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部曠世傑作,讓你領悟生命的意義!?

mp.weixin.qq.com
圖標

小王子 曾經說過

你在玫瑰上花費的時間使它變得如此珍貴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以下6部不朽的 交響傑作

也許能夠讓你領悟 生命的意義

靈魂深處的喘息1、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

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是莫扎特最後三首交響曲之一,整部作品由四個樂章組成,其第一樂章的旋律憂鬱而動聽,聽到這旋律是否令人想起了SHE那首膾炙人口的《不想長大》呢?相信它能引起不少90後的共鳴。

其實,莫扎特的創作卻是在難以想像的困境中完成的。 被譽為天才的莫扎特在真實的生活中承受著生活的重擔,他把所有美好的旋律都留給了我們,自己卻默默承受著生活帶給他的苦難。

▼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

Sinfonía no40 en Sol menor, KV 550 - Molto allegroOrquesta Amigos de Mozart de Praga - Sinfonías no40 y no41 de Mozart

Sinfonía no40 en Sol menor, KV 550 - AndanteOrquesta Amigos de Mozart de Praga - Sinfonías no40 y no41 de Mozart

Sinfonía no40 en Sol menor, KV 550 - Minueto - AllegrettoOrquesta Amigos de Mozart de Praga - Sinfonías no40 y no41 de Mozart

Sinfonía no40 en Sol menor, KV 550 - Finale - Allegro assaiOrquesta Amigos de Mozart de Praga - Sinfonías no40 y no41 de Mozart

絕世天才的悲憤

2、莫扎特《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一生只寫過兩首小調的鋼琴協奏曲,這首《d小調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就是其中一首。相比莫扎特其他的鋼琴協奏曲,它與莫扎特之前所寫的輕快優美的旋律不同,這部作品顯得特別沉重,悲憤,充滿了悲劇色彩

莫扎特的後期作品,由於生活遭受著種種不濟,那種悲情且沉重的情緒都體現在了他那個時期的作品中,最後一個樂章一開始,就彷彿在用強有力的弦樂合奏,來訴說著自己內心的悲痛之情

▼ 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1. AllegroClara Haskil/Orchestre des Concerts Lamoureux/Igor Markevitch - 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20 & 24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2. RomanceClara Haskil/Orchestre des Concerts Lamoureux/Igor Markevitch - 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20 & 24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 3. Rondo (Allegro assai)Clara Haskil/Orchestre des Concerts Lamoureux/Igor Markevitch - 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20 & 24

開天闢地的史詩3、馬勒《第二交響曲》

馬勒被譽為浪漫主義最後一位作曲大師,其作品以複雜冗長而著名,偏愛編製龐大交響樂配器來營造精緻,細膩,多變的音色。馬勒《第二交響曲》,又名《復活》交響曲,創作費時六年。

第一樂章的主題,就給人一種莊嚴,緊張感,彷彿背負著承重的使命感。第二樂章稍稍舒緩,彷彿踏著三拍子的輕快舞步走來的宮廷舞者。終樂章,作為全曲的總結,弦樂的撥弦繼承了第二樂章的輕快舞步,加上帶有諧謔氣氛的旋律。

▼馬勒《第二交響曲》

1. Allegro maestoso. Mit durchaus ernstem und feierlichem AusdruckSan Francisco Symphony/Herbert Blomstedt - Mahler: Symphony No.2

2. Andante moderato. Sehr gem?chlichSan Francisco Symphony/Herbert Blomstedt - Mahler: Symphony No.2

3. Scherzo: In ruhig fliessender BewegungSan Francisco Symphony/Herbert Blomstedt - Mahler: Symphony No.2

4. "O R?schen rot! Der Mensch liegt in gr?sster Not!" (Sehr feierlich aber schlicht) Text from Des Knaben Wunderhorn: "Urlicht"Charlotte Hellekant/San Francisco Symphony/Herbert Blomstedt - Mahler: Symphony No.2

5. Im Tempo des Scherzo - Langsam misteriosoRuth Ziesak/Charlotte Hellekant/San Francisco Symphony Chorus/San Francisco Symphony - Mahler: Symphony No.2

向死而生的徹悟4、馬勒《第九交響曲》

馬勒的《第九交響曲》,這是馬勒生前的最後一部完成的交響曲,共四個樂章。一位美國音樂評論家唐斯曾說,這四個樂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按每樂章順序分別為:死亡作為解放者,死亡作為死亡舞的伴奏者,死亡作為戰場上的敵手,以及最後死亡作為一個起慰藉作用的友人

第一樂章非常的舒緩,弦樂緩緩地鋪成開來,彷彿一個慢鏡頭,引入清晨的大海,陽光漸漸灑滿整片海域。接著第二樂章,節奏感非常強,小提琴像古提琴那樣奏出歐洲民間舞曲的調子,樸實歡快。第四樂章極其優美,整個樂隊將音區慢慢拉大,營造出樂曲深情,凝重的氣氛

▼馬勒《第九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9 In D - 1. Andante comodo (Live At Grosser Saal, Konzerthaus, Vienna / 1987)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Mahler: Symphony No.9

Mahler: Symphony No.9 In D - 2. Im Tempo eines gem?chlichen L?ndler. Etwas t?ppisch und sehr derb - Poco più mosso subito - L?ndler, ganz langsam (Live At Grosser Saal, Konzerthaus, Vienna / 1987)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Mahler: Symphony No.9

Mahler: Symphony No.9 In D - 3. Rondo. Burleske (Allegro assai. Sehr trotzig - Presto) (Live At Grosser Saal, Konzerthaus, Vienna / 1987)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Mahler: Symphony No.9

Mahler: Symphony No.9 In D - 4. Adagio (Sehr langsam) (Live At Grosser Saal, Konzerthaus, Vienna / 1987)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Mahler: Symphony No.9

致敬英雄的黃昏5、布魯克納《E大調第七交響曲》

布魯克納《E大調第七交響曲》,創作這首作品時,正直瓦格納去世,其中第二樂章為瓦格納的悼歌。共4樂章,此作1884年在萊比錫首演之後,成為了布魯克納的第一部攀上歐洲樂壇的名作,這部作品使得布魯克納終於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樂曲的第一樂章一開頭猶如清晨的煙霧漸漸升騰瀰漫,木管的縹緲與弦樂聲部的輕柔反覆最終匯聚成一股不斷升華的主題。第二樂章是這部交響曲最著名的樂章,它創作的本意就是一首為瓦格納所寫悼歌,這是一個非常慢的柔板,弦樂柔情似水,充滿了感染力,但又帶有幾分莊嚴。

▼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Bruckner: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Ed. Nowak - 1. Allegro moderato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 Bruckner: Symphony No.7

Bruckner: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Ed. Nowak - 2. Adagio. Sehr feierlich und sehr langsam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 Bruckner: Symphony No.7

Bruckner: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Ed. Nowak - 3. Scherzo: Sehr schnell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 Bruckner: Symphony No.7

Bruckner: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Ed. Nowak - 4. Finale: Bewegt doch nicht schnell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 Bruckner: Symphony No.7

當代交響樂的豐碑6、約翰·科瑞利亞諾《第一交響曲》

1989年《第一交響曲》題裁則取自當時才開始受重視的艾滋病,當中的四個樂章,分別紀念他的四位因受艾滋病感染而離世的音樂家朋友。該作品獲1991年格萊美最佳當代古典音樂作曲獎的問世,標誌著作曲家折衷主義創作風格的形成。

約翰·科瑞裏亞諾的創作開始於1959年,延續至今。他早期的作品風格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他風格轉變的起點是1967年《鋼琴協奏曲》的完成,作品是作曲家應美國聖安東尼奧交響樂團邀約而作。

▼約翰·科瑞利亞諾《第一交響曲》

I. Apologue: Of Rage and RemembranceNational Orchestral Institute Philharmonic/David Alan Miller - CORIGLIANO JR., J.: Symphony No. 1 / TORKE, M.: Bright Blue Music / COPLAND, A.: Appalachian Spring Suite (D.A. Miller)

II. TarantellaNational Orchestral Institute Philharmonic/David Alan Miller - CORIGLIANO JR., J.: Symphony No. 1 / TORKE, M.: Bright Blue Music / COPLAND, A.: Appalachian Spring Suite (D.A. Miller)

III. Chaconne: Giulios SongNational Orchestral Institute Philharmonic/David Alan Miller - CORIGLIANO JR., J.: Symphony No. 1 / TORKE, M.: Bright Blue Music / COPLAND, A.: Appalachian Spring Suite (D.A. Miller)

IV. EpilogueNational Orchestral Institute Philharmonic/David Alan Miller - CORIGLIANO JR., J.: Symphony No. 1 / TORKE, M.: Bright Blue Music / COPLAND, A.: Appalachian Spring Suite (D.A. Miller)

聽完了小編為您精心準備的

六部交響樂中的曠世傑作

是否想聽一聽由 梵志登

攜香港管絃樂團

為您帶來的 5場 交響音樂盛宴

梵志登 1960年出生

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後考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校

19歲考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任樂隊首席

在權威雜誌《留聲機》的

「全球二十大交響樂團之首席」

評選中最年輕一位

後經指揮大師伯恩斯坦點撥纔在1995年正式宣告「轉行」,但他迅速進入角色,數年之後便因為把達拉斯交響樂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國際水準,而被《音樂美國》雜誌評為「年度最佳指揮」

過往鼓勵梵志登走上指揮一途的雖是以演出馬勒聞名的伯恩斯坦,但梵志登詮釋馬勒的走向與伯恩斯坦卻是大相徑庭,強調流暢的敘事和堅實的聲部,雖有情緒溫度但不帶有伯恩斯坦瘋狂的激情,也非吉倫或佈列茲對聲部的拆解鑽研,色彩也沒有貝提尼來得濃烈艷麗,單純自然且不溫不火地讓音樂流瀉出來,第三樂章缺乏的狂亂用第四樂章恰到好處的速度彌補,梵志登指揮的馬勒相對其他指揮家,更為醇厚內斂,忠於原作,綻放出了他自己獨特的個人特色與音樂語言,被譽為」馬勒大師「

不僅如此,梵志登還曾經帶領樂團成功演繹了瓦格納的經典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作為小提琴家的梵志登對弦樂的訓練成效進步驚人,才過了短短几個月,就能明顯感覺到「港樂」弦樂聲部對於瓦格納作品的反應更為細膩,隨著聲區及和聲的變化演變出不同色彩,不僅是弦樂聲部,銅管聲部也由歐美演奏家換成了華人演奏家,標誌了華人在銅管領域的不斷拓進,受到了觀眾極大的認可與好評

▲ 圖片由香港管絃樂團提供

2012年開始擔任香港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同時他還領導著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他已經與包括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在內的許多樂團有過合作。

音樂會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音樂會詳情&香港管絃樂團

請長按二維碼

精選梵志登

1、梵志登|莫扎特

時間

2019年4月19及20日 (五、六)

晚上8:00

演出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節目

莫扎特第一交響曲

莫扎特第四圓號協奏曲

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

2、第九交響曲

時間

2019年4月26及27日 (五、六)

晚上8:00

演出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節目

馬勒第九交響曲

3、梵志登與寶尼亞堤菲莉

時間

2019年5月3及4日 (五、六)

晚上8:00

演出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節目

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4、梵志登與張緯晴

時間

2019年5月10及11日 (五、六)

晚上8:00

演出場地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節目

黃俊諱《迷宮崩塌》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

柯利吉亞諾第一交響曲(香港首演)

5、梵志登|馬勒二

時間

2019年5月17及18日 (五、六)

晚上8:00

地點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節目

布魯克納《道成肉身》

布魯克納《聖母頌》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

香港管絃樂團微信公眾號

音樂輕鬆線上學

點擊標題可查看

1.a href="mp.weixin.qq.com/s?">零基礎鋼琴跟我學:湯姆森第一冊

2.方百里老師鋼琴啟蒙的6節課

3.英皇三級、五級鋼琴曲目講解

4.英皇樂理5級線上學

5.邊彈邊唱初級鋼琴教學

6. 0-16歲琴童家長必讀音樂心理學

7.跟著帥教授零基礎學大提琴

8.美國音樂留學成功之路(鋼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