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

銀行理財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顯示:2019年1月份共發行11040只,環比減少60只,環比降幅爲0.47%,較2018年1月份減少3393只,同比降幅爲23.50%,降幅繼續上升。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共有2046只銀行理財產品門檻爲1萬元(包括1500美元),佔總發行量的18.52%,佔比環比增加1.35個百分點。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爲4.38%,環比下降2BP,同比下降48BP。

1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分析

1.1 發行量同比降幅爲23.5% 降速繼續上升

2019年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1040只,環比減少60只,環比降幅爲0.47%,較2018年1月份減少3393只,同比降幅爲23.50%,降幅繼續上升。分幣種看,1月份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10845只,美元理財產品發行158只,澳大利亞元理財產品15只,歐元理財產品11只,其他外幣理財產品發行量爲個位數。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共有2046只銀行理財產品門檻爲1萬元(包括1500美元),佔總發行量的18.52%,佔比環比增加1.35個百分點。

1-1 2018年1月-2019年1月產品發行數量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1.2 1月保本理財發行量穩定 中小行保本理財待轉型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月保本理財(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發行量爲2756只,佔比爲24.96%,環比上升0.35個百分點。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發行量爲7714只,佔比爲69.87%,環比上升0.44個百分點。

保本理財產品中,結構性產品有735只,佔比爲26.67%,發行銀行主要爲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非結構性保本產品主要發行銀行爲中小型城商行和農商行。

圖1-2 1月份不同收益類型銀行理財發行量佔比分佈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圖1-3 2018年1月-2019年1月保本理財發行量趨勢圖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1.3 54家中資銀行可發行結構性存款 開門紅時期發行量增加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1月份共發行613只結構性存款產品,較2018年12月份環比增加34.43%。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爲4.18%,環比上升0.15個百分點。

根據理財新規要求,發行結構性存款需具有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54家中資銀行具有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包括5家大型商業銀行、11家股份制銀行、22家城商行和15家農商行。另有72家外資銀行和外國銀行分行具有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目前發行主力主要集中在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城商行發行結構性存款較多的主要爲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農商行申請金融衍生品業務牌照的銀行明顯增多,2018年1月至今,有9家農商行獲批金融衍生品業務資格。可見,農商行由於屬地化監管等要求攬儲壓力較大,亟需通過結構性存款來緩解攬儲壓力。

圖1-4 2018年1月-2019年1月結構性存款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和發行量走勢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2019年1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前三名的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1月份臨近銀行開門紅活動和年關活動,不少銀行利用結構性存款進行攬儲,所以結構性存款發行數量增長30%以上,最高預期收益率也相應的有所提高。

1.4 淨值型理財發行量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1月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555只,環比增加9.25%。其中封閉式淨值產品428只,佔比爲83.42%;開放式淨值型理財僅92只,佔比爲16.58%。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仍呈遞增趨勢,預計2019年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1月共85家銀行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渤海銀行、青島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蘇州銀行,其中渤海銀行發行數量爲50只。

圖1-5 2018年1月-2019年1月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2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分析

2.1 首月理財收益率延續下降趨勢 回升難度大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2019年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爲4.38%,環比下降2BP,同比下降48BP。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認爲,2019年銀行理財收益率回升困難,一方面由於流動性充裕,市場資金利率普遍較低;另一方面,銀行理財主要依靠非標投資擡高收益,而非標投資受限,銀行理財難以實現高收益。所以2019年銀行理財收益率仍會保持相對低收益。

圖2-1 2018年1月-2019年1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走勢

數據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2.2 銀行收益率排名:海安農商行排名第一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對1月份發行量在30只以上的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進行排名(由於結構性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達標情況較低,故將結構性理財剔除,本排名只包括非結構性理財),入榜銀行中海安農商行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爲5.04%,也是唯一一家平均預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其次爲唐山銀行,收益率爲4.99%。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按照銀行類型排名,1月份預期收益率排名第一的銀行類型爲股份制銀行,平均收益率爲4.54%;其次爲城商行,平均收益率爲4.49%;郵儲銀行的平均收益率仍最低,爲3.93%。

2.3 實際到期收益率:結構性產品未達標率超20%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月到期的理財產品共13571只,4978只披露了實際收益率。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708只,平均實際收益率爲3.82%;非結構性理財產品4270只,平均實際收益率爲4.67%。

1月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145只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未達標率爲2.91%。結構性理財產品143只未達標(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率),未達標率20.20%;非結構性理財產品2只未達標,未達標率0.05%。

未達標產品中,匯豐銀行的“匯轉靈動”產品虧損10%本金,和最高預期收益率偏離最大;其次爲交通銀行的“得利寶”系列產品,最高預期收益率爲11.5%,實際收益率僅2.5%。

3

類貨基、定開產品或成2019年主要轉型方向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過渡期內銀行類貨基產品可按照“攤餘成本+影子定價法”進行定價,銀行理財相比貨幣基金收益率優勢明顯,而隨着銀行理財門檻降低至1萬元, 銀行類貨基產品更成爲受追捧的產品。且此類新產品主要配置存款、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根據攤餘成本法定價收益相對穩定,在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中能夠成爲投資者接受的過渡產品。銀行類貨基產品一般發行規模較大,只數較少。

由於資管新規要求封閉式產品投資非標禁止期限錯配:“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由於一般非標產品期限較長,與之相對應的長期封閉式理財產品流動性相對較差,所以定期開放式產品成爲銀行理財轉型的重要方向。

預計2019年2月份銀行理財發行量基本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幅增長情況;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在4%以上小幅波動。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