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智慧社會發展與展望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期間順利召開。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學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福州市人民政府、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中國科協智能社會研究所所長徐曉蘭在論壇發表了《智慧社會發展特徵及展望研究》主題演講,從智慧社會的基本定義、發展特徵、主要展望、措施建議等方面展開論述,主要觀點如下: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全球範圍迅猛發展,與產業、資本持續高度耦合、不斷深度迭加,正在孕育着足以變革世界的重大創新與突破。智能日益成爲各領域、各層級競爭主體核心優勢的關鍵構成要素,全面深刻地影響着人類生產、生活及治理方式,推動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步入全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持續提升生產、生活、治理方式的智能化水平與層級,加快構建與發展智慧社會,將成爲破解這一矛盾的關鍵舉措。十九大報告已明確提及智慧社會,並與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等強國戰略並列。着力發展智慧社會,是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一、智慧社會的定義

在人類社會的漫長髮展過程中,目前已經出現了三種社會形態。農具的產生使人類開始具有定所,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從漁獵文明進入農業文明,建立了農業社會。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社會的形成,之後電力的出現和使用,不僅保障了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進行,更爲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提供了有效前提。到了上個世界四五十年代,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發明瞭計算機,引發了信息革命,自此進入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與升級,爲信息收集、存儲、分析、共享和價值提升提供了工具、方法及路徑,引發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成長,爲經濟社會全面智能化提供了核心基礎,支撐人類社會步入智能化時代,也即智慧社會。

由此可見,智慧社會是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後一種更爲高級的社會形態,是在人類社會歷經各個發展階段所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基礎之上演進而來,是對原有社會發展階段的超越,涵蓋了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政府治理、民生保障、生態環保、文化建設等人類生產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推動智慧社會產生的根本動力,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標誌智慧社會到來的重要特徵,是智能成爲企業、行業、地區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構成要素。

二、智慧社會的發展特徵——基於人類社會各階段的比較分析

自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每一次的基礎性、通用性技術進步,均有效大幅提升了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進而引致產業結構和生產組織形態發生顛覆性變革,創造出屬於自身的經濟基礎和文化特徵,推動生活方式和水平的全面創新與改善,帶來社會整體的突破與進步,促使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發展到工業文明,再從工業文明步入信息文明,以及未來的智慧文明,展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徵。

(一)標誌性技術向智能化演進

從農業社會專注於農耕水利技術,發展到工業社會的大規模製造,再到信息社會一干足以支撐新時代來臨的信息科技的羣體性爆發,進而擴展到智慧社會以智能科技爲引導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的無處不在的聯結。

(二)重要基礎設施從物理世界進入虛擬空間

從農業社會最基礎的風車、磨坊到工業社會大生產必須的公路、鐵路、水電站,再到信息社會處理信息互聯互通的基站和數據中心,進而邁向構建人類社會、物理世界、信息空間“三元結構”的泛在式信息物理系統,徹底實現虛擬與現實的融合交互。

(三)主要生產特徵出現全定製、柔性化、實時協同、主體多元的新趨勢

從農業社會分散的一家一戶生產,到工業社會利用機械設備實現的自動化、集中式大規模生產,再到信息社會搭建信息網絡與平臺實現的全球協同研發、協同製造的小批量、多批次生產,進而發展爲智慧社會供給與需求實時協同對接的全定製化、柔性化生產,並打破組織的邊界,將生產主體從工廠和企業擴展到每一個人。

(四)生產力三要素從自然稟賦發展到比特稟賦

勞動力從農業社會的體力爲主的農業勞動者,到工業社會的體力與技術結合的產業勞動者,再到信息社會依託和運用信息技術開展一系列工作的新型勞動者,進而發展爲智慧社會從事創新活動、與智能機器協同合作的智能勞動者。

生產工具從農業社會簡單製作的手工工具,到工業社會複雜製造的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動力機械,再到信息社會的搭載數字化系統與應用的各類終端、設備及平臺,進而發展爲智慧社會的具有高度智能的無人、泛在智能機器及系統。

勞動對象從農業社會的土地、部分用人力可加工的自然資源,到工業社會的資本、絕大部分需要機器加工的自然資源,再到信息社會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進而發展爲智慧社會的一切可“比特化”的事物。這裏着重強調的是,信息社會產生的數據依然是片斷化、非連續的,只能被動接收或採集;智慧社會的進步,在於可以主動從比特層面構造一切事物,數據完整而連續,價值性和系統性遠超以往,正式將勞動對象從自然領域延展到了虛擬領域,將資源稟賦“比特化”。

(五)社會關係越來越多地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

從農業社會依靠地緣、血緣進行主要溝通交流,到工業社會出現工廠和政黨依靠業緣、黨派進行聯繫,再到信息社會突破空間限制利用線上平臺和即時通訊工具構建虛擬社區,進而發展到智慧社會全面使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實現“人在家中,萬事萬物在眼前”的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的社交聯繫。

(六)人與自然走向共生共融

從農業社會的順應自然威力和小範圍、小規模的改造自然,到工業社會藉助機器大規模的開發自然乃至於走向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極端,再到信息社會出現反思,運用包括信息、網絡、生物、能源等多種新興科技手段保護自然、治理自然,進而發展到智慧社會人類衣、食、住、行等全方位與自然的進一步貼近和協調,構建綠色、環保、節能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良性循環的生態文明體系。

(七)社會治理方式向着透明化的多元協同進步

從農業社會受制於生產力有限、資源有限的小部分精英制集中治理,到工業社會生產大發展驅動下羣體治理意識覺醒,但依然對應於“金字塔式”工業生產組織架構,政策機制反饋調節不夠靈活的單向治理,再到信息社會各類治理方式和目標完全在網絡平臺公開、受各方監督的透明化治理,進而發展到智慧社會由智能技術及平臺彙集羣智、共策找尋最優治理方案,政府、社團、企業、公衆共同發揮作用的多元協同治理。

(八)文化體系愈加鼓勵尋找生命個體的樂趣和意義

從農業社會等級觀念森嚴壓制下的偏向於道德評判的封閉文化體系,到工業社會多元思想、觀念、方法論碰撞之下的偏向於技術比較的開放文化體系,再到信息社會網絡正反饋效應大爆發之下出現虛擬符號、偶像、成果,以流量爲核心關鍵的網絡文化體系,進而發展到智慧社會個體意識愈發強烈、文化形式及成果能夠採用各類智能化技術多元呈現、更爲重視追尋和昇華生命個體存在意義的文化體系。

三、對智慧社會的主要展望

(一)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向信息空間持續延伸

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呈現智能化發展趨勢,傳統產業紛紛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廣泛深入。人類社會、物理世界的二元結構正在轉變爲人類社會、物理世界、信息空間的三元結構,國家和地區之間競爭和博弈的重心逐步從土地、人力、機器的數量質量轉移至智能化發展水平,從物理空間延展到信息空間,並將很快呈現出以信息空間的競爭和博弈爲主導與引領,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間核心競爭優勢的國家和地區,將在圍繞新一輪國際分工態勢展開的博弈中搶先佔據價值鏈制高點。

(二)經濟形態呈現融合跨界、資源共享的新趨勢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新興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爲生產要素、產品、企業及產業實現跨界聯接與協同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支撐,融合已成爲創新的普遍特徵,大量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持續湧現,推動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新增長。同時,飛速發展的信息科技,高頻泛在的在線社交,以及漸趨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爲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資源提供了成本趨近於零的共享平臺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數量的指數級集聚,弱化了生產生活資料的“所有權”而強調“使用權”,逐步創造出新的供給和需求,促使共享經濟快速興起,成爲最受矚目的新興經濟形態。

(三)分析和運用數據價值成爲新型生產方式

當前,人類生產、生活及治理的數據基礎和信息環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強和顯著改善,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持續普及部署,智能終端和傳感器加速應用滲透,人、機、物逐步交互融合,與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相關的各項活動已啓動全面數據化進程,源源不斷地產生着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的海量數據,蘊含着巨大的價值和潛力。數據已成爲與資本和土地相併列的關鍵生產要素,被不斷地分析、挖掘、加工和運用,其價值持續得到提升、疊加和倍增,引導形成具備顛覆性創新意義的生產方式,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優化提升,爲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新動能。

(四)創新體系以開放協同爲導向加速重塑

創新仍是推動經濟社會智能化發展的源動力,受技術開源化和組織方式去中心化的雙重作用,知識傳播壁壘開始顯著消除,創新研發成本持續大幅降低,創造發明速度明顯加快,羣體性、鏈條化、跨領域創新成果屢見不鮮,顛覆性、革命性創新與迭代式、漸進式創新相併行。創新主體、機制、流程和模式發生重大變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組織邊界束縛,資源運作方式和成果轉化方式更多地依託互聯網展開,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衆籌、衆包、衆創、衆智平臺不斷湧現,凸顯出全球開放、高度協同的創新特質,支撐構造以智能爲核心競爭力的超複雜經濟社會生態系統。

(五)新一輪企業競爭聚焦開源生態系統構建

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生產要素配置方式基本完成了從以供給爲中心到以需求爲中心的轉變,企業競爭重心從單個技術和產品能力上升到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掌控度,再到網絡平臺的價值鏈整合水平,從對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的追求上升到對正反饋效應和零邊際成本的追求。在智慧社會,生產要素配置方式徹底以需求爲中心展開逆向整合,企業競爭重心躍遷爲打造開放式、智能化生態系統,以儘可能實現完全定製化、柔性化的供需實時匹配,從對企業效益增加的追求上升到對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追求。一批用戶基數巨大、技術積累豐富、資金實力雄厚的科技龍頭企業已率先啓動,具備構建跨行業、跨領域巨型開源智能生態系統的先發優勢,但在垂直細分領域,仍存在新銳企業佈局的大量機遇。

(六)泛在、羣智是信息基礎設施的主要規劃方向

萬物互聯、人機物共融,以及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實時對接、映射及反饋,是智慧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與部署提出了擴域增量、共享協作的新要求。同時,IPv6、5G、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商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區塊鏈、量子計算、智能交互等前沿技術的持續突破,也爲信息基礎設施數量、形式和功能的變革與突破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會表現爲更多樣的載體和終端,並支撐用戶實現隨時隨地的信息獲取、傳輸、加工、存儲和使用,達到計算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在;另一方面,廣泛部署的信息基礎設施能夠進行大規模的信息在線共享及協作,實現基於個體融合的智能增強,在多領域形成具備可行性、科學性、系統性的智能解決方案。

(七)城市操作系統功能日趨豐富和完善

隨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數據、先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城市運營、社會管理、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等領域日益廣泛深入地大規模應用,大量完整、連續,具備系統性和價值性的城市數據將被獲得,具備了構建與實體城市精準映射、智能交互、虛實融合的數字孿生城市的可行性,從生產要素比特化發展爲城市比特化,整合城市規劃、運營管理、應急監測、協同指揮等功能的城市操作系統將成爲智慧社會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重要依託。結合國際國內已推出的部分應用示例,城市操作系統將以開放互聯、信息共享、全面感知、網絡安全爲普適基礎,面向交通出行、生態環保、能源調度、衛生清潔等領域加快延伸和應用。

(八)多元共治開創社會治理新模式

智能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政府信息公開化、流程透明化、治理協同化。通過有效機制促進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政府工作內容更加側重於宏觀調控、組織動員、協調溝通、公共服務,並面向加速智能化的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及時制定完善政策法規。政府、企業、公民、第三方機構、國際組織的多邊協同互動效應得到充分發揮,依託羣智平臺共商共策共治將成爲社會治理的新常態。

(九)信息安全、道德倫理、法律法規面臨嚴峻挑戰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新興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深入地應用,在大幅提升發展效益和質量的同時,也必然在生產關係、組織形態、社會結構等方面帶來由技術驅動引發的新問題、新挑戰。海量數據的產生、採集和使用成爲人類經濟社會運行常態,很可能將引致個人隱私保護、網絡系統安全等問題頻發。機器人等新型設備和終端的智能程度持續提升,從“擬人”到“類人”的進展越來越快,定義人類身份、判斷人類主體,以及如何保護人類不被機器人替代,將成爲一個長期的思考難點。物理世界、信息空間、人類社會的分界日趨模糊,在倒逼法律法規推陳出新的同時,也會不斷製造法律盲點,形成一系列複雜的安全隱患。

四、發展智慧社會的措施建議

目前,我國面臨着後工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三棲類型共同發展的局面,在下一階段將加快向智慧社會過渡和邁進,構建智慧社會時間緊迫。我國應抓住智慧社會到來的窗口期,深入研究、準確把握智慧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時代特徵,針對我國當前發展現狀,持續跟蹤各國推進智慧社會建設的戰略舉措和實踐路線,並結合實地調研研究成果,對我國在中長期建設智慧社會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智慧社會建設是個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我國應配套出臺覆蓋生產、生活全生態鏈的戰略路線圖,加強頂層設計和超前部署。從智慧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和全局視角出發,制定適應智慧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標準等頂層設計指南,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明確發展思路、目標、重點及實施路徑。同時結合我國社會的發展階段和建設基礎,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標準體系和評估機制,以標準化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統一規範各項技術標準、業務流程標準、政府監管標準,引領智慧社會建設規範有序推進。

一是樹立以人爲本、全民參與的智慧社會發展理念。智慧社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滿足民衆的需要,提升民衆的體驗,要突出人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便民、利民、惠民,切實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擺在首要位置。在建設智慧社會過程中,更多地從民生服務出發,將更加智能化的信息技術更廣泛地應用於民生領域。圍繞民衆廣泛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醫療、教育、社保、交通、就業、養老服務等實際需求,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及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質化,更好地滿足民衆生活需要,提升民衆生活在智慧社會中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提高政府服務能力與水平,讓社會的智能化真正轉化爲人的智能。

二是建立統一、規範的智慧社會標準體系和評估考覈機制。建議研製建立集智能交通、智能治理、智能醫療等爲一體的智慧社會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實施,實現跨領域的橫向、縱向間的信息資源共享與業務協同。發揮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推進信息技術基礎標準、信息資源標準、網絡基礎設施標準、信息安全標準、應用標準、管理標準等應用規範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並從法律法規、倫理規範、重點政策、知識產權與標準、安全監管與評估、勞動力培訓、科學普及等方面提出相關保障措施,對參與智慧社會建設工作的各級政府及各行各業進行評估考覈,確保智慧社會建設質量。

(二)構建智能化基礎設施體系

面對智慧社會的挑戰,我國政府應快速調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思路,從國家戰略高度確立基礎設施的重要地位,構建智慧社會高技術、智能化基礎設施框架,利用我國的巨大應用市場優勢,超前佈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爲基礎的新型智能化基礎設施支撐服務體系。依託我國集中資源辦大事的特點和我國市場規模的優勢,建立覆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產業鏈協同等領域的公共服務與管理平臺,逐步推進集約化建設和資源共享,搶佔未來智慧社會生態環境的控制權。

一是加快部署人機共融、萬物互聯、智能泛在的基礎設施。構建多網絡融合發展、多空間維度一體化、綜合智能化的泛在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架構,建設安全、便捷的智慧社會,發展高效智能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推進寬帶網絡的升級和普及,加大網絡安全的投入,逐步構建安全可控的虛擬空間。加快部署網絡、雲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平臺等智能化基礎設施,推動電網、水網、交通運輸網等傳統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加快電網和水網的信息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高智能自動化控制能力,推進全國智能電網、水網建設,構建能源互聯網;加快交通沿線配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能化交通網絡。

二是打造信息資源集約佈局、互聯互通的社會共享數據平臺。加強全社會數據化應用,全面整合公共基礎數據,優化共享機制,完善共享平臺,推動各方面數據向共享交換平臺匯聚。構建網上公共服務與管理平臺、城市數據中心、政府公共信息資源交換平臺等各種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現製造、金融、醫療、教育、交通、養老、治理等社會各個領域的網絡化、平臺化,並將所有系統打通成爲一個全社會共享大數據平臺,在此平臺之上對社會各領域進行統籌協調,挖掘社會各領域的數據資源潛在應用價值加以橫向運用,從而催生社會新型服務,促進社會創新深度,爲社會智能化政務管理、產業發展和民衆生活提供真正的助力。

(三)提升科技創新綜合能力

在智慧社會建設中應該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的方針,把增強創新能力作爲戰略基點,着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大力增強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強相關領域的研發,加快重大科技突破,提升知識、技術轉移轉化和規模產業化能力,形成更多推進國家現代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的創新技術,構建完整的創新體系;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營造促使智能技術研發和推廣的良好環境,爲建設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爲核心的智能化技術。加強整體統籌,以安全可控發展爲導向,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爲核心、統籌當前和未來研發任務佈局的重大技術攻關工程和項目羣。研究制定雲計算、大數據底層技術與人機交互通用技術的安全可控發展路線圖。從國家層面設置智能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核心技術與垂直行業技術融合創新突破,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着力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產、生活、生態、治理各領域的廣泛應用,構建智能生產平臺,促進社會生產、生活各產業智能化升級,引領各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二是鼓勵引導企業、高校、行業協會聯合創建開放式雙創平臺。以政府引導、龍頭型企業主導、高校來做智力支撐的方式,依託行業協會組織設立開放式雙創平臺建設工程,促進企業間的資源協同與供需對接,實現雙創人才、資本與產業的集聚,將創新動能轉變爲經濟新動能。將具備智能技術發展基礎的規模以上大型高科技龍頭企業作爲雙創的重要主體,充分發揮其技術、管理、人才、渠道、資金、市場優勢,構建創業孵化平臺和協同創新平臺,共同推動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催生社會轉型升級新動能。同時,面向未來智慧社會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將創新思維與精神、創業意識與能力納入到教育培養目標,持續提升公民的智能素質。

(四)完善資本市場支撐環境

建設智慧社會需要進一步優化投資者結構和動態優化運營機制的環境,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利用市場機制擴大社會資本對智慧社會建設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增大私人資本對基礎設施和科技、知識競爭力的基礎投入,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帶動智慧社會發展。鼓勵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建設,引導廠商、企業和金融機構加大智能化建設投資力度。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負責相關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投資建設,設立智慧社會建設專項資金,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一是爲智慧社會的建設營造較爲寬鬆的融資環境。通過轉變財政資金投入模式、建立多元化可持續投融資體系、加強金融服務支持等有效手段,爲智慧社會的發展營造較爲寬鬆的融資環境。建立規範的投融資機制,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產權激勵等多種形式,引導與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智慧社會建設。制定完善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細化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價值評估標準和操作細則,適當減少創新創業型智能製造、智能交通、智能農業等重點領域中小企業在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時的附加條件。完善智能製造企業上市融資服務機制,加快建立各類智能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主導下的創新型融資體系。

二是積極整合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專項基金。充分調動社會參與智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引導整合社會資金,探索建立新興產業專項發展基金,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並制定專項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採取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方式推進智慧社會發展。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雲計算向各行業融合滲透,積極培育並抓緊搶佔融合發展、智能協同的新興產業制高點,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發揮企業積極性及與社會的聯繫,通過市場化手段撬動大量社會資本投向智能製造、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政務、智能能源等新興智能產業,支持重點產業的技術創新、產業化投資、公共平臺、開拓市場等項目,合理有序地推進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的智能化改革。

(五)着力推進試點示範項目

我國智慧社會的建設需要以開展試點示範工作爲切入點,尤其要考慮到示範中技術的先進性及模式的可複製性和可推廣性等要素,探索智慧社會建設路徑,積極穩妥推進合宜的智慧社會建設模式與內容。勇於先行先試,選擇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的地區建設試點示範區域,結合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需要和發展實際,圍繞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能治理等各個社會領域,建成一批理念先進、技術一流、特色突出、成效顯著的國家級示範城市。並充分發揮現有試點城市的示範作用,擴大試點範圍,通過應用示範帶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推廣,推動相關領域的智能化應。

一是利用智能區域的試點示範項目的標杆效應促進經驗推廣。充分發揮現有試點區域的標杆效應和引領帶動作用,整合創新資源,挖掘政策潛力,爭取更多的項目落地和資金支持。堅持試點、創新、總結、示範、推廣同步的同時,及時總結典型案例、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同步進行示範推廣,擴大試點範圍。選擇我國不同地區,開展智能城市、智能小鎮、智能社區等試點示範建設工作,針對關鍵領域,開展智能製造、智能農業、智能能源、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養老、智能交通、智能治理等生產、生活、生態及治理轉型升級試點。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用活試點示範相關扶持和鼓勵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智能化建設。

二是積極引導區域差異化發展和重點領域生產力合理佈局。差異定位示範區域智慧社會建設工作,結合地區重點領域發展特點和優勢,不斷探索針對不同區域的智慧社會建設模式,推動合理化佈局和差異化發展。充分調動地方、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根據試點區域發展階段、要素稟賦和產業基礎等不同特點選準試點方向,聚焦優勢產業,瞄準重點領域合理佈局,加快發展,率先突破,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格局。同時,利用地方重點領域現有優勢和未來產業轉型趨勢推廣相關經驗,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圍繞生產、生活、生態、治理和文化等重點領域打造智慧社會生態圈。


徐曉蘭:智慧社會發展特徵及展望研究

i4CN(工業4.0中國-簡稱),是中國最系統化、最全面的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無人工廠領域的第三方諮詢公司。公司整合華爲、博世、騰訊、美的等專家,首家提供工業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術項目、i4四大管理體系、十大思想變革的三層金字塔式諮詢架構;能夠指導企業實施專業化的工業4.0變革和無人工廠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助力國家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

徐曉蘭:智慧社會發展特徵及展望研究

樑卓業 i4CN首席諮詢顧問中國工業4.0、智能製造、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專家,華爲ISC、IPD體系專家華爲ISC+項目組成員,智能製造標杆車間項目經理工業4.0十大思想變革、無人工廠建設體系首創人中山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雙MBA,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本科歡迎需要導入華爲ISC、IPD體系,實施工業4.0無人工廠的企業與i4CN合作。

(請搜索i4CN樑卓業老師相關課程視頻並進一步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