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師若可

現在的古裝電視劇就跟明清時期的演義、小說差不多。爲了好看,經常摻假,以至於我們都不能瞭解歷史的真相。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條古裝電視劇裏與真實歷史相悖的知識點。

一,二斤牛肉,一壺好酒?

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橋段,人們去酒店喫飯時,一般都會說“二斤牛肉,一壺好酒”。

但是,在古代牛是重點保護對象,因爲牛要耕地,所以殺牛是犯法的。宋朝時,就有包拯就審牛的案子。

話說有一戶人家的牛被仇人割掉了舌頭,這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罪名。所以主人十分害怕,於是便去報了官。

接到報案後,包拯告訴這家主人,讓他不要害怕,既然牛沒了舌頭,必定活不長久,乾脆把牛殺了,把賣肉了,也能挽回一部分損失。包拯並向這家主人承諾,不會治他殺牛之罪。。

這家主人沒辦法,便照做了。結果第二天就有人跑去縣衙告狀,說這家主人殺死了自己的牛。

包拯聽了以後,反問告狀之人爲何要將這家的牛舌頭割掉,還誣陷別人殺牛!

原來告狀的這個人正是這家的仇人,正是因爲他割了人家牛舌頭,所以見主人把牛殺了,正中下懷,於是便趕來告狀。不料,他的這一舉動卻被包拯識破了。

所以,在古代,很多時候是喫不到牛肉的。

二,“皇阿瑪”的叫法?

《還珠格格》不知道承包了多少年的寒暑假檔期,小燕子那一聲聲“皇阿瑪”至今都能在耳邊迴盪。但是,清朝的阿哥貝勒貝子和公主格格們真的是管皇上叫“皇阿瑪”嗎?

“阿瑪”一詞是滿語音譯過來的,漢譯爲父親。而皇上的子女,則稱呼皇上爲“汗阿瑪”。在清前中期的奏摺或正式文檔中所載,均稱“汗阿瑪”,或者是“皇父”。

清朝爲了保持用語的統一,不可能出現這種滿漢混用的叫法。“皇阿瑪”是晚清被漢化後的叫法,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就有這樣的稱呼。

三,“皇上吉祥”是大不敬

我們在清宮劇中會經常聽到“皇上吉祥”,“娘娘吉祥”這樣的問候語。

但是“吉祥”一詞的問候卻只在太監與太監之間使用,並非像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由臣子對皇上或太監對皇上等問候的方式。

所以給皇上,娘娘們請安,通常都會說“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給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之類的問候語。

四,妃子被臨幸不都是被翻牌子

我們在古裝劇中會經常看到這樣一幕,到了晚上,皇上批完了奏摺,敬事房的太監就會端出一盤牌子,讓皇上通過翻牌子來決定晚上去哪個妃子住處過夜。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

周朝的時候,人們做事之前都喜歡夜觀天象,以測吉凶。所以甚至連君王每天晚上去哪個妃子的房間,都要根據陰晴圓缺等天象來決定。

晉朝的時期,司馬炎發明瞭羊車,讓羊來替他決定去哪個妃子的住處。唐朝唐玄宗晚上去哪個妃子處過夜的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其中還包括搖骰子。

明朝皇上的過夜權掌握在皇后手裏。皇上要去哪個妃子處過夜,都要由皇后先寫好文書,並蓋章。

清朝時,每逢初一、十五,皇上都必須在皇后住處過夜,來彰顯皇后的地位。

剩下的就通過翻牌子來決定,所以爲了把自己的牌子擺在顯眼處,容易讓皇上翻到,清朝的妃子們反而要去賄賂敬事房的太監。

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在古裝電視劇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已經成爲聖旨的標配開頭,但真相確是如此嗎?

其實聖旨並沒有特定的格式,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用法。有時同一個皇帝,下聖旨開頭也會不一樣。

唐朝的聖旨一般都由門下省審覈頒行, 所以聖旨的開頭往往是“門下”兩字。魏晉南北朝時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雖然具體內容不同,但是所有的皇帝都喜歡在聖旨的開頭表達自己的統治是遵從天意,受命於天的。

明朝時才第一次出現“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聖旨開頭。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總是擔心別人說自己的皇位不夠順天應命。所以爲了闡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先後自封“奉天法祖”,“奉天承運皇帝”。

清朝的君主也想表明大清入主中原是天命所歸,所以將本族發祥地盛京改名爲“奉天府”。同時,在詔書中也採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開頭,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

六,皇上上早朝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每天早上皇上都會和大臣們在早朝上商議政事。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

其實不然,每天上早朝這個制度,是明朝時朱元璋所制定的,但明朝後期,就慢慢減少了早朝的次數。到了萬曆朝,早朝更是形同虛設。

而且太和殿也並非是用來議事的,只有發生重大事件,文武官員纔會聚集在此。如皇上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裏接受朝賀。

所以,清朝並沒有專設的早朝,都是由內閣向皇上彙報,並且每個皇上的辦公地點也不盡相同。

史料來源:《清史稿》、《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