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王中一╱台北報導】

智慧型手機朝高畫素及3顆鏡頭趨勢逐漸成型,愈來愈多手機廠開始設計7P(塑膠鏡片)、潛望式鏡頭及三鏡頭,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證實,採用全P(塑膠鏡片)設計的的潛望式鏡頭已開始出貨,明年度7P鏡頭也會出貨,至於三鏡頭的開發案則不少,目前的產能是「呈現滿載」。

眾所周知,大立光斥資超過200億元的台中精機園區二期廠區,甫於去年下半年完工,今年開始設備陸續進駐並投產,龐大的產能已經將競爭對手遠遠拋在後面。

令外界高度意外的是,何以大立光目前的產能已「呈現滿載」?而林恩平在之前股東會透露出還要尋覓一塊面積高達4萬坪,等於是比現有廠區(兩期廠房合計的1.84萬坪)再大一倍,為何還要如此驚人的產能?消息一出更是造成震撼。

大凡一家公司大舉擴產,一定要先有訂單需求。先從智慧型手機來看,在手機的眾多功能當中,拍照功能一向是最被看重的一環,也是各家手機品牌廠商做出市場區隔的重點。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繼導入「雙鏡頭」之後,又朝向「三鏡頭」邁進,未來似乎有「雙鏡頭」是一般機種、「三鏡頭」才是高階機種的意味,這也透露出,就算智慧型手機的總需求不變,但鏡頭的數量依然是暴增。

另外,從規格來看,除了手機背面的主鏡頭朝向2,000-4,000萬超高畫素發展之外,包括7P(塑膠)、潛望鏡鏡頭等「新面孔」也將陸續登場。而規格的拉高,不僅帶來更多的製程、也要有更多的廠區空間。另外,規格拉高也會推升產品單價(ASP)向上,如此一來,等於是「量」、「價」同增,替大立光未來的業績成長打包票。

再者,當自駕車和ADS(行車駕駛輔助系統)的導入比例越來越高,車用鏡頭的需求也會慢慢提昇,雖不至於像是智慧型手機的暴增,但以一台新車目前已配備4顆鏡頭、未來還會拉高到8顆、12顆來看,這趨勢同樣是「回不去」。如此看來,大立光持續大擴廠,自有道理。

對於新廠的定位,林恩平昨日雖略有鬆口,表示會「導入新的光學鏡頭生產技術」,但相關技術要等到2020年才會看到。令外界好奇的是,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或號召力,能請得動大立光現在就來準備蓋新廠?或許這謎題還要一陣子才能解開。但以此推估,大立光的下一個業績成長爆發點,也就會落在2020年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