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薪水不高,臺北平均花半個月的薪水,租一間離公司近一點的頂加,不然就是花三分之一的薪水,租一間要騎車40分鐘的分租套房。

 

想要跟長官、同事拍桌子?怕是下個月就連泡麵也沒得喫。想要晚上進修?那也得看看這個月的機車會不會又壞了水箱。想要去國外走一走?那要先存個大半年,再忍痛一次花完。

 

年輕人就是被房子壓著,沒了多采多姿,少了多變化與奮鬥。公務員也好,一般職員也好,每個人都保守工作,不願多加班以免徒增自己與同事的困擾,如果工作上突然有啥新鮮點子或創意,也只能往肚子裡吞,因為創意就是會打破安定的工作節奏,自己變成討人厭,那就更麻煩,會影響自己或同事的考績。

 

這樣也好,很多公司的主管並不喜歡有同事異動,穩定的慢慢工作,比邁開大步好,不要老是把同事逼走,也不要年輕人因為創意與戰力,把自己想退休的計劃給破壞掉。

 

臺北生活壓力大,隨便喫一頓飯就是數百來元,薄薄的薪水只能偶爾去喫一頓旅展搶來的把費,或是團購拍賣來的零食、日系藥妝、假頂級食材。買買假包包,恐怕也是小確幸的來源,至於過季商品賣場的東西,根本就貴到不划算。這時有人喊說消費力下降、經濟不景氣,我看是十六年不漲的薪水,以及高昂的房租房貸害的。

 

這時學者與政客當然會說:「回家去吧,有大量的工作在找你喔。」是,中南部上來的人一定偶爾會這樣想,但回家鄉找不到薪水夠高的工作,雖然省了住宿費用與降低物價水準的開銷,可是被砍掉的薪水,也等於被砍掉的自尊,適應上不是那麼容易,除非中老年了,想開了,不在乎了。年輕人可不行這樣,這是國力問題。

 

那麼北部人呢?根本就是退無可退,生於斯只好爛於斯,每天過著軟爛的草食生活,想要喫一頓肉都要看公司佛心。

 

少子化?沒錢誰敢把妹交男友?衣服都不敢多買,男女朋友就不敢多交。結婚?要花錢。生小孩?要花錢,也沒房子住,難道要叫老婆跟你擠在大家庭裡,那小孩如果生出來,是要住客廳還是廚房?

 

※原文見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