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菖蒲」既美好又多重的含義讓任何文人都無法抵擋。

菖蒲,即蒲,而蒲的美從《詩經》就開始了!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這一首《澤陂》應當就是中國詩歌史上「香草美人」的第一個典故吧?

同時,《詩經》裏也有「揚之水,不流束蒲」之句,這裡第一次將婦人(傾向於已婚)形容成蒲,芳香且柔弱。所以後來有「蒲柳」一詞。到了《孔雀東南飛》則又深化了一層,不僅柔弱,而且堅貞。

然後不得不提的另一位大人物就是屈原,他的《離騷》開啟了以香草形容德操的先河,而在他的無數詩歌裏都有水草,比如披,芷,蘭,蕙,荃,菉。在他的《九歌·湘夫人》裏有「蓀壁兮紫壇」之句、《湘君》裏有「蓀橈兮蘭旌」之句,這裡的「蓀」就是菖蒲。

所以,菖蒲做為以花草喻人的意象之一。它含有美麗,柔弱,芳香,堅貞之意。這也就可以解釋了古詩裏的菖蒲為什麼經常比喻女人,或和女人相關。

同時,《神農本草》所載:「(菖蒲)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或延年」,因此菖蒲是可以泡酒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古詩詞中涉及到菖蒲為頻頻和酒有關。

比如說酒,有歐陽修《漁家傲》「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也有韓淲《浣溪沙》「留得菖蒲酒一杯。與公今日壽筵開。」

如果說美人或婦人,則有周紫芝《浣溪沙》「吳姬親手碎菖蒲。 」有秦少游《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

比如品性,有劉克莊《滿江紅》「縱使菖蒲生九節,爭如白髮長千丈。」有文天祥《端午初度》「可惜菖蒲老,風煙滿故園。」

當然也有寫實的,就是普通的景物描寫。比如陳克《鷓鴣天》「鯉魚不寄江南信,綠盡菖蒲春水深。 」比如李復《樂章》「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嶼蘋長絲影重。」

詩仙李白《送楊山人歸嵩山》有一句「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這裡的菖蒲為什麼和神仙相關呢?

因為《列仙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商邱子胥(傳說中的仙人)食菖蒲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