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征戰天下時所奉行的準則,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稱道。

  不過,唐高祖李淵所採取的策略卻與其截然不同,起兵沒多久,領土也並不是很廣闊,李淵便急不可耐的稱帝了,然後纔開始放眼天下。

  在剿滅天下割據勢力的時候,李淵採取的策略是拉攏一部分,消滅一部分。唐軍用強悍的武力剿滅了以河北竇建德、漢王劉黑闥、洛陽王世充爲首的頑固割據勢力。

  另外,則是以高官厚祿拉攏那些意志並不怎麼堅定的反王,瓦崗軍李密、燕王高開道、燕郡王羅藝、吳王杜伏威、舒國公輔公祏都在其中。

  當然,對於這些起兵造反過的泥腿子,李淵是一個都不信任,等到天下穩固後,李淵便開始對反王們進行大清洗。

  在李淵接連殺害了三四位反王之後,舒國公輔公祏終於忍不住了。武德六年,輔公祏在江淮地區起兵,建立宋國,自稱皇帝,由於當年輔公祏在江淮之地很有威望,所以這次起兵,響應者數不勝數。

  李淵在得到消息後,便派河間王李孝恭率軍滅掉輔公祏勢力。在李孝恭手下有一大將,名叫闞棱。闞棱原本是杜伏威的手下,其人十分勇猛,投效唐朝後,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

  闞棱在征討輔公祏戰役中表現勇猛,斬獲無數,由於當年曾是杜伏威手下大將,所以在最終的決戰中,輔公祏的江淮軍見到闞棱便“皆無鬥志,或有拜者,由是遂敗”。

  平叛成功後,闞棱爲此戰第一功!

  輔公祏兵敗被擒後,自然是對在戰場上毫不留情的闞棱恨之入骨。於是他在審訊中一口咬定闞棱是自己的同夥,李淵本就對這些昔日投降的將軍們十分忌憚,聽到輔公祏的證詞後,更加猜忌,於是便冤殺了闞棱。

  根據史書記載,闞棱“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爲陌刀,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正是因爲闞棱的推廣,使得陌刀在唐朝軍隊中受到了推廣,到了玄宗時期,各鎮軍隊中幾乎都會有陌刀隊的存在。

  公元757年九月十二,廣平王李俶領兵十五萬與安史叛軍在長安城外展開決戰,在此關鍵時刻,陌刀隊建功,“步卒二千以陌刀堵進,所向無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

  陌刀殺的敵方潰不成軍,闞棱留下來的這一武器最終拯救了唐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