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十四期是擴招後的首批學生,從這一期開始,各分校設立學生總隊,畢業生是之前的數倍之多。畢業於1940年7月的黃埔十五期則是擴招後備受青睞的一期學生,據說蔣介石曾三次從陪都重慶來到成都總校看望這期學生。畢業之前,美國米高梅電影廠到軍校拍攝紀錄片,學生一律穿上皮靴或馬靴,戴德式M35盔,隊職幹部則着毛料軍裝,腳蹬馬靴,腰間挎馬刀或中正劍,颯爽英姿都被美國人記錄下來,流傳後世。

黃埔十六期的畢業典禮同樣特別,據該期學生王業琛回憶,畢業當天不僅校長蔣介石親自來訓話,宋家三姐妹也蒞臨現場。王業琛回憶當天盛況:“檢閱臺上,三位夫人並肩而立,一色服飾,同樣裝扮,遠遠望去,簡直無法分清三人面容,直到閱兵儀式完畢,我有幸以本總隊學術科畢業考試成績獲列全總隊第一名的殊榮,被指定爲學生代表,正步走向檢閱臺前,代表全總隊一千多畢業同學,接受校長頒發畢業證書和贈授佩劍時,三位夫人近在咫尺,這才清晰獲睹她們雍容優雅的奕奕風采,華貴中透着慈祥,給人以十分可敬可親的印象。”

有意思的是,從第十六期開始,黃埔中正劍有一個明顯改變,即劍柄上的標準字樣多由“校長蔣中正贈”改爲“校長蔣中正授”,只有少數佩劍還是“贈”字。這期之後的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授”字劍逐漸取代了“贈”字劍。

黃埔二十期之後,隨着抗戰勝利,軍服改制,由原先系皮製武裝帶的軍服改爲系布腰帶的“美式軍服”,對這兩種軍服稍有印象的人都知道,新式軍服已經沒有地方可以佩掛短劍,黃埔中正劍也因此停發。最後一期獲得中正劍的學生是第二十一期第六大隊,但此時已無法佩戴,只有紀念意義了,而早於第六大隊畢業的二十一期步兵三大隊學生卻壓根沒有獲得佩劍,據該大隊第九中隊的學生吳靖宇回憶說,1947年12月的畢業典禮上,蔣介石親自到場進行訓話,其中專門提及佩劍一事——“最後他着重說明,歷期畢業學生都由蔣校長贈予柄上鐫有‘不成功,則成仁’字樣的佩劍,現在因爲軍隊服裝有改變,武裝帶已經取消,所以不再給畢業生送佩劍了,但仍希望全體畢業同學,牢記蔣校長的教誨,身體力行,保持和發揚黃埔精神。”

中正劍在走向消亡的前夕曾一度大放異彩,那就是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的受降典禮。當時軍服還未大規模換裝,武裝帶普遍存在,到場的國民革命軍官長被要求一律着正裝,佩戴短劍,例如何應欽接受岡村寧次的代表小林淺三郎遞交降書的那張著名照片上,就能清楚看到他腰間懸掛的短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