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滕侯卒。

隱公七年春,滕國君主去世了。

咱們先來聊聊滕國的來歷。

根據《國語·晉語》的記載:

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巳、、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可以這麼理解,在夏商之前,滕國這個區域就已經有部族棲居於此。

滕國的位置,在現在的山東省滕州市

武王克商後,封其弟叔綉於滕,是為西周姬姓滕國的開始。滕國傳三十一世,歷時七百餘年,於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被滅。

說起滕國,可能最有名的滕文公。他是戰國時期的滕國君主,與孟子同時代。根據《孟子·滕文公章句》記載,滕文公曾以太子身份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孟子告訴滕文公,雖然滕國面積很小,把長的地方補到短的地方,總共大約五十里見方,但是施行仁政的話,還是可以成為安居樂業的「善國」。

「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這句話就是成語「取長補短」的出處

滕文公做國君後,他根據孟子的教誨,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國名聲大震,成為著名的「善國」。

圖片來自網路

滕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西南,距市區約5公里的荊河北岸。現故城城垣依然輪廓清楚,呈不規則長方形:南牆長850米,東牆長555米,北牆長800米,西牆長590米。1977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在故城西北200米處的莊裡西村,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鬲。

滕公鬲

這件鬲通高17釐米,口徑13釐米。斂頸,口沿外折,柱足,頸飾弦紋兩道,腹飾獸面紋。內壁上有銘文7字:「吾作滕公寶尊彝」。

滕公鬲銘文「吾作滕公寶尊彝」

滕公鬲的出土,印證了史書關於滕國的記載和滕國故城的所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滕公鬲現在陳列在 滕州市博物館 的商周文化展廳,向遊客講述著商周時期活躍在這塊土地上的古國的故事。

而在同一個展廳中,另外一件青銅器的名氣比滕公鬲還大。

這是一件青銅簋,1980年出土於滕州市後荊溝西周殘墓中,通高26釐米,腹深13釐米,口徑23.2釐米。器身橢圓,子母口帶蓋,腹部飾瓦文和竊曲紋,兩側有對稱獸首附耳,有珥。圈足,飾重環紋,圈足外鑄三個伏獸形足。

奇怪的是,簋蓋和簋身看起來並不和諧。簋身鑄造精細,而簋蓋略顯粗糙,簋身飾無目竊曲紋,而簋蓋飾有目竊曲紋。可以判斷,簋蓋並非簋身的原蓋。

更奇怪的是,簋內底鑄有銘文12行,共151字,通篇銘文和上次我們提到的「不其簋蓋」的銘文,居然僅有一字之差。

相同的鑄造工藝、相同的紋飾、相同的銘文、口徑吻合,專家認定,這件青銅簋就是不其簋蓋的器身——不其簋。

不其簋與簋蓋合璧(想像圖)

現代學者根據銘文中記載的征伐獫狁的事蹟,和《史記》中秦莊公名「其」的記載,判斷「不其簋」為秦莊公之器。不其簋蓋相傳出土於陝西,似乎也可以印證這一說法。但為何不其簋卻出土於千里之外的山東滕州這片小國林立的土地,則至今仍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咱們說回「滕侯卒」的事情。

這位君主叫什麼?沒有記載。而「為什麼沒有記載」,則有不同的記載。

先看《公羊傳》:

何以不名?微國也。微國則其稱侯何?不嫌也。《春秋》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

而《左傳》的說法則顯得更加審慎:

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於是稱名,故薨則赴以名,告終、嗣也,以繼好息民,謂之禮經。

未記錄名字,是因為此時魯國和滕國沒有同盟。同盟的時候,會互相通名。(這時候你才能知道人家叫什麼名)某國君主去世,本國會派人去同盟各國發布訃告,告知「某國君主某某去世,繼位的君主是某某」,這是繼續保持良好的同盟關係的禮節。

結合《公羊傳》的說法,此時滕國尚未與魯國同盟,因此魯國並不清楚滕國國君的名和爵位,因此按照統稱「侯」來稱呼滕君。

此後《春秋》中對滕國國君的稱呼,有過滕侯(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滕子(桓公二年「滕子來朝」),也有稱名的記載(昭公三年「滕子原卒」、「葬滕成公」)。不同的稱呼表示了不同的情況和背景,正所謂「經常權變」,「經者,道之常也;權者,道之變也。」

《左傳》給出了正常情況下合禮的做法,並且專門指出這是「經」,意味著《春秋》中的不正常情況都可能是隨機應變的「權」,讀者要特別注意。

然而,我還有一個疑問,留待以後從書中尋找答案:

既然未同盟,為什麼要記載滕侯去世的消息?如果是因為滕國來訃告,那麼滕國為什麼要向非同盟的魯國來報告國君故去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