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漢代隨着鋼鐵製作的環首刀出現,軍隊制式裝備中環首刀迅速代替了鐵劍成爲了軍隊主流制式短兵器。從此,刀就一直是中國古代軍隊裝備的主流短兵器。對此很多人認爲刀比劍更厲害,所以刀淘汰了劍成爲軍隊制式短兵器,但是在西歐,騎士老爺們則更喜歡用劍。這讓很多人比較迷惑,爲什麼東方都用刀,而西方喜歡用劍?

到底是刀好用還是劍好用,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支持刀和支持劍的都很多,從中國乃至亞洲的情況來看,刀一直是軍隊主流短兵器。劍雖然也有裝備,但是裝備率都比較低。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是刀好用。

也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聲稱,劍是無法大力劈砍,因爲容易斷所以才被刀淘汰的。這種論調其實還挺流行的。但是這樣,西歐普遍用劍的情況就無法解釋了,總不能說西歐冶煉技術要比其他地區更強,所以做出來的劍更結實吧?

支持劍的一方大多認爲劍雙刃,使用起來必然要比刀的招式更加豐富,自然是要比刀更厲害的,所以西歐的騎士老爺們才都用劍。十字軍東徵用劍的騎士老爺對抗用彎刀的阿拉伯軍隊也一樣打的有來有往的。而且中國存世的劍也非常的多,宋代軍隊也有裝備劍。宋代《武經總要》中明確記載有裝備劍,宋代和明代軍隊制式劍都比較厚重,結實得很。但是即便宋代制式劍並不脆弱易斷,然而宋代軍隊中劍的裝備率也沒有很高,至少沒有刀的裝備率高。

其實劍與刀誰更厲害這個問題幾千年來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即便是歐洲近代騎兵,也在直劍和彎刀中左右徘徊。這兩種武器功能相近,在戰鬥中的定位也相近,如果說一樣更好用,那麼就不會數千年來誰也沒徹底把對方淘汰掉。即便是中國古代軍隊主要列裝刀,但是高級將領也大多佩劍,劍其實也沒有徹底脫離戰場。

帶反刃的腰刀

刀和劍具體使用上有什麼區別呢?雙刃的劍自然有着更豐富的攻擊方式,但這並不一定就是優勢,實際上攻擊方式多變的,看起來什麼都能幹的,其實不一定就好用。因爲在戰鬥中,其實沒有太多機會使用複雜招式,簡單直接的攻擊方式更適合戰場。攻擊方式更豐富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技法,而技法越多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顯然也就越多,這也就意味着這種武器上手難度也就越大。

冷兵器時代主流戰場兵器是長槍,從非洲土著的長槍到印第安石器長槍,從秦軍的長鈹方陣到明代的長槍軍,從馬其頓長槍陣到西班牙長槍陣,幾乎所有的文明都使用長槍,爲什麼呢?因爲夠長,攻擊方式只有刺,簡單好上手。畢竟不可能要求每個士兵都是功夫高手武器大師,簡單直接的武器顯然上手最快。而且爲了解決多一個上挑招式的問題,明清腰刀基本上刀劍也都開了反刃,用刀尖那一塊的反刃就可以完成上挑動作,攻擊方式跟劍區別更接近。

劍與刀最大的區別其實不在於強度,一個質量合格的劍條,其實沒那麼容易折斷。同樣也不在於招式,劍招和刀招有着很大的重合性。能用劍的,用刀也沒有太大問題,會用刀的用劍也沒什麼技術壁壘。

刀與劍最大的區別其實是在於造價,劍的造價要高於刀不少。因爲雙刃的研磨其實非常費工夫,在古代沒有砂輪機砂帶機這類電動工具的情況下,想要開鋒,全靠人手工研磨,可以說研磨的時候小手一抖,劍脊就歪了。只有青銅劍因爲是鑄造的,並不需要人工研磨開出劍脊,所以青銅時代劍非常流行,也就根本沒有青銅戰刀什麼事,頂多有一些工具小刀。但是到了鋼鐵時代,刀劍都是鍛打製作的,鍛打完成後,就需要手工研磨修型。要不斷的調整才能保證劍脊的平直,兩面劍脊也得對稱,這全靠研磨師手工調整。因此,比起單面開刃的刀來說,劍的人工費、工時就要多太多了。

《史記·貨殖列傳》中甚至記載:“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灑削就是磨刀,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這麼解釋的:“灑削,謂摩刀以水灑之。”鼎在古代有着很重要的意義,能用鼎烹煮食物,說明財富地位已經比較高了,就是說郅氏靠着磨刀的手藝混到能用鼎做飯喫。這也說明古代好的研磨師一樣有着較高的財富地位。

所以劍因爲研磨不易,製作起來費時費力。在古代全靠人工研磨的情況下,一把劍的造價甚至可能是刀的幾倍。這就直接導致漢代環首刀爲什麼可以迅速取代漢代鐵劍的地位,成爲軍隊列裝標配。造價便宜,上手簡單,這兩條就決定了軍隊中普通士兵裝備刀遠比裝備劍划算得多。

也因爲這個原因,更貴的劍成爲了身份的象徵。其實無論東西方,劍都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維京人也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劍,普通的維京人也只能是用戰斧這種造價比刀還低的短兵器。而西歐的騎士老爺們也屬於貴族階級,自然要選擇劍來展示自己的身份和財力。實際上歐洲並不是不用刀,普通的士兵大多也一樣是使用刀作爲武器。中國古代階級森嚴,甚至於什麼身份佩戴什麼檔次的劍都有規定,所以中國古代將軍大多佩劍而少有佩刀的。

這一點上其實東西方都差不多。只是西歐軍制騎士的武器盔甲都是自備的,爲了顯示自己財力和身份,騎士老爺們自然是選擇用劍。而亞洲軍制都是國家配發武器裝備,所以看起來似乎東方用刀的更多,而西方似乎更喜歡用劍。實際上東西方都差不多,西方的窮人也大多是佩刀,比如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德國農民最喜歡用的德國大砍刀Messer。

這種大砍刀十分受普通平民歡迎,包括軍隊的普通士兵也廣泛裝備這種大砍刀,導致很多人還爭論爲什麼歐洲出現這種砍刀,完全跟長劍差不多。兩者功能上確實差不太多,但是造價上就差的很多了。有錢的人自然使用劍,而對於沒錢的人顯然這種大砍刀的價格更爲友好。

另外還有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非常受普通底層士兵和民衆歡迎的法爾基砍刀Falchion,這種砍刀其實纔是普通士兵最普遍的裝備,看起來十分寬大,其實比較薄,製造起來簡單,因爲刀刃寬大也不容易被砍斷,最重要的是造價十分低廉。這與我國二戰時期的抗日大刀片的定位同出一轍,造型上也頗有相似之處。真要比較起來,這種類似抗戰大刀片的法爾基砍刀從造價和工藝來說,成本和技術含量其實要低於中國同時期的腰刀的。

因爲這種法爾基砍刀的流行,也導致了一些貴族階級也開始使用法爾基砍刀,但是這種貴族用的法爾基砍刀自然是要更加的華麗,不但護手和配重做得十分精緻,甚至有些刀身還專門如同劍一樣起脊,只爲展示:我有錢。

說到底,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對於古代軍人來說,刀類似於安卓手機,劍類似蘋果手機。兩者都能實現同樣的功能,性能上其實也沒有本質區別。但兩者所含有的附加值不同,導致兩者的用戶羣體也出現了兩個不同的分類。當然現在高端安卓機比如某爲,價格和附加值也開始增高,而據說蘋果手機也要出低端機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