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肺還好麼?

對於體檢中發現的肺部結節,許多人會憂心忡忡,甚至懷疑自己患了肺癌,壽命不會太長。「肺部結節就是肺癌,都需要手術切除」——這種錯誤的觀點目前普遍存在。

你知道很多肺部疾病可以表現為肺部小結節麼?那麼檢查出肺小結節之後怎麼辦?隨訪 or 活檢?哪種肺部結節最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看專家介紹↓

肺為什麼很容易受傷

肺是人類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人類的肺分為左肺和右肺,位於心臟兩側,由肋骨包繞。

肺在呼吸系統中的功能是:從大氣中提取氧氣並將其轉移到血液中,並在氣體交換過程中將二氧化碳從血液中釋放到大氣中。(看出來了麼?肺如果不好了,全身都不好了!)

肺直接暴露在外界空氣中,可能受到各種疾病的影響。包括肺炎和肺癌

  • 肺組織的炎症稱為肺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 肺癌可能直接來自肺組織,或者身體其它部位的轉移。

很多肺部疾病可以表現為肺部小結節

CT檢查發現的肺上的佔位性病變,較大的稱作腫塊,而較小的通常稱為結節。

很多肺部疾病可以表現為肺部的小結節,這裡面也包括肺癌。我們常見的肺部小結節有:炎性假瘤、感染、結核、肺內的淋巴結、不典型腺瘤樣增生、肺癌、肺轉移性癌等等。

現代人肺結節多發的原因

一是個體的原因,長期受吸煙、油煙環境或者空氣污染等的影響,以及暴露在各種生物致病源下引起炎症感染等疾病都可能導致肺結節產生;

另一個是檢查手段的進步,使我們能發現以前發現不了的微小結節。目前高解析度CT能夠發現小至直徑1mm的肺結節。

造成肺結節,尤其是肺癌的原因,目前並不十分明確,沒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個體及環境中某些因素髮生了變化。

由於病因不明確,對於大眾,我們依然呼籲,戒煙忌酒,遠離污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肺部結節轉變成肺癌的幾率大嗎?

生物學上,良性肺結節轉變為肺癌的可能性很低。同樣,肺癌變成良性結節也幾乎不可能。

只有一種病變,稱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又稱作「癌前病變」值得特別關注。

它通常沒有明顯的臨牀癥狀和體徵,往往經CT檢查發現通過手術切除組織學診斷是確診的唯一方法。

在顯微鏡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是一種肺實質病變,常發生在中央肺泡接近呼吸性細支氣管處。這類病變還打不上肺癌的標籤,但是若不進行治療,任其發展,最後都會演變成肺癌。

哪種肺部結節最好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隨著診療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肺小結節被發現。如果影像學上可以明確是良性的小結節,如肺內淋巴結之類的,則不需要進行治療。如果是較大的良性結節,或是考慮惡性的結節,目前外科手術應該是最佳的治療手段。

關於手術治療,需要分成幾種不同的情況

篩查出的肺小結節或早期肺癌,第一,要按照年齡進行區分,年齡較大者,比如80多歲,密切隨訪即可,不一定要手術。

第二,根據篩查出的早期肺癌的部位,如果在外周,建議做局部切除,即使是惡性,其預後通常較好,對患者造成的傷害也較輕。

如果在肺部中央,無法局部切除或亞肺葉切除,而需要做肺葉切除的,則需要非常謹慎。可以考慮密切隨訪,因其進展病程相對緩慢,3-5年後纔有可能發展為具有威脅性的腫瘤,所以可以暫時觀察,等待最佳手術時期。

女性要特別注意肺部保健

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不抽煙的女性肺癌發病率也上升了。現在查出來所有的不吸煙的肺癌,大部分都是由驅動基因突變造成的。但是什麼造成了基因突變,最根本的源頭在哪裡,這是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