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化療前,醫生都會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詳盡的告知,化療藥物不僅殺傷惡性腫瘤細胞,同時也對正常的骨髓造血細胞有殺傷作用,所以,在每輪化療結束後,人體正常的造血功能會受到暫時的抑制,在醫學上稱爲“骨髓抑制期”,在此時期,患者會出於非常“脆弱”的狀態,容易出現嚴重感染、出血等相關併發症。

骨髓抑制,最直接就表現在外周血常規的化驗報告上,接下去我們就對血常規報告上的其一重要指標(白細胞計數)進行解釋:

白細胞計數(WBC)正常值4-10(×10^9/L)。

按照醫生的說法,在白細胞計數的數字後面乘以1000,就是每微升(1升的百萬分之一)中白細胞的個數。白細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機體的防禦,幫助抵抗外界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入,當化療後進入骨髓抑制期的重要標誌就是白細胞計數降低。

白細胞可進一步分爲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細胞、嗜鹼性細胞等,在血常規報告上一般以分類百分比和絕對值的形式體現,在這裏我們最關心的是中性粒細胞,因爲中性粒細胞是機體抵禦外來病原的最重要的“衛士”。中性粒細胞絕對值=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在骨髓抑制期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一般是同步下降的。

當白細胞數值(1500個/微升)或中性粒細胞絕對值(500個/微升)時,骨髓造血功能出於顯著的抑制狀態,機體防禦外來病原入侵的“衛士”基本全部倒下,身體抵抗力很弱,極易發生發熱、嚴重感染等併發症。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使用支持維持治療藥物,比如刺激骨髓粒細胞前體成熟的細胞因子藥物,如重組粒細胞集落生長刺激因子(吉粒芬)、重組粒-單核細胞集落生長刺激因子(特爾立)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以加快中性粒細胞的恢復,幫助患者度過困難的骨髓抑制期。

病友會微信公衆號:dxbby1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