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遊牧族羣的季節性生活規律,邊防的壓力也有就了季節性,明軍每年重點防禦的時間集中在春季(遊牧族羣的春荒)和秋季(遊牧族羣秋高馬肥),俗稱春防和秋防,也稱爲兩防。《四鎮三關志》記載“每防四個月”(卷六經略考),到了這段時間,兵部就緊張起來,對邊鎮與沿邊後方都要做重點部署。

邊鎮上,士兵進入戰備狀態,即擺邊(置軍夫沿溝壘守之),如果士兵信地離家超過一百公里,官方管理伙食;後方的部隊也向邊鎮開拔,即貼防。在後勤上,墩臺的物資預儲也是重要活動(軍儲要的是有備無患,不是最優配置)。

日常分享:題覆薊遼總督密倉軍糧分給各協疏

題爲西協空虛可虞,秋防備禦宜周事。

邊餉司案呈:奉本部送,準兵部諮,該薊遼總督張鳳翼題前事疏,請密雲、隆慶倉有節年扣存逃故軍月糧二萬餘石,運貯樓臺,用資緩急緣由。奉聖旨:“時值高秋,西協一帶要害隘口,亟宜厚防;據奏增兵赴信已及六千,尚需土兵犄角,着兵部酌覆;密倉扣存軍糧應否分給各臺,戶部速議奏來,欽此”。

欽遵,備諮,到部,送司,案呈到部。

該臣等看得:臺兵之設所以明烽火、勤偵探、邊圉之耳目系焉,故必厚儲其餱糧,庶可宿飽以守望。先該臣部《覆督臣張鳳翼御虜不嫌多算疏》(

軍儲要的是有備無患,不是最優配置

),南兵每臺請貯餱糧五石。奉有:“臺糧預儲數目既已酌定,諮督撫如議行”之旨。隨經臣部備諮督撫,如議遵行矣。

今督臣又慮臣部措處之艱,請將密雲、隆慶倉扣存節年逃故軍糧二萬餘石,每協給五千石,運貯樓臺。蓋密鎮原有漕米十五萬石,每歲用之尚有餘裕,今出該倉之陳積爲各協之饗,飱浥彼注,此不煩轉輸,而臺兵已饒有餘糧,計之甚便者也。所當亟劄餉司,即撥該倉扣存逃故軍糧二萬餘石,每協運給五千石,用備緩急,俟運完日該餉司將發過數目冊報臣部,以憑覆核開銷外,餘剩若干,仍封貯該倉,以待不時之需。則倉足自然兵精,內安不難外攘矣。

(薊鎮)

惟是中、東二協隔在薊永,道途稍遠,不知轉運便否?如便則幸甚矣,不便則另議區處可也。既經諮會前來,相應覆請,恭候命下,臣部移文各該衙門遵奉施行。

崇禎三年八月十四日具題。

本月十八日奉聖旨:密倉扣存餘糧分給各協以贍臺兵,餉司報數貯餘不得虛費,轉運事宜,還熟計長便行,欽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