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人轉的形成與發展

閱讀:52次 頁數:2頁 2011-06-27 舉報

東北二人轉的形成與發展

摘要: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關鍵詞:東北 二人轉 地方特色 民間藝術

正文:

提起東北,大家沒有不知東北二人轉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東北二人轉。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二人轉的形成,大家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形成於清乾隆年間,迄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基礎上,加上闖關東移民把河北蓮花落、什不閑、大鼓書等藝術帶到東北,經過吸收消化加工,後又吸入河北梆子、東北大鼓及各地民間小曲小調和諸多的戲曲曲藝元素,逐漸形成一種以「唱、說、扮、舞、絕(技)」為主要特點的走唱類民間藝術,所以大家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百戲鑲邊」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隨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轉在發展中曾經形成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個流派。其中東路以吉林市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的黑山縣為中心,講究板頭和演唱;南路以遼寧營口為中心,表演歌舞並重;北路以黑龍江的北大荒為中心,追求唱腔的優美動人,故此歷史上曾有二人轉"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耍棒"的民諺。後來各路表演取長補短,互相融合,表演的側重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結束了男扮女裝的歷史。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

1/2頁

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音樂伴奏,改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

改革開放以後,"二人轉"曲牌又不斷出新,伴奏樂器增加了揚琴、琵琶等,併兼用武場鼓、鑼、鈸。演員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傘、紗巾、長綢。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飾又得到相應的改進。舞台演出運用燈光色彩的變幻,烘托戲劇情境,綜合藝術質量不斷提高。此間湧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馬前潑水》、《回杯記》、《包公斷後》、《包公賠情》、《西廂?聽琴》、《雙比武》、《馮奎賣妻》、《水漫藍橋》等。這些作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趙本山,立志要將二人轉這個在東北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地方戲發揚光大,使其再現輝煌。他把東北的二人轉真正的發揚與傳播,他所導演的電視劇《馬大帥》等中引用的都是傳統的純粹的二人轉,而這些引用的段子中,都體現了老百姓的苦與樂。。

相信由這些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的努力創新、創作,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將二人轉這種東北的藝術推向全國,使更多的人喜歡二人轉。

結語:東北二人轉從形成到現在慢慢的發展,一路上都是在進步著,在完善著,相信二人轉會一直發展下去,越來越收到群眾的喜愛,把民族特色慢慢的發展,成為世界的文化。 參考文獻: 馮嫻《東北二人轉音樂》.春風文藝出版社.

王肯;吉林省戲曲研究室 二人轉史料 1962

劉振德 二人轉藝術 2000

吳海清 淺析當代二人轉發展特點 [期刊論文] -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6)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