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8年年度跑者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舉辦了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跑賽事共計過千場,參加人次接近600萬。

可見大衆對於跑步運動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這其中又以中年人蔘與的熱情最高。

(圖片來自悅跑圈)

早在2017年北京馬拉松賽完賽選手中男性平均年齡就已經達到39歲,女性平均年齡已達37歲;

相比2016年,北馬參賽選手平均年齡又大了兩歲。

越野、馬拉松這類看似非常刺激的高強度運動本應是年輕人的戰場,越來越多的中年人開始投入其中是爲了什麼?是挑戰個人極限?還是尋求刺激?

一、中年危機是真有概念還是杜撰編造

概念意義上的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一詞源起美國心理學家埃利奧特·賈克斯的觀點。

他認爲人到了中年(35-55),就開始清醒認識到死亡的存在與不可迴避性,死亡意識把一切生活與追求變得無意義,並激發了一種強烈的內在焦慮與恐慌。

中年人的自我感、生命的信任、價值、信念會產生一系列瓦解。

因此,從賈克斯的觀點來看,中年危機其實是來源於一種信仰危機,過去我們信賴自己,或者信賴自己追求的東西,現在需要更大的情懷來容納死亡並繼續我們的人生目標。

當然,對於上述中年危機的解釋可能很多人並不完全認可,憑什麼是中年危機與意識到人難免一死有關?

在大衆眼裏,中年危機也許與物質有關,但更多是一種精神困局。當婚姻沒了感情、事業沒了衝勁、孩子的教育頻出問題,所有的煩惱又無處傾訴,這個時候就容易引發中年危機。

“成年人的世界裏沒有容易二字”這句話出自電影《天氣預報員》,當主角David面對日復一日的工作、看不起他的父親、叛逆期的孩子...他感到心力交瘁又渴望生活得到改變、渴望內心找到自我。

中年危機是那種活着覺得沒勁,但還沒有完全認命的苦。

與中年危機密切相關的另一個網絡流行詞彙就是“中年油膩”, “油膩中年”幾乎快跟“中年危機”劃等號了,併成爲不少中年男子的代稱,其表徵歸類爲“身材臃腫有大肚子、喜歡盤串兒、好爲人師、不讀書”等等,所呈現的是一種懶散虛榮、自滿自足的精神狀態。

摸摸日漸增大的啤酒肚,看着鏡子裏不修邊幅的邋遢相,不少中年人對標“油膩中年”深感戳到自己的痛處。

二、跑步是中年危機和油膩中年的“出口”

1、跑步遠離大腹便便

中年人羣是最容易開始發福長胖的年紀,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使得大腹便便成爲中年人最顯著地標誌,也是“油膩中年”最被人鄙夷的地方之一。

胖了不僅難看,也大大增加發生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風險,一體檢各項指標超標,紛紛亮紅燈讓許多中年人深感健康危機。

而跑步是公認的最佳的減肥運動之一,許多中年人就是因爲不滿意自己身材,或者深感健康壓力,開始選擇跑步,成功減肥,併成長爲成熟跑馬者的。

萬科接班人鬱亮首次完成全程馬拉松的成績爲3小時44分,這一成績已經足夠優秀,而之前鬱亮是個胖子。

“有了車有了房之後人們缺的是健康,健康比車與房更重要。”在談到參加馬拉松的初衷時,鬱亮表示他想倡導的是跑步帶來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爲企業高管,鬱亮受王石影響,在踐行健康生活方面同樣身體力行,他曾許諾在50歲之前要完成三個目標:登上珠峯、完成全程馬拉松、練成6塊腹肌。這三個目標已經全部實現。

2、從跑步中釋放壓力

當然,也有很多中年人在跑步過程中並沒有成功減肥,但是卻從跑步中收穫了從來沒有過的輕鬆暢快感,這就是運動除了帶給人們身體健康,也能治癒心靈。

從科學角度而言,運動可以有效改善焦慮和抑鬱這兩種最常見的不良情緒,而中年人恰恰面臨的就是這兩大情緒的折磨。

前原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他在2012年因爲市場不好、壓力、酗酒等很多原因,生活節奏出現了紊亂。

整個人的生活狀態非常糟糕,並且被醫生診斷出抑鬱症,表現爲非常明顯的中年危機。

毛大慶後來在鬱亮等人的推動下開始跑步,堅持幾個月之後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都變好了,併成功擺脫抑鬱症。

如今的毛大慶,已經完全成爲馬拉松運動的提倡者和宣傳推廣家。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當年也遭遇中年危機,從早到晚伏案寫作的生活讓他體力下降,體重增加。不知不覺香菸也抽過了頭,一天60根,手指薰成黃色。

34歲,他成了少數將健康和寫作置於同等地位的小說家,徹底戒了煙,開始認真跑步。

從一天3公里到一天10公里,兩年後他第一次出國,在火奴魯魯完成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

村上春樹在接受《明鏡》週刊採訪時曾說:“跑步時,我的大腦會清空其中的思緒。

跑步中想起的一切都是從屬於過程本身的。那些在奔跑中降臨到我身上的想法就像一陣陣風——倏忽而至,飄然而去,不留痕跡...”

奔跑在山裏時,往往要花好幾個小時跟自己獨處,在一個沒有網絡、沒有娛樂、甚至沒有同伴的環境中奔跑,這時候我們關注的只有當下和自己,叛逆期的孩子、金錢的壓力、社會家庭的責任、一眼看得見天花板的事業...這一切都拋之腦後、隨風而去。

三、馬拉松和越野是後半生一次任性的選擇

人常說年紀越大選擇就越少,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需要照顧的老婆和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再三思量。

中年人的馬拉松不是追求成績和名利,登高望遠不是爲了被整個世界看到,而是爲了看到整個世界,他們唯一的對手是自己。

有人說,跑步已經成爲“中產階級新信仰”和“中產階級入門標準”了!中年不等於中產,但中年人的確更有實力實現中產。

說中產階級喜歡跑步,其實也就是在說中年人喜歡跑步。中年危機是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概念尚有爭議,但步入成熟階段的中年人也的確需要有一項可以長期堅持的運動,來讓自己擺脫困擾,讓人生在健康快樂中得到昇華!

21公里半馬、42公里全馬,用長跑的方式來證明、挑戰自己是一個怎樣堅持不懈的男人。

如果說前半生你過得並不如意,總是爲別人而活,後半生希望你可以任性的跑完一場馬拉松或者越野,熱愛跑步的人沒有中年危機也不會油膩!

四、總結

作家馮唐曾經發布一篇題爲“如何避免成爲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的爆款文章,文章中提到了避免油膩中年,要做到以下十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