的奶奶邢夫人糊塗,被王仁,賈環等一干人等糊弄,差點把巧姐賣出去還錢,當時賈璉並不在家,平兒手足無措,只好尋求劉姥姥幫忙,劉姥姥頂著賈府的壓力,智高一籌,把巧姐從賈府中偷偷的運出去,第四次進賈府就是把巧姐救出來。然後讓她住在屯子裏,直到危機過後,又親自送回來,算是將這一件事輪迴完成,第五次進賈府完成了劉姥姥這個任務報恩的使命。


《紅樓夢》裏鳳姐最初只是把劉姥姥當成一個來賈府打秋風的鄉下婆子。

王熙鳳資助過許多人,可是沒有一個人知恩圖報。劉姥姥七十多歲的老人,領著孩子,扛著沉重的新鮮蔬菜二進榮國府是來報恩的,這讓王熙鳳深感意外。

劉姥姥第二個讓王熙鳳敬佩的地方是她顧全大局,勇於犧牲自己。

鳳姐平時就經常拿自己湊趣,博賈母等人一笑。劉姥姥清楚鳳姐和鴛鴦讓她逗大家哈哈一笑的目的,於是儘力表演讓大家樂不可支,大家度過了前所未有的開懷大笑的一天。劉姥姥勇於自黑,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讓王熙鳳感動,劉姥姥不計較自己得失,為了鳳姐和鴛鴦顧全大局,讓她敬佩。

劉姥姥見多識廣,大姐一病劉姥姥就猜到了原因。她說:「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比不得我們的孩子,會走了,那個墳圈子裡不跑去。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凈,或是遇見什麼神了。依我說,給他瞧瞧祟書本子,仔細撞客著了。」

鳳姐讓便叫彩明念《玉匣記》:「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東南方得遇花神」,用紙錢送祟後,果然「大姐兒安穩睡了」。

鳳姐對劉姥姥敬佩不已,她又笑著問劉姥姥,這孩子老是生病,也不知道什麼緣故呀?

劉姥姥就說,富貴人家的孩子太嬌嫩,姑奶奶以後少疼她一點就好了。

劉姥姥的話點醒了鳳姐,她說:「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

古人為了孩子好養活,就叫一個賤名字,寶玉就是這樣。

麝月說過寶玉的名字:「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連挑水挑糞花子都叫得」。

劉姥姥問完孩子的生日便取了「巧姐」這個名字,王熙鳳也真的給女兒用了劉姥姥給取的名字。鳳姐希望女兒平平安安的長大,長命百歲。日後如果有不遂心的事,也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

後來的事實證明,劉姥姥真的讓巧姐逢凶化吉了。


其實這在賈府,不是一件新鮮事兒,賈府裏有這樣類似的老傳統。

不信,看看賈寶玉。

1.寶玉就是小名,小時候怕難養活,特意寫了小名讓人去唸,挑水的挑大糞的人都能念。

《紅樓夢》52回麝月說:「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連挑水挑糞花子都叫得,何況我們!連昨兒林大娘叫了一聲『爺』,老太太還說他呢,此是一件。」

2.寶玉有個寄名乾娘,叫馬道婆,這個馬道婆貪財好利,為了一點錢竟然夥同趙姨娘害寶玉。

從馬道婆的言行舉止來看,馬道婆這個人在當時應該是屬於下等階層的人,不是富貴有身份的人。

那麼,賈寶玉作為賈家的貴公子,按理說要認乾孃的話,不應該是和賈府身份差不多的人嗎?可是卻認了這樣一個和劉姥姥地位差不多的人。

這裡就牽扯到清朝時候流行的認乾娘習俗了,那個時候許多有錢人家孩子從小多病的,不好養活的,會給孩子找乾爹乾娘,一般是和尚道士尼姑或者貧寒人家,這種習俗觀念認為貧苦人家鬼神不擾,認他們為親之後孩子會健康成長。

《紅樓夢》29回寫到了巧姐的寄名符:

只見鳳姐兒笑道:「張爺爺,我們丫頭的寄名符兒你也不換去。前兒虧你還有那麼大臉,打發人和我要鵝黃緞子去!要不給你,又恐怕你那老臉上過不去。」張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瞧,我眼花了,也沒看見奶奶在這裡,也沒道多謝。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來作好事,就混忘了,還在佛前鎮著。待我取來。」說著跑到大殿上去,一時拿了一個茶盤,搭著大紅蟒緞經袱子,托出符來。大姐兒的奶子接了符。

由此可見,在賈府也流行富貴的孩子,可以藉助貧賤人家來沖走前來侵擾的鬼神,健康長壽的這種觀念,因而王熙鳳請劉姥姥取名並不是一件突兀不合理的事情,反而順理成章。

因為呢,巧姐雖然生在大富大貴之家,但是卻體弱多病。王熙鳳自然心裡是著急的,不過她一開始並沒有就想過要劉姥姥取名,這也有個過程。

先是劉姥姥來賈府一系列的表現,很受賈府人的喜歡,劉姥姥憑藉自己處世智慧,讓王熙鳳認識到,這個老人家見多識廣,幽默有趣,雖然貧寒但是為人通透,是個豁達有福之人,恰巧她身份又不高,完全符合當時富貴人家找貧苦之人給自己孩子帶來福氣和健康的標準。

第二個呢,《紅樓夢》42回寫劉姥姥在賈府的時候,大姐兒因為喫了一塊糕,發起熱來,劉姥姥就出了個主意,說:「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比不得我們的孩子,會走了,那個墳圈子裡不跑去。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凈,或是遇見什麼神了。依我說,給他瞧瞧祟書本子,仔細撞客著了。」

王熙鳳依言而行,果然「大姐兒安穩睡了」,王熙鳳自然又驚又喜,心裡肯定想這老人家真的神了,所以她才又笑著問劉姥姥,我家這女兒老是生病,也不知道什麼緣故呀?

劉姥姥就說,富貴人家的孩子太嬌嫩,姑奶奶以後少疼她一點就好了。

王熙鳳這才動了讓劉姥姥取名的念頭,說:「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

從王熙鳳說的這兩個理由可以看出,這和上面麝月說的賈府特意拿寶玉的小名讓外面的人念,其實是完全一致的觀念,希望借劉姥姥的福氣來讓孩子健康長壽。

果然,巧姐以後在賈府落敗之時,逢凶化吉,被劉姥姥救了出去。


首先這裡並不存在瞧得上,瞧不上的問題。王熙鳳的身份地位與劉姥姥的差距太大,不可能把劉姥姥看得有多高,但是很顯然,劉姥姥不會對王熙鳳造成任何影響和威脅,所以王熙鳳也完全沒不要對她施威。王熙鳳很精明,她發現劉姥姥這個人很圓滑,很事故,有分寸,歲數大了經歷也豐富,還是有點用的,最起碼是可以調劑深宅大院裏沉悶拘謹的氣氛。所以王熙鳳對劉姥姥反倒比初見更重視了。其實我對《紅樓夢》的這些人物裏,最推崇的就是王熙鳳,此人看似心狠手辣,但是愛憎分明,知道誰是自己的親人,對待那些不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的家人可以說關心備至,就算身份比較低的奴才,她也會照顧到他們的想法,心思縝密,做事周全。王熙鳳生於大家族之中,深知內中情由,女人要想獲得地位或尊重,在那個社會裡誰也指靠不上,稍有差池,就會被悲慘的踩在腳下,她生性好強,但並不缺乏人情味。在自身不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對每個人都能照顧的很好。

劉姥姥屬於那種完全無害,生活在底層社會中,生活閱歷非常豐富的老太太,而且劉姥姥是一個非常事故的精明老太太,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很守本分。王熙鳳也完全沒有必要在她面前秀自己的優越感,對劉姥姥的感情中更多了幾分憐憫和對他見識廣的尊重。

古代給孩子起名並不是多講究尊貴,反倒是很注重忌諱,特別是小名。犯了忌諱對孩子不好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一般像劉姥姥這種人生活閱歷豐富的人都懂很多老的傳統習俗,對一些講究和忌諱知道的多,請這樣的人起名字一般不會犯忌還會很討巧。不但是王熙鳳,在很多地方給孩子起名字都會找那些年紀比較大,見識廣,閱歷豐富的人把把關,生怕不注意犯了哪個忌諱對孩子產生影響。《紅樓夢》中劉姥姥對巧姐這個名字的解釋和最後的結局充分說明,劉姥姥有見識,王熙鳳確實找對了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巧姐生病。

劉姥姥帶著板兒來見王熙鳳,閑話說到巧姐生病,劉姥姥說,:「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比不得我們的孩子,會走了,那個墳圈子裡不跑去。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凈,或是遇見什麼神了。依我說,給他瞧瞧祟書本子,仔細撞客著了。」王熙鳳便被「一語提醒」。

劉姥姥又說「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曲,再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這是中國的一種民間傳統思想,受不得富貴太多,怕壓不住。所以王熙鳳才對劉姥姥說,「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現在某些農村地區也有這種思想,所謂「賤名兒好養活」,秋瓷炫懷孕的時候,跟於曉光商量給孩子取個小名,結果於曉光就想給孩子取名叫小狗,幸好被秋瓷炫懟了回去,後來定下叫大海。

王熙鳳是個比較迷信的人,她讓平兒拿出《玉匣記》來念,又「命人請兩分紙錢來,著兩個人來,一個與賈母送祟,一個與大姐兒送祟。果見大姐兒安穩睡了。」算是先見識到了劉姥姥「有年紀的人經歷的多」,之後劉姥姥再說什麼,王熙鳳自然深信不疑,最後說「只保佑他應了你的話就好了。」


王熙鳳最開始一直瞧不上劉姥姥,後來為什麼還會決定用劉姥姥給巧姐起的名字?

文/宛如清揚

  王熙鳳說自己不信什麼鬼神,所以她行事向來狠厲果決,不在乎做惡。但是她作為母親,在女兒巧姐的事情上,卻又十分注意,比如說第29回,她和張道士說要換丫頭寄名符的事。寄名符這東西,是給那些所謂的命硬的,難養活的小孩子,寄給菩薩神仙啊,道人或者合乎條件的人家做寄名子女用的。按鳳姐一慣的行事,這東西是不需要的,可是巧姐是她的女兒,她是不信也信了。

  除了寄名符,她還用了劉姥姥給取的名字。當時巧姐生病,王熙鳳把劉姥姥請去看看怎麼回事,她請劉姥姥取名字,還說說句不怕你惱的話,你們莊稼人到底貧苦些,你起個名字,只怕壓得住她。之後劉姥姥問及出生日期,然後順勢就取了個巧姐的名兒,後來巧姐之名,就傳開了。

  為什麼王熙鳳會用劉姥姥取的名字?

  首先,自然是賈府或者說是上層圈子裡同等層次人們的通俗習慣。

  孩子都金貴,怕難養活,所以,不管有沒有用,信不信這玩意兒,大家都走這麼一個過程,王熙鳳也不例外。有人認個寄名乾親,有人讓別人叫他小名,有人在佛前許願什麼的,寶玉是個金貴人,賈母什麼方法都給用上了,認了個馬道婆做乾娘,丫頭婆子不分年齡地叫他寶玉,不叫主子爺,怕折了他。巧姐雖是丫頭,卻也是長房嫡女,是嬌客,也很金貴的。王熙鳳雖狠,對女兒卻愛如珍寶,只要是對孩子好,她都會做。

  其次是劉姥姥和王熙鳳的關係很親密。

  取名這事嘛,隨便找人不行嗎?為什麼要找劉姥姥呢?因為劉姥姥和王熙鳳親近。

  劉姥姥是鄉下村婦,是王家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跑到賈府來,純粹就是打秋風的。老實說,一開始王熙鳳的確是不太瞧得起這個老太婆的,可是當時怎麼說呢,王熙鳳心情好,又是周瑞家的帶過去的,王夫人發了話,她也就隨便那麼一接待,給了不多卻也不少的20兩銀子和一弔車馬費打發了事。沒想到這個劉老太太還挺上道,第二回還帶了不少不值錢的土特產來,得了賈母的青眼,於是,她對這個老太太另眼相待,請她配合著上演了一場場自黑的好戲。這個時候,王熙鳳和劉姥姥,再也不是當初見面時的略顯尷尬的關係了,反而透著點親密。

  王熙鳳和劉姥姥之間,心有靈犀。當鳳姐兩人向劉姥姥道歉時,劉姥姥說早就知道了,不過就是哄老太太高興,自己並不在意。她怎麼會在意呢?她是一個聰明的鄉下老太,她早就明白自己是來打秋風的,既然是為著利益,怎麼還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這不行那不行的呢?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自然得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早就想好了的,她為了生存,也是很拼的。

  王熙鳳呢?是大家子的當家奶奶,為了上上下下,自然也是有苦衷的,劉姥姥配合她演戲,當然是理解,也是支持。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其實沒什麼損失。王熙鳳掌了家,明白的肯定不只是風花雪月,更是人生無常,正如她第一次和劉姥姥說,誰家有什麼,不過是箇舊日的空架子罷了。哪一天賈府倒了,她未必能做到和劉姥姥一樣。所以,事前她和劉姥姥說明,事後呢,則誠心道歉。

  王熙鳳和劉姥姥的親密,很意外,卻也很在情理之中。劉姥姥明白當家的苦,王熙鳳感嘆劉姥姥的智慧,互相欣賞。

  所以,王熙鳳要劉姥姥給巧姐取名,她就直說了,沒什麼設防的,實話實說,更見兩人親密。劉姥姥也沒端著,說什麼哎呀我不行啊哎呀我沒文化啊之類的廢話,直接問及生辰取名巧姐,王熙鳳自然就用了,彷彿就是自家長輩給取的名字一樣。劉姥姥也是個妙人,後來在危難之中,憑一家之力救出了巧姐這位可憐的姑娘,雖說粗茶淡飯,但到底是盡了她最大的能力,很了不起。(宛如清揚)

我是愛好者清揚,歡迎關注轉發評論喲。


古話說「賤名好養活」。

賈府雖是豪門貴族,但對於對於這一風俗並不陌生,比墜兒娘在與晴雯爭執時,提到晴雯直呼寶玉名字,有不尊重主子的嫌隙,一旁的麝月便稱,寶玉的名誰都能叫,當初為了好養活,巴巴地寫了多少寶玉的小命到處貼,叫萬人念去,挑水挑糞叫花子的都能念……

雖然聽起來頗是迷信,而且王熙鳳此人曾說過自己是不信鬼神陰司報應的,但是真關乎到自己孩子的事,也只能病急亂投醫了。

王熙鳳主動讓劉姥姥給女兒取名,有兩個緣故:

其一:巧姐逛完園子後便發燒「不大好」了。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正投了賈母的緣,此次逛大觀園,劉姥姥把這輩子沒見過的都見著了,沒喫過的都喫著了,姑娘們沒聽過笑話也聽了,更聽了許多新奇的鄉野故事。唯一不好的是,賈母和鳳姐的女兒逛過園子後,便生病了。

劉姥姥得知後便提醒鳳姐,是否是撞了不幹凈的東西,鳳姐便叫人查《玉匣記》,古人說「看了玉匣記,廁所不敢去」,看了此書沒事也能尋思有事來,經一查,果然是東南角有花神,鳳姐便吩咐人給賈母和巧姐送祟。

正因此舉,鳳姐便認為鄉下來的劉姥姥對這方面有些經驗,加上劉姥姥年紀大了,見過的奇事想來不少,心裡便產生了信任。

其二,劉姥姥此番進賈府,與第一次表現優秀很多。

劉姥姥初次進府時,原是為了打秋風來的,心裡自然慼慼然,表現上不得檯面。再次來時,劉姥姥是為了回禮來的,面子上也不灰頭土臉了,言語行為大方自然,又投了賈母的緣,成了賈母的座上賓。

而劉姥姥與賈母等人講的故事,多少與迷信有些關係,但又能讓人願意信服,所以對於這位積古的鄉下老媼,王熙鳳是願意一試的。

最後一個原因,王熙鳳也說了,劉姥姥是貧苦人,取的名能壓的住巧姐,跟之前賈母特意讓挑水挑糞的人念寶玉名字是一個理兒。而劉姥姥也不負眾望,以毒攻毒取了個巧字,從此巧姐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最後被狠舅奸兄賣到煙花柳巷時,正是這個取名的劉姥姥救了出來。

想來作者對王熙鳳很是偏愛,王熙鳳一生不信陰司報應,暗裡害死多少人的性命,偶爾行了一回善,女兒便得善報,成了結局最好的一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