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組成員表示,方案平衡解放軍與公眾需要,是「雙贏」方案。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改劃中環海濱軍用碼頭一帶土地成為軍事用地的附屬法例,上月底開始生效,引起爭議。中環海濱關注組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大部分軍事碼頭為休憩用地,開放予公眾,用地上四座建築物及登岸梯級則繼續保留作軍事用途。有關注組成員表示,方案平衡軍事與公眾需要,是「雙贏」方案。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表示,此方案不會影響解放軍使用中環軍事碼頭,因政府可根據《公安條例》在有需要時宣佈碼頭為禁區,其他日子則開放給市民,亦可減低市民因誤入軍事用地而造成的法律風險,達至「雙贏」。他又指,特首林鄭月娥擔任發展局局長時曾答應「還海濱於民」,現時正是機會給她兌現承諾。

  公民黨議員郭家麒指,解放軍海軍基地位於昂船洲,相信除回歸紀念日和國慶等日子外,解放軍使用中環碼頭的機會不大,認為沒需要圍封中環海濱用地。民主黨議員許智峯形容此為溫和方案,是對市民能夠享用海濱而言,最理想的方案,不過即使城規會通過申請,相信政府仍須修改已生效的附屬法例。當城規會接受有關申請後,公眾可就申請計畫書提交意見。

  被問到會否擔心此方案被視為妥協時,許智峯稱,有信心大部分市民不介意碼頭部分時間作軍事用途,反而關注海濱有多少時間開放予公眾,及市民會否因闖入軍事禁區而誤墮法網等,相信在權衡輕重下,主流市民會接受此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