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的作者是魯迅,會是怎樣?

如果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的作者是魯迅,我想魯迅先生一定也會通過兒童的世界,傳遞人間的真善美,可能會和安徒生的童話風格更接近。無論怎樣假設,我都相信魯迅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安徒生的童話風靡世界,他出生在丹麥的一個窮苦人家,他的父親是鞋匠,母親是洗衣工,是底層出身的苦孩子。所以,他從小就了解窮人的疾苦,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但他始終心懷夢想,他希望擺脫貧窮,嚮往美好生活。他17歲就發表作品,24歲就出版小說《阿馬格島漫遊記》並全部售罄,從此與貧窮說再見。隨著他視野的開拓和精神世界的拓寬,安徒生一直致力於創作童話,在他眾多的童話作品中,悲劇性故事佔有相當的份量,《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沒有畫的畫冊》等一大批經典作品都充分的蘊含著這種特質。他的這些作品沁人心扉,感動無數孩子和大人,安徒生的文字靈動輕巧且充滿著憂傷,但他處理的精緻而巧妙,讓浪漫、溫馨、冷漠、殘忍都能智慧的鏈接而發生碰撞,讓讀者對他的作品迷戀而無限熱愛,他的作品處處都滲透著愛和仁慈,讓每一個閱讀他的人最後都會找到溫暖和希望。

格林童話,來自於德國格林兄弟之手,《格林童話》始終傳達著同情弱小,歌頌善良、勇敢,追求真善美的理念,諷刺並鞭撻貪婪自私的人,符合兒童們簡單、直觀的心理特徵,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格林童話的許多故事經常用正反面角色的鮮明對比,體現真善美、樂於助人、品德高尚,傳遞愛。比如《白雪公主》《睡美人》《青蛙王子》《小紅帽》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曾被芭蕾、電影、話劇、廣播等多種形式與大家共享,世界上數不清的孩子、家庭,都在閱讀格林童話,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文學現象?讀者通過格林兄弟的童話,了解德國當時的文學狀態,知道它時刻在傳遞人間的真善美,展現孩童的世界。《格林童話》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彙編作品」,據說它的銷量僅次於《聖經》,足見它的影響力。

我們的魯迅先生,是蜚聲世界文壇、對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偉大作家之一,他在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具有重大貢獻。他憤世嫉俗,善惡分明,假如真的讓魯迅先生成為安徒生或者格林兄弟,我想他的作品也一定是驚駭世俗、震驚世界的。因為魯迅先生是位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一生不畏權貴、不怕黑勢力,永遠都在拿著一支筆在與黑勢力做鬥爭,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知識分子和農民,從他的《吶喊》《彷徨》、祥林嫂、少年潤土等都能找到這種同情弱者的悲憫情懷的案例。所以,如果魯迅先生寫兒童文學,他一樣也會通過兒童的世界來看待這個世界的真善美,因為他希望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幸福,看他寵愛他兒子海嬰的片段,就知道魯迅先生有多麼愛孩子,充滿愛心。他不願看到百姓疾苦,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文化氣質和文化精神,少年閏土牽動了多少讀者的心?所以,假如他是位童話作家,一樣也是「筆落經風雨,詩成泣鬼神」。所以,遇上他們這些偉大的作家,是我們時代的幸運,是我們讀者的幸運,感謝他們為這個世界帶來的精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