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的出名,很有些「橫空出世」的味道。

1973年《人民中國》畫報第一期刊登書法專輯,首頁赫然刊發其作品《東方欲曉》,在海內外引起強列反響,此時已76歲的林散之才被世人所發現。

他的書法以唐楷、北碑築基,同時臨習漢隸名碑,其書剛中見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韻,又滲透著漢隸樸拙之意。

林散之充分挖掘帖學中蘊藉典雅、曠達流暢的美學特徵,並以自己對線條的獨特感受能力,融碑學飄逸樸拙、勁健挺拔之長,形成自己清逸靜雅的獨特書風。

林散之那個時代的各體書法都難逃脫碑學的影響,而他選擇了草書這一現在看來仍是唯一縫隙的書體,以隸入草,返熟為生,形成獨特的草體,從而成就其「當代草聖」的地位。

當然,江湖上也有一種傳說,說是他門下弟子眾多,尤其是有很多從政者,眾弟子一起出力,將老師抬了起來,而弟子們也藉機「雞犬昇天」。

聯想到《人民中國》為何能在茫茫人海中惟獨找到了林散之,這種傳說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

但即便如此,這一切還得以他的書法水平為基礎啊。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首先,比較明確的一點是,我不認為林散之先生是有這個資格稱之為草聖的,尤其是被冠以當代草聖這樣的名義。

況且,散之先生已經仙逝,當代之名又何來之?

客觀的說,在近些年,這個時間段中,林散之先生的書法,尤其是他的草書水平,可以說是一流的,是好的,但是和王羲之,和孫過庭,張旭,懷素,這樣的書法大家相比的話,林散之先生的書法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就讓我想起了前些年在網上比較流行的一段討論。就是田蘊章先生對於啟功先生的書法評價的問題。

首先,我們肯定啟功先生的書法是好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欣賞的,但是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看,啟功先生的書法也的確實不能夠和歷史上的書法大家相提並論的,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這樣來看的話,我們對於林散之這個問題也就好容易理解了。

散之先生的書法,雖說是好的,但是終究是不能夠成聖的。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書聖,草聖,還是詩聖,這樣的稱號都是後人給這個人的一個評價。而這樣的評價往往是經過歷史和時間的推敲,形成的這樣的一個結論。

比方說孔子的時代,孔子活著的時候,恐怕沒有人稱他為聖人,同樣的道理。王羲之當時書法,雖然很好,但是王羲之在當時也並沒有被人們稱之為書聖。

因此,從上述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這樣大的一個稱號的評價,我們必須要等到當時間足夠長,足夠久,留給人們評價的時間足夠了之後,我們才能做出這樣的評判。不管是啟功先生還是散之先生,這樣的稱號對他們來說,都太大了,況且他們才仙逝不過幾十年而已。

這樣的評價就這麼匆匆忙忙的扣到了他們的頭上,實在是對他們的不公和一種不尊敬。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樣的評價中,存在厚古薄今的現象。

厚古薄今,是人們的天性和習慣。

厚古薄今也是我們在書法評價中,能夠保證我們做出客觀的公正的藝術評價的一個保障。

正因為有這樣的習慣存在,我們纔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把一個書聖,草聖這樣的名號隨隨便便的扣在一個人的頭上,也不會認為一個草包,隨便寫的幾筆,就比王羲之的書法更有價值。


林草書非常不好。原因有三。

第一,林先生草書筆畫中幾乎沒有點、橫、豎、撇、捺的揩書功夫支撐。查了一下他的楷書,貼上來大家看看(圖1、2、3)這幾乎是一個寫不好字的手寫出來的。楷書寫不好,怎能有好的行草。

第二,林先生的結字(一個字的間架結構)中沒有標示出一個架構師讓橫平豎直,讓四梁八柱互有巧接的匠心領會。再查了一下林散之的行書看看(圖4、5)。諸君忘卻戴在林老先生頭上的所有溢美之詞,讓作品說話,你們用自己的直覺感受一下,美嗎?

第三、林先生草書的行走勾連異常單一,和一個草書大家通常具有的八面出鋒的神來之回還,驚人之砍擦所具有的奇效幾乎不相關。嚴格來說,林散之沒有書法細胞。他就是一個苦心孤詣、熱愛草書到極點的業餘書法人(圖6、7)。

林先生草書有兩點可以肯定,一是他的大章法是及格的。這可能因為他是個畫家(這我不懂不能評論),謀畫佈局給了他一個天然的優勢,但也僅僅及格。二是他的草書寫法很規範。這是今天很多草書愛好者所不及的。試讓林散之草書和毛澤東比一下,看看差別有多大(圖8、9)。

總之,林散之的草書不能成一家。他就是個業餘愛好者。稱老先生為「草聖」之人,要麼是附庸風雅說書法,要麼是有商業目的。

把林散之封為「草聖」之人,恐怕自己都非專業人。也正因為如此,抱歉對林老先生不恭敬了。我們後人不能為了老先生一人諱,而讓書法歷史降成色吧!


當代草聖這個話弦外之意就是相對顛張醉素而講,大家都知道堪稱草聖必指張旭與懷素,林散之的草書直逼前賢,必有可取之處。

張旭狂草振迅疾馳,亳端如驚風勁雨,攜雷霆之勢,所到之處天昏地暗,鬼神也避之不及,狂草第一人,當之無愧。

懷素大草比之張旭也是並駕齊驅,其自敘帖筆法引篆入草,滿紙龍蛇遊走,筆鋒倏忽變化,不知其蹤,出人意外又盡在法度之中,用筆出神入化,真正妙筆生花。

本人以為,張旭草書重勢,氣吞山河,懷素狂草筆妙,驚若遊龍。二草聖狂草書法曠古絕今,難有與之匹敵。

而林散之草書書法,筆墨閑散清幽,更寫意,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善用枯墨,偶見飛白,點綴其間,別有生趣,筆力自不用說,也是遒勁有加,內力深厚,當代草書與於右仼不分伯仲,或者略勝一籌。

本人覺得林散之草書,較之張旭,懷素,另僻奇徑,善於用筆墨烘托意景,草書猶如幅水墨畫,清新脫俗,遠離塵囂,當代草聖實至名歸。

在下也是書法愛好者,下附臨作,請斧正,謝謝!


林散之為何被稱為當今草聖,這個故事大家百度一下都可以看見有關資料。

我認為我個人是沒有資格去說林散之該不該當這個草聖的。

我對林散之草書的看法,他開創了草書書法的一種新面貌,由隸入草,從作品的整體佈局、水墨控制等方面開創出了一些新的面貌,使其作品呈現出氣象萬千,極具畫面感,虛靈且有一定的古韻、禪韻。。。等等。

本人接觸去了解林散之作品至今約六七年時間,手機中曾經下載存遍了其大多數草書作品,也曾臨習,也看了很多資料,甚至去了解他的師傅黃賓虹等等書法繪畫大師的經歷和欣賞有關聯的作品,拓展輻射開去學習。通過以上學習,我的感受如第三段所述。

通過學習林散之草書,我確實對草書書法和他學習書法的經歷,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如今,有的人花力氣在質疑林散之草書是否能算草聖的稱號上,還不如好好自己學習學習書法去,去提升自己,去嘗試著你能不能寫得出像林散之草書的這種字來,看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如果你看不懂也寫不出古今大書法家的字的面貌來,你沒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那你何以有資格去評論這些書法家?

我想,即便是今天哪個人的草書很牛很好,也未必能有機會被承認和肯定甚至能夠封你為「草聖」。。。還是好好專心學習書法去吧。。。


林散之老先生屬於大器晚成,中日建交之後,首屆中日書法交流展,當時老先生在江蘇,當時的書協主席啟功先生正在醫院休養,書協祕書把散之先生的「東方欲曉」作品展開讓啟功看,據說當時啟功看了老先生的作品之後,評價道「這纔是真正的書法」。中日書法交流展之後的作品集,有關部門要把郭沐若的字放在首頁,郭沐若說,江蘇有個林散之,我的字怎麼敢放在首頁,於是乎,作品集的首頁即是林散之的東方欲曉書作。之後日本書道代表團專程來中國拜訪林散之先生,觀摩了林老先生現場的用筆用墨及揮毫書寫,日本書道代表團團長(亦是日本書道名家)青山杉雨先生題字「當代草聖在此翁」,故林散之有了「當代草聖」之名。

當下,一些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甚至一些自以為很懂書法者對老先生的草聖之名不以為然,這也很正常,每個人審美都是存在個性差異的,尤其是某些人只懂點皮毛,甚至已經通了六竅(人有七竅),就開始指點書法,激揚文字了,這在當下已經見怪不怪了。有些人的言論除了能夠證明自己的無知,我不知道還能說明什麼問題。如果你的字比老先生好,你讓大家稱呼你「草聖」試試。如果做不到,最好慎言。

如果有機會,去看看老先生的書法真跡吧。如果都沒見過老先生的真跡,請慎言為妙。


我小的時候,政治運動猖獗如虎,文化荒蕪。初試筆墨,不知從何處著手,唯有按老師說的去「描紅」。後來有了興趣,便知道有個郭沫若,但超過郭的是寫草書的林散之。於是開始從報紙上收集林的墨跡,直至買到他老人家的書法作品集……告訴諸位一句實話:我是無論怎樣崇拜,也看不出他的好來!寫草書的古人懷素張旭,他們的字龍吟虎嘯,氣呑八荒。蘇黃米蔡,各領風騷。都能給人視覺享受。現在是各類大師滿天飛、滿地爬,可觀賞這位如日中天林大草聖的字,乾澀枯燥,筆劃橫斜,大小不均,歪七扭八,依然看不出些許美感!必須承認,他寫了一輩子,喝過的墨汁比我這蠢材多得多,然而,他的字,實在是不好看!不好看!他的名聲與他的字,極其不符!


關於林散之先生稱"聖"一說,吾輩不敢妄加評說,人云亦云更不敢苟同。細數當今書界確屬屈指可數的大家,因為其書有顯明的個性風格,筆法似刀法,瘦、勁、硬,無幾人能極。如若與古往稱"聖"之先尊比,林書僅僅是匯成書法歷史長河中的浪花一朵,因為雖說林書在用上有獨無偶,但其之一,法度尚不及"前聖"嚴謹;其之二,結體不夠寬泛,尚不入流;其之三,墨控力顯有不當,時有起筆一兩字墨堆如豬;其之四,美感不夠,篇幅不夠順轉流暢。綜上所述,愚見有失偏頻,大家畢競是大家,當今又有幾人與之共,但稱"聖"不在當下,歷史自有定論!


被林散之書法陶醉過的,自然是得到了美的享受!沒看出來林散之的美,自然是難言其美了。若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就沒有美可言了……建議有條件的去多看看林散之的真跡佳作,或許沒看出他美的人終有一天會拍腦袋說:真的好哎……


草書,是史上最難以達意的字體。草書」氣象」根本就不是人所能把控的字體! 大家都知道,因為人有想法,而有想法就會有侷限。 想法,這正是常人的牢籠,無意中都會捆綁著想法! 實際上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真正能把草書寫好的都不是人啊! 古有張旭、懷素,現代有XXX……這種瘋與癲及神的形式,試問,還有誰! 所以,史上也只有這種氣場的人物才能真正的書寫出草書氣象。 另外,絕頂高手的字放大數倍後,也絕不會散架。 朋友們儘管一試並驗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