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多次赔付功能的重疾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相对於单次给付型重疾险来说,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让已经罹患重疾的被保人仍旧享有重疾保障责任。

因为得过重疾的人,即使当时投保了重疾险,出险后想再投保通常会遭到保险公司的拒绝。

因此在发现了这一需求后,2017年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类产品通常还会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组的多次赔付,一类是不分组。


  • 多次赔付:分组vs不分组

01

不分组意味著,罹患了条款中包含的任意一种疾病,保单持续生效,如果再次罹患另外一种,达到理赔标准,同样可以获得理赔。

例如中意悦享安康这款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

重疾、轻症均为两次赔付,轻症额外给付20%保额,重疾给付100%保额;轻症/重疾均不分组,二次给付轻症/重疾均为除首次患病病种以外的任意一种轻症/重疾,两次确诊日期间隔不小于一年。02而分组产品,情况就会比较复杂了,通常同一组内包含的疾病只能赔付一次,不同组别的疾病可以多次赔付,但如果再次罹患的疾病还是同一组,那不好意思,人家就不赔了。

目前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主流产品通常为分组赔付,而产品的核心部分就是疾病分组了。合理的分组当然更有助于多次赔付,生了病拿到赔偿的概率就高;而不合理的分组直接导致的就是赔付次数的减少,可见这里面大有门道。

为了避免自己明明购买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产品,却买成了单次给付型产品,今天就来说一说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的那些事。

  • 疾病分组,疾病是关键

※ 保监会规定必保疾病

分组说来到底也是围绕疾病而言,因此先来看一看保监会规定的必保疾病。

25种必保疾病

为什么要参考这个疾病列表,因为这是总结了历年来的数据得出的,患病率最高的疾病,是具备科学(医学)依据的,可以覆盖90%以上的疾病。

因此在分组的重疾险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疾病的分布,如果疾病分布比较平均,那么考虑到发病率高,即使二次罹患重疾,得到理赔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如果这些高概率疾病都在一个分组,那至少意味著能获得二次理赔的几率也大打折扣。

※ 疾病是如何被划分的

下面,结合新华人寿多倍保成人版来具体看一看:

疾病分组情况

这款产品将重疾部分分为了五组,高发且病情严重的6种(表中已红字标出)基本上均匀分配到了其中的四组内,且癌症也单独分为了一组,这一点很有利于被保人。

癌症/恶性肿瘤、心脏相关、神经系统相关、重要器官相关和其他,组内均为该分类下的病种,联系相对紧密。比如,在重要器官的第四组中,加入了「多个肢体缺失」和「双目失明」,这两项也的确是某些器官衰竭的并发症。

再比如说大都会都会健康这款产品的疾病分组:

疾病分组情况

这款产品将重疾分为了三组,而高危的6种疾病(表中已红字标出)却集分布在了两组。第二组是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第三组是恶性肿瘤+重要器官相关疾病,比较清晰。但是第一组看起来是心脏相关疾病,却加入了「脑中风后遗症」这个高危重疾。

有了对比也就不难看出,疾病&疾病分组对于实际理赔的重要性了

※ 对此可以总结为两点:

1、观察分组是否合理

重疾分组是否合理,是「多重赔付」是否实用的一个关键指标。

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那些接受了诸如肾脏、肝脏、心脏或肺等实体器官移植的病人,其总体的罹患癌症风险是一般人的若干倍。

因此如果把「重大器官移植」和「癌症」,放在了同一组内,就要注意了。 一般来说,最高发的六种重大疾病,分组足够均匀合理,也就够了。

2、分组不是越多一定越好

分组越多,看似能够获得赔付的概率就越高,真的是这样吗?分组再多其实都离不开一个本质,那就是疾病的高发程度和关联度,就像上述举例的两款产品。

如果发生疾病概率很低的疾病分在了各个组,关联性大的疾病都分在一个分组,实际上赔付的比率也并不会高。

  • 多次赔付重疾险还要看重什么?

3、责任赔付顺序

此外,还有一些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条款中会这样约定:「在赔付首次重疾保险金以后,轻症疾病责任、死亡责任、全残和终末期疾病责任都会无效,保单现金价值归零」。

这个约定怎么理解呢?事实上,重疾险除了重疾责任外,还可以包含死亡、全残、疾病终末期、轻疾这四种责任。按照赔付比例、赔付顺序等考虑因素进行划分,大致会有这样一个排列:

重疾 = 死亡 = 全残 = 疾病终末期 > 轻症疾病这四种责任

有且仅赔付一次,一旦赔付任何一种,很遗憾,轻疾的责任都将无效,因此需要特别留意一下。

4、间隔期越短越好

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全都会有一个间隔期。也就是说,哪怕得的重疾是不同组的,但是必须距离上一次重疾确诊赔付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再次赔付。

关于这一点,目前大部分多重赔付的保险公司都是设置了365天的间隔期,部分公司是180天间隔期。比如某款多次赔付重疾险的具体条款:

多次赔付具体条款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是不同组别两次重疾要发生在180天内,概率微乎其微,对于同一组别倒是有可能。 等待期的加入,体现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思路,避免一下子赔付率过高。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说,等待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保障的实用性。

  • 适合哪些人购买?

一种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不在乎保费高低可以买,就算多次理赔概率比较低,但有总比没有好。

另外一种就是家族病史中罹患重疾病症种类比较多的人群,投保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就比较适合,以应对将来出现多次罹患重疾的情况。

总之,不要看到理赔次数多就觉得这个保险产品一定好,有些多次赔付型的重疾险也是满满的套路,算下来性比价还不如单次赔付型重疾险。

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还是要看适不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保险保障最大的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