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不止是轟轟烈烈,也有吵吵鬧鬧,孫中山和黃興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和領袖,黃興負責前線指揮,孫中山負責幕後籌款,兩個人一前一後,搭配的相當好,被時人稱為「孫黃」。黃興也是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然而,他們關係這麼好,並且志同道合,為何後來會分道揚鑣?

孫中山與黃興本來就不是一路人

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目的是相同的,然而二人卻並非一開始就在一起鬧革命,孫中山是廣東人,黃興是湖南人,在清朝時期地域觀念,宗族觀念很強烈,即使鬧革命也要全村,全族人一起上,這一點,反清的洪秀全或者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湘軍和淮軍也都帶著濃厚的地域和宗族色彩。

鬧革命的時候也是一樣,湖南人黃興、宋教仁組建了華興會,廣東人孫中山、胡漢民、汪精衛組建了興中會,江浙人陶成章等組建了光復會,後來革命鬧著鬧著都被清政府攆日本去了,這幾個頭目的領導人在一起一合計,乾脆我們聯合起義,一起推翻清政府,幾個組織一拍即合,1905組建了同盟會,是中國近代革命運動中重要的一個轉折。

然而,同盟會卻因為孫中山接受日本捐資幾乎分裂,孫中山被迫帶著汪精衛胡漢民等原來興中會的成員到南洋另立總部,而光復會則整體退出,但是本屬於華興會的黃興卻十分支持孫中山,追隨孫中山進行革命活動。

孫中山這個人的地域情結也很重,革命選擇的地方全是廣東,一使勁能到廣西,到後來二次革命的時候依然將廣東當作根據地,最後死的時候,國民政府裡面的大佬,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許崇智全都是廣東人,像程潛、于右任等人都得靠邊站,最後老蔣能夠異軍突起,首先是利用了廣東幫內部不和,其次是江浙幫在後面力挺。

在這樣的環境下黃興在孫中山的陣營中想要保住自己的二號領導人的位置幾乎是不可能的。

革命分工不同導致的分歧

兩個人的分工已經很明確了,黃興在臺前拚命,孫中山在幕後拚命籌錢,結果黃興領導的N多次起義,沒有一次成功,孫中山在幕後也沒有籌到多少錢。

武昌起義成功了,竟然跟孫中山和黃興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說來也是一個笑話,建立民國臨時政府的時候,大家合計了一下邀請孫中山回來主持大局,孫中山剛登上上海的碼頭,有好信的記者就問孫中山,這次籌集了多少錢回來,要不說孫中山後來能當領導人呢,孫中山答說,我不名一錢,帶回的是革命精神!

就我們這些天天在家寫文章的答主,哪個能有這樣的腦迴路。

對待革命,孫中山就一句話,幹到底,不管對象是誰,就要幹到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宋教仁被暗殺後,孫中山第一個跳出來,幹袁世凱,關於宋教仁被誰殺的,現在公安都沒有破案,孫中山兩天就掀起了二次革命,這種感召力,實在是驚人,黃興認為,清朝已經被推翻,就不要鬧了,而且革命力量單薄,應該通過和平的方式逐漸奪取政權,孫中山何許人也,幹那媽,頂硬上!

結果三下兩下就被袁世凱收拾了,革命的要是有能打過北洋軍的能耐,辛亥革命的時候溥儀腦袋早就搬家了,何苦又南北和談,又讓位袁世凱的。

當然,這是黃興所能想到的,而孫中山作為遠距離革命軍根本不考慮這些事,幹就完了!

孫中山創立中華革命黨,使二人最終分道揚鑣

然而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痛定思痛,這次失敗就在於某些人不能聽從領導,想要更具凝聚力,就必須建立一個絕對服從黨魁的政黨。

於是孫中山決定成立中華革命黨,凡是入黨成員,必須按手印畫押,宣誓,並且強調,不論資格多老,貢獻多大,都必須走這個程序。

都是多少年革命風雨飄搖過來的老革命了,孫中山的這種作法的確是有點過了,尤其是後來這個強調,明顯是給黃興上眼藥水,同盟會裡哪還有比黃興資歷還老,貢獻還高的人物了,所以,黃興沒有簽字,因此和孫中山分道揚鑣了。

當然據說整個中華革命黨只有一百來號人加入。到孫中山回廣東後,又改組中華革命黨為國民黨,這裡面雖然和宋教仁創建的國民黨完全兩碼事,問題的關鍵,幹嘛用別人的名字呢?


孫中山和黃興都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偉大旗手。兩人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但在革命的進程中,因對具體工作的理解不同,難免意見相左,甚至曾經各奔西東。

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凱祕密刺殺。在如何還擊袁世凱的問題上,孫黃意見不一。孫中山力主武裝對抗,而黃興則認為目前革命黨勢力單薄,根本無力對抗袁世凱,最好走非武力途徑,即通過司法救濟對付袁世凱。

孫中山並未採納黃興意見。他力排眾議,發動武裝抗袁,終因實力不足以失敗告終。對於討袁為何失利,孫黃再生分岐。孫中山認為最大敗因是組織渙散,領袖權威不夠,無法形成統一領導,最終導致潰敗,並對黃興點名批評。黃興則認為是目前失敗只因實力不足,但邪不壓正,革命最終會取得成功。

孫中山鑒於對討袁失利的認識,大力重組黨組識。他要求黨員捺印宣誓,絕對效忠黨首孫中山,若有背叛,以死謝罪。孫中山本意在於強化領袖的領導力。此舉遭到黃興的激烈反對,他認為這簡直與幫會無異,對黨員毫無尊重和平等可言,他拒絕加入新黨,與孫中山徹底翻臉,到美國繼續支持革命。

「渡盡劫波兄弟在」。1916年,黃興回國繼續從事革命活動,與孫中山握手言和,共圖救國。不久,黃興病逝,孫中山為失去親密戰友心痛不已,親自為其治喪。

孫中山和黃興有著共同的革命理想,雖時有分岐,但始終相互扶持,從末因個人私利,爭名奪利,他們都具有高潔的革命品格。


孫文與黃興一起創建了國民黨,兩人一文一武,同生死共患難,屬於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

像他們這麼鐵的關係為什麼會分道揚鑣呢?孫中山在宋教仁被刺後,不聽從黨內同志勸阻,憑著一腔熱血,一意孤行,在國民黨跟袁世凱實力絕對懸殊的情況下,發起第二次革命,毫不意外,袁世凱不費吹灰之力鎮壓了起義,並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武力解散了國會,孫中山慘敗後流亡海外。

孫中山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國民黨的組織太過鬆散,黨主席缺乏權威,那些已經謀得地方大權的國民黨員不聽從號令。於是決定強化自己的領導,起草新的集權制黨章,這讓主張黨內民主的黃興極為反感,因為制度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與衝突。

最後在孫中山的威信和號召力下,黨內通過了新的黨章,並且同意所有黨員入黨必須宣誓效忠黨主席並簽署效忠黨主席個人的文件。黃興認為這是違背創黨理想,違背黨內民主,這是黨內獨裁,是個人崇拜,但勢單力孤,無法扭轉大局,於是心灰意冷,對孫中山及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產生了絕望情緒。

在與孫中山爭執的過程中,孫中山也明白無誤的告訴他,如果你接受不了黨的理念,不願意愛國民黨,你可以離開。於是黃興跟孫中山從此決裂,一對曾經生死與共的革命夥伴從此分道揚鑣。

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黃興是對的,孫中山去世之後,蔣介石就利用孫中山訂立的集權黨章,以全黨之力服務於個人,黨內根本沒有力量能夠制約他的所作所為,蔣介石最終背棄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革命理想,走向了絕對獨裁的家天下的血腥統治。


嚴格說來,也不叫分道揚鑣吧,就是衝突不斷。

1905年7月,黃興與孫中山相識,從此結成了親密的革命夥伴,奉中山為老大,自己甘居老二。

老二一直給老大面子。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時,老二提議中山做老大,不必選舉,投桃報李,孫中山又指定黃興為老二——執行部庶務,這哥倆好的,把同盟會的桃李合摘了。

哥倆合作也算愉快。一是黃興個性憨厚;二是,黃興深刻地明白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乃是兄弟鬩牆,所以,他特別注意這一點,時刻維護老大的威權,把自己放下。1907年至1910年之間,同盟會內部,陶成章、章太炎等光復會人士掀起兩次強列的倒孫風潮,諸多人希望以黃代孫,而且,自同盟會以來,黃興背後的華興會,以宋教仁為代表,也經常強調「孫氏理想,黃氏實行」,暗示中山不過是個大炮,實際事務都得黃興來做。但是,黃興堅決拒絕了這次倒孫合夥。他說,革命乃黨眾的生死問題,不是個人名位問題,你們想求革命成功,那就傾向支持孫總,而且,兄弟們,你們千萬別陷我於不義。這是黃興,確實高風亮節。

但是,也有放不下的時候。

第一次衝突:國旗問題。

1907年,同盟會召集幹事編纂《革命方略》,並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問題。孫、黃之間飆上了。

按胡漢民的說法,先生力主青天白日之徽幟;克強欲用井字徽幟,謂以井田為社會主義之象徵。先生謂既不美術,又嫌有復古思想。黨眾悉從先生。克強爭之不能得,意頗怏怏。

按馮自由的說法,總理主張沿用興中會之青天白日旗,謂乃陸皓東所發明,興中會諸先烈及惠州革命軍將士先後為此旗流血,不可不留作紀念。……黃興對於青天白日,頗持異議,謂形式不美,且與日本旭旗相近。總理爭之甚力,且增加紅色於上,改作紅藍白三色以符世界上自由平等博愛之真義。仍因意見分歧,迄未解決,後經章太炎、劉揆一設法調解,暫擱其議。

按章炳麟的說法,逸仙自南洋還東京,作青天白日旗,張之壁上。黃興欲作井字旗,示平均地權意。見逸仙壁上物,爭之曰:「以日為表,是效法日本,必速毀之。」逸仙厲聲曰:「僕在南洋,託命於是旗者數萬人。欲毀之,先擯僕可也。」克強怒,發誓脫同盟會籍;未幾,復還。時日本人入同盟會者八人,自相剋伐。漢人也漸有同異。

按宋教仁的說法,至民報社,與黃慶午言餘辭職事,慶午不應。良久,慶午忽言欲退會斷絕關係,其原因則以口口口以己意制一新國旗,而慶午以為不善,請其改之。逸仙固執不改,並出不遜之言,故慶午怒而退會。時諸人均在,皆勸之。餘則細思慶午不快之原因,其遠者當另有一種不可推測之惡感情漸積於心,以致借是而發,實則此猶小問題。蓋口口口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作事近於專制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今既如是,則兩者感情萬難調和,且無益耳,遂不勸止之。又思口口會自成立以來,會員多疑心疑德,餘久厭之,今又如是,則將來之不能有所為,或亦意中事,不如另外早自為計,以免燒炭黨人之譏。遂決明日即向逸仙辭職,慶午事亦聽之。

這些說法,除了胡漢民明顯偏袒中山,其他人的說法,反而透漏出諸多信息,特別是黃興的好基友宋教仁話裏話外,國旗只是小事,黃興只是藉此表示對中山不滿罷了。為什麼不滿呢?專制跋扈唄,大家忍他很久了。宋教仁都打算不幹了。

最後老二還是從了老大,黃興緻函胡漢民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何定須執著第一次起義之旗?然餘今為黨與大局,已勉強從先生耳。」 黃興這話說得夠不客氣了,我不會跟你爭功,你永遠是老大,我永遠顧你的面,但你何必非得用你第一次起義的旗呢?這是想告訴我們,你們興中會是嫡系,我們華興會是外來戶麼?

第二次衝突:二次革命問題。

宋案之後,黃興反對武力討袁,就是孫中山的親信陳其美等人,也覺得武力不靠譜。而孫中山真正親信的部隊,是南京的第八師,人數不過三千。孫中山派人帶錢去收買幾個營連長,令其屠殺師旅長自代而起義。這些師旅長聞訊後,就去上海找黃興了,與其內訌毀師,不如全部討袁而亡,來,你來南京領著我們幹,我們怕孫先生一來,不待遇敵,先內訌玩完。

黃興本來想走法理之路,卻架不住孫中山的蠻幹及黨內激進派的責難——據黃炎培回憶,陳其美說黃興你不起兵,就是拿了袁的賄賂,妥妥的五毛五,急得黃興跪到江蘇都督程德全腳下請求江蘇造反,否則自己沒法做人。其實宋教仁被刺,黃興比誰都痛苦,因為宋是他的好基友,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武討不成。猶豫間,流言四起,有說黃興拿了袁世凱三百萬的,有說二百萬的。黃興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反了。

程德全跟黃興說,造反就得有錢,你有麼?黃興給陳其美電話,陳其美說明天給你運去兩列車鈔票。待鈔票運到,卻全是因接濟革命軍而倒閉的信成銀行的廢鈔票。程德全說,兵拿這些廢鈔持槍向百姓買東西,這不坑百姓麼?黃興叩首不已。程德全說:「這樣害民的事,即使出兵,也不能打勝仗。諸君,害民的事我決不做,我辭職」。於是黃興親自害百姓去裊,做了江蘇討袁軍司令,在南京反了。

在討袁通電中,黃興有這麼一句:「興一無能力,尚有心肝,此行如得死所,乃所尸祝」。很有與老大賭氣的節奏:我說不能幹,你們偏要幹,那我先把自己乾死算了!

最後他沒死,遭殃的是南京人民,張勳的部隊打進南京,縱兵搶掠,屠城三日!當然,國民黨也玩完了。

孫中山在分析失敗原因時,新賬老賬一起算,全怨上了黃興:「在南北議和時期,他憤袁氏狡詐,曾主張寧可開戰,不可讓步,但黃先生不贊成;以後他主張建都南京,要袁世凱來南京就職,黃先生也不表示堅決支持;宋案發生後,他主張用武力解決,黃先生也不肯聽;他欲再赴日本求援,黃先生又力阻其行;最後他本擬親赴南京出師討袁,黃先生忽自告奮勇,阻其前往,致招挫敗,全局瓦解。」

氣死二呀麼哥。

第三次衝突:再造一個中華革命黨問題。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希望再造一個黨。給黃興說,原先大家都不聽他的,自己乃是「假黨魁」;這次希望做個「真黨魁」。「真」到啥狀態呢?一、黨中所有高級幹部不由選舉產生,而由黨魁指派。二、黨員分首義黨員、協助黨員、普通黨員三級。革命成功後:首義黨員為元勛公民,有優先參政、執政的權利;協助黨員為有功公民,有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普通黨員為先進公民,僅有選舉權。三、他黨不得存在,全國人民均成為革命黨黨員之後才會有真共和的出現;凡非黨員在革命時期之內,不得有公民資格!四、黨員們須立約宣誓,加蓋指模,聲明犧牲自己,服從孫先生,再舉革命,不惜犧牲。

黃興氣懵了:這叫哪門子革命呀。這比你要推翻的,高級到哪裡去了?

老大說,革命必須有唯一之領袖;革命必須在唯一領袖之下絕對服從;我首倡推翻專制建立共和,離開我講民主共和,乃是南轅北轍,大家要盲從我;再舉革命,非我不行,我敢說除我外,沒有革命導師了……黃興一聽,得,就你革命,我們都是反革命,那我卸吧。老大樂得他不幹,說:兄弟請給我一次機會,為期兩年,我幹不成了你再來。現在呢,你先靜養兩年。於是,1914年6月22日中華革命黨召開第一次大會,孫中山任老大;6月30日,黃興就離開日本,去美國遊歷去了。

第四次衝突:你不怕世界竊笑!?

雖然黃興離開了孫中山,但兩人還是統一戰線,私誼也未斷。但理念還有衝突。1915年,老大想借著日本扔給袁世凱二十一條所製造的危機,再舉革命。黃興不同意,說:「我同志既以愛國為標幟,以革命相揭櫫,無論借他國以顛覆宗邦,為世界所竊笑,而千秋萬歲後,又將以先生為何如人也?」

由此可以看出,黃興的革命是有底線的。袁世凱固然是我們的政敵,但那是內部矛盾。跟著日本一起,傷害自己的國家利益,這事咱不能幹。不怕現在的世界笑話也罷,就不怕死後的歷史評價?相同的事兒,宋教仁也有底線,比如間島問題。清政府雖然是同盟會的政敵,但是,牽涉到國土問題,宋教仁一點也不含糊。

1916年黃興英年早逝,否則你想像不出來,他與孫中山的合作還能走多遠;合作的過程中,還能出現什麼樣的衝突!


革命從來都不是孫文一個人的事!

同盟會成立之初華興會如日中天,作為盟主的黃興深孚眾望。而剛到日本的孫中山所熟識的人不超過10個,尚包括宮崎寅藏等三個日本人。所以如果不是黃興高風亮節大度相讓,同盟會第一任盟主可能不是孫文。此時的孫、黃相處融洽。

同盟會正式成立時,日知會的黃吉亭提名黃興任總理,稱黃在長沙起義中,精明剛毅,英勇奮發,運籌帷幄,大智大勇。黃興恐人附議,搶先發言說:「黃牧師在長沙與我有同生共死的交情,如今推舉我為總理,不無偏愛私情之嫌,我既感且愧。只是我才疏學淺,實在不足以擔當此重任。孫中山先生論年齡大我八歲,論革命先我十年,且學貫中西,熟識世界潮流,富有民主政治思想,乃是將來治理國家的最佳人選。」他提議:「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會總理,不必經選舉手續。」他說話就沒人反對了,結果就是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黃興居第二,為執行庶務。 章士釗說「無逸仙則無克強,反過來說,無克強則無逸仙。」同盟會元老馮自由,「世稱孫、黃為開國二傑,克強誠當之無愧矣。」他只說黃興當之無愧!當時的同盟會員把希望寄託在黃興身上的大有人在。

孫、黃因國旗起爭議, 同盟會在決定將來國旗樣式時,孫、黃尖銳對立。孫主張用興中會會旗,黃興反對,孫說「我當年在南洋鬧革命的時候,幾萬人託命於此旗下。你要想毀棄的話,就先把我給毀棄了!」黃也很生氣,當場發誓「脫同盟會籍」,此時宋教仁站在黃一邊。 宋認為孫「素來不能開誠布公,做事近於專橫跋扈」,亦提出辭職。 後黃興勉強接受,在給胡漢民信中「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孫)何定執著於第一次起義之旗?然餘今為黨與大局,已勉強從先生耳。」 胡漢民說此事「功成不居之說,則餘與精衛俱覺克強持義頗高。」 黃興雖為大局勉強同意,但黃已經開始不滿孫之一意孤行了,二人芥蒂隨已形成。

最後因「宋教仁案」二人幾近決裂。「宋案」發生後,由於兇手的陸續落網,矛頭指向袁世凱,如果中山先生聽黃興的勸告,通過法律途徑或許就能把袁搞臭搞倒,而中山先生決心通過武力打倒袁世凱,而此時無論武裝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革命力量都遠非袁氏可比,勝負不打可知,打後,革命力量瓦解,於是孫、黃都亡命日本。 中山先生二次組黨,並要求黨員都效忠他一人(按手模風波),黃興極力反對,在孫堅持而矛盾無法調和後,黃興出走美國,此時他們纔算是真正意義的「分道揚鑣」。即使如此,孫仍沒意識到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的錯誤,他給黃興的信中對黃興還是不無埋怨:「癸丑之役,文主之最力,所以失敗者,非袁氏兵力之強,實由黨人心之渙散。猶憶鈍初(宋教仁)死後之五日,英士、覺生等在公寓所討論國事及鈍初刺死之由,公謂民國已經成立,法律非無效力,對此問題,宜持以冷靜態度,而待正當之解決。時天仇在側,力持不可。公非難之至再,以為南方武力不足恃,苟或發難,必致大局糜爛。文當時頗以公言為不然,公不之聽。……」通過法律解決不對嗎?南方武力不足恃不對嗎?所以中山先生有堅強的革命意志,但關鍵時刻還是缺少冷靜思考。所以當時的國人很多說他是「不務實際的理想家」,「輕舉妄動的幻想家」。

在袁世凱稱帝倒臺後,二人還有會面,但隨後不久黃興就英年早逝,真是可惜。 章太炎對黃興有很高評價,「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功高震主。實際上在推翻滿清時,黃興在國內的聲望遠高於孫中山。當廣州黃花崗暴動失敗,到處是「我是黃興"的聲音,為的是掩護黃興;當武昌首義成功後,革命黨人首先想要找的領袖也是黃興。孫是籌錢的,黃是搏命打頭陣的。勝利後,孫想建立威權制度,而與之以前與黃等共商的西方民主制度不合(也許在當時孫的主張更好),惹得陶成章天天罵孫大炮(此人被蔣介石暗殺),孫懷疑與黃有關,但黃興本人從未公開反孫(故黃興死時有:中山負我之遺言)。後來蔣介石當權,為了突出自己,所以說國民革命功勞孫中山第一,陳其美(蔣的大恩人)第二。慢慢地淡化了黃興。使得後人誤以為孫黃分道揚鑣。


道不同不相為謀,子不語怪力亂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