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教有兩個教主:任我行和東方不敗。

兩人都是高手,東方不敗可稱天下第一,任我行亦是絕頂。兩人都是狠角色,東方不敗篡了任我行的位,任我行又殺死東方不敗複位。他們殺人比捏死螞蟻還容易。

因此,這兩個人都很可怕。但誰更可怕呢?

是任我行。

論實力,無論在任我行還是東方不敗年代,日月教都是天下最強的江湖組織。

正邪兩派中,沒有一個能和日月教抗衡,少林不行、武當也不行。一幫正派聯手,勉強能維持個不勝不敗,比如五嶽劍派。

論意圖,兩個人都想稱霸江湖。用日月教的官宣來說就是: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任我行和東方不敗的差別在戰略,也就是如何運用實力實現自己的意圖。

2

在東方不敗執政的十二年,日月教和少林、武當相安無事,和五嶽劍派互有攻伐。

這種相互攻殺更多是一種慣性,看不出他實現「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戰略。

比如,令狐沖回憶:兩年前在鄭州大路上遇到嵩山派的孫師叔,他雙手雙足齊被截斷,兩眼也給挖出。

這不是日月教剿殺嵩山派的一部分,更不是針對正派的宏大圖謀,只是針對個人。

也就是說,東方不敗沒有戰略,至少戰略不清晰。

任我行複位後,實力沒變、意圖沒變,但戰略一下子清晰明確起來。那就是傾盡全力,一擊而剿滅正道諸派,不再與各派小打小鬧、鬥而不破了。

在新戰略之下,配套的戰術也很快出爐。那就是我不止一次提到的,任我行在華山朝陽峯頂的籌劃:

佯攻恆山,待少林與武當高手去援助,卻出其不意的突襲武當,再在少室山與武當山之間設下三道厲害的埋伏……少林寺的高手……定然傾巢而出,前赴武當相援。那時日月神教……先將少林寺燒了,然後埋伏盡起,前後夾擊,將赴武當應援的少林僧眾殲滅,再重重圍困武當山……等到恆山上的少林、武當兩派好手得知訊息,千里奔命,趕來武當,日月神教以逸待勞,半路伏擊,定可得手。

日月教還是那個日月教,但一旦戰略清晰、戰術完備,立刻可怕起來,正道諸派立刻面臨滅頂之災。

3

所以,在當今江湖上,最重要的、也最應該關注的,是戰略。對,再重複一遍,戰略!

日月教與少林派自通使以來,已經相安無事四十年了。

四十年間,類似日月教殘害嵩山派孫師叔的事,時有發生,有時還很嚴重。但日月教換了這麼多教主,沒有一個象任我行一樣,制訂出打擊少林派的清晰戰略。

川 普教主登上大位後,有點這個意思了。

不得不承認,川教主是個高手。

一是善於耍賴。說過的話轉眼就不算,參加的江湖組織、盟約啥的,說撕毀就撕毀了。這招叫「恃強凌弱」。

二是善於做牌。本來啥事沒有的地方,先獅子大張口要個高價,然後再慢慢商量。就算這個高價不要了,也不過回到原點,自己一點不虧。這招叫「無中生有」。

三是善於造勢。行不行先說著,說了不算也沒事,反正一天能發個幾十條江湖簡訊。還別說,真忽悠了千千萬萬日月教眾和江湖羣豪。這招叫「樹上開花」。

4

但上面這些是戰術,還不是戰略。

啥是戰略?七十多年前,日月教有個厲害的謀士叫喬志.開南。他針對當時日月教最大的對手蘇幫,寫了一篇八千字長文,給教中長老們參考,後來又公開寫了篇長文:蘇幫行為的根源。

根據長文,日月教的戰略是:蘇幫要在江湖上擴張,那日月教就從各個方向上對蘇幫進行遏制,直到蘇幫崩潰為止。

因為戰略清晰、戰術行當,加上蘇幫內部出了問題,四十幾年後蘇幫土崩瓦解,日月教大獲全勝。

這就是戰略:舉全教之力,為一個大目標服務。在某一個階段,一個幫派只能有一個主要的大目標。

現在,日月教和少林派較上勁了,特別是在兩派互市問題上咄咄逼人,但我並不認為,川教主擁有喬志一樣的明確戰略。

為啥?

因為日月教在揪著少林派打的同時,對江湖其它幫派也沒閑著,一會兒挑動一下天河幫的內亂,一會兒要掐斷崑崙派賣的油,一會兒跟嵩山派談崩了,一會兒又要跟武當派較量較量。

任我行和整個正道開打,但他的戰略是把正道當成一個整體謀劃的。

川教主也是四面開打,但戰術很清晰、戰略不清晰。至少我覺得,如果日月教的戰略是掐死少林,那所有行為都該圍著掐死少林轉。以其超強的實力,少林派會比現在難受得多。

所以,川教主現在也就是東方不敗,還不是任我行。

5

如果是這樣,還好。

因為即使孫師叔被砍掉雙手雙足、挖掉雙眼,真的很慘,但對少林派來說、甚至對嵩山派來說,也還不算什麼。

希望是這樣。

(微信公號:孔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