麪條起源於中國,至今爲止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而各地根據當地習俗與飲食習慣,又將麪條融入了自己喜歡的元素,所以,面對同樣一碗麪條,中國已經衍生出上百種的喫法。然而衆多喫法中,有幾種麪條是至今爲止沒法被廣大羣體所接受的,根據各地網友的反饋,我們總結出了至今爲止被認爲最難喫的三種麪條。讓我沒想到的是,已經在各地深深紮根的蘭州拉麪竟然也在黑榜之中。

很多網友認爲,蘭州拉麪不好喫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不夠正宗。從名字開始就已經跑偏了,在蘭州,只有牛肉麪一說,沒有人會稱之爲蘭州拉麪,或者是蘭州牛肉拉麪。所以,當蘭州人看到“蘭州拉麪”這一說法的時候,心就開始涼半截了,而當他們嘗上一口這“老家”的麪條的時候,就徹底心如死灰了。用蘭州人的話說,牛肉麪一旦走出蘭州,就沒法喫了。正宗的蘭州牛肉麪,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這五種元素纔是構成蘭州牛肉麪的關鍵所在。清,指的是湯清;白,指的是白蘿蔔;紅,指的是油辣子;綠,指的是蒜苗、香菜;黃,指的是麪條!湯是骨架、麪條是肉體、辣子是性格、牛肉香菜蒜苗蘿蔔是衣裝,而做面的蘭州人,纔是這碗麪條的靈魂!做一碗蘭州牛肉麪,每一步都要細緻嚴謹,工序上差之毫釐,味道上謬以千里。蘭州牛肉麪的開始,不是在面入鍋的那一刻,而是麪粉與水融合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決定着這碗麪條的成敗了。蘭州人做牛肉麪,各個都是匠人精神。因爲牛肉麪對於他們來說,不僅是營生的工具,更關係到了名聲的成與敗。一旦鬆懈了,這做面的生涯也就結束了。所以,蘭州的牛肉麪,各個都是不容馬虎的。而牛肉麪到了外面,它以經濟實惠暖胃管飽坐落在各個城市的交通要塞處,比如說火車站旁,總有一家蘭州牛肉拉麪在向過路者散發着溫暖,然而面對着這些可能再也不會見面的顧客,這些蘭州牛肉拉麪也慢慢的失去了耐心,從一碗麪條,慢慢變成了一碗飽腹的工具。所以,蘭州牛肉拉麪不再好喫了,而蘭州牛肉麪依舊正宗的金光閃閃。

不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麪確實敗道了,但是正宗的蘭州牛肉麪依舊好喫

第二個是武漢的熱乾麪。估計武漢人聽了要集體起立了,這可是武漢人過早的重要武器,怎麼能有人說它不好喫!在武漢,一碗熱乾麪往往就在你說“來一碗”之後的兩三分鐘內出現。芝麻醬加上鹽、醬油、辣蘿蔔丁、蔥末、辣椒等佐料後,再淋上一勺滷水,最後以芝麻醬灌頂。豐富的拌料往剛剛煮好的麪條裏一拌,就算是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武漢人那顆焦躁的心也能瞬間被撫平。可是熱乾麪在武漢的過早隊伍中馳騁,並不代表着它能被所有人接受。很多人接受不了熱乾麪,也正是因爲它的幹與油膩。武漢人的早餐恨不得是在油缸裏泡出來的,面窩、豆皮、油條、糊湯粉,哪一個不是口感濃鬱厚重,熱乾麪在這些早餐面前,簡直就是清水出芙蓉。可是外地人卻接受不了,面對熱乾麪,大家還是覺得它太油膩了,而且麻醬這種東西,不是一般人接受得了的,很多人喫上兩口就覺得膩了!

武漢人眼中的小清新,外地人眼中的“泥石流”

而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一碗麪條,竟然是在北京。而且還是北京最著名的炸醬麪。很多人去北京旅遊,都會忍不住點一碗炸醬麪來解解饞。從電視裏就看着北京人就着大蒜、大口吃麪條,饞的人直流口水,可是當我們真的喫上北京炸醬麪的時候,卻感覺不是那麼回事。面乾乾巴巴的,毫無靈性可言。麪條、菜碼子看上去也是毫無生氣。

沒有靈魂的北京炸醬麪看上去就覺得很敷衍

確實啊,你去北京的飯店裏喫炸醬麪,能喫到好喫的算你撿着了。因爲北京最好喫的炸醬麪,不在各大知名飯店裏,而是在老百姓自己的家裏。而且每家都能做出獨特的味道,對於北京的孩子來說,最好喫的炸醬麪只能是自己家裏的,矯情點的,必須得是自己媽做的。外面喫到的一切炸醬麪都是沒有靈魂的,所以說,也難怪外地人都吐槽北京炸醬麪難喫,因爲這飯店裏做出來的味道始終差着點勁呢!

老百姓自家做的炸醬麪,怎麼看都覺得活色生香

看完網友們評選的最難喫的三碗麪條,大家有何感想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