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天,如何不辜負這大好時光?親子戶外徒步正在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和喜愛。本期菁kids採訪了一位資深徒步愛好者Jane,請她聊一聊自己是如何從成人徒步開始,到現在專注親子徒步活動的,文中她還爲大家推薦了北京周邊幾條祕密且成熟的親子徒步線路。

文 | Beth圖 | Jane

說起親子戶外徒步,得先從成人戶外徒步說起。徒步(英文爲Hiking/Treking),指有目的的郊區或者山野間中長距離的走路鍛鍊,徒步旅行經常被認爲是最親近大自然的一種活動。通常,徒步者不會純粹爲了走路而走路,而是會兼顧風景的欣賞,尤其是那些深藏在舟車很難到達的山林深處的絕佳美景,更是需要靠雙腳辛苦徒步才能到達並領略到。

在我國,川西、雲南、西藏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雖然高海拔會對徒步者的身體素質有着更大的挑戰,但是原始、淳樸的自然風光和挑戰一座山峯所帶來的成就感散發着魔法一般的感召力,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徒步者前往朝聖。

當然,天天打着飛的奔向川滇藏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利用週末一兩天的時間,離開喧囂的城市,來到周邊郊區大自然的懷抱之中,來一趟短途徒步,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欣賞到自然風光,也是不錯的選擇。

爲什麼要利用週末徒步?

Jane從2005年一頭扎進徒步堆裏便一發不可收拾,2009年作爲領隊開始帶領成人徒步,2012年爲了給自己6歲的女兒找伴,開始帶領親子徒步活動。

週末出去徒步與在家休息相比,雖然身體上要疲憊很多,看似並沒有得到休息,但是心靈卻能得到徹底的放鬆,反而感覺是一種更加有效的休息方式。這種說法剛好應證了主動休息與被動休息的說法。許多人週末睡懶覺,賴在沙發裏追劇、吃着點來的外賣,然後到了週一依然覺得身心疲憊,提不起精神。

大自然具有天然的修復和提高能量的能力。投入到自然的懷抱,深深地呼吸,感受周邊天地的寬廣,心不由自主地就打開了。邁開雙腿,挑戰自己的耐力,期待着路途中的每一點小小美麗驚喜,一年四季皆有不同。

但是,親子徒步與純粹的成人徒步有很多不同之處,不可忽視。

成人徒步往往追求新意、冒進,欠規劃,有可能遇到各種不可測的情況。成人尚可克服,但是孩子尚未建立起那樣的應變能力,因此。線路的成熟性、安全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成人徒步往往追求挑戰自我的成就感,不太在意過程中的艱辛。孩子還不具有這種目標感,堅忍不拔的精神還在培養過程中,因此線路長短、上升高度、難易程度就要把控好,否則請自行腦補一下扛娃下山的畫面吧。

成人會邊走邊欣賞風景,但是,孩子在徒步的過程中不!看!風!景!這是千真萬確的!難道你就指望他們堅持堅持再堅持地一路走下去嗎?所以,徒步過程中有沒有孩子的感興趣的東西尤爲重要。不然他跟你走了一趟後一定沒有第二次。

正是基於以上種種原因,不少家庭放棄了單打獨鬥、說走就走的野路子,走上了跟隨專業領隊的親子徒步之路。

路線一:踏青賞花蓮花山徒步穿越

位置:北京延慶區,距離市區70公里。

線路強度:初級線路,全程約8公里,上升約400米。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

線路概況:全程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艱難攀登,第二階段魔鬼下降,第三階段登高遠望,第四階段花間小徑,可謂苦盡甘來。

親子亮點:徒步線路上有兒童小樂園,孩子們可以盪鞦韆,玩手抓球。

路線二:響水湖野長城賞花徒步

位置:北京懷柔區,距離市區80公里。

線路強度:初級線路,全程約5公里,沿長城上上下下約300多米。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

線路概況:北京周邊難得的有山、有水、有峽谷、有長城的風景宜人線路。

親子亮點:穿越長城,溪邊戲水,戶外遊戲。

路線三:踏青賞鵑玉渡山後山徒步環線

位置:北京延慶區,距離市區70公里。

線路強度:初中級線路,全程約14公里,上升700米。適合8歲以上的孩子

線路概況:玉渡山地處深山,是北京地區一塊鮮爲人知的處女地,山、石、林、泉、瀑、花、草一應俱全。

親子亮點:在大自然裏盡情撒歡。

北京山裏的花季大約在4-5月之間,每年氣候不同,花期略有不同。賞花以杜鵑、桃花、杏花爲主。若是你還留戀冬日的冰雪,也可在城裏已一片綠意的3月份再度披上冬衣,到蓮花山或燕羽山來一場踏冰之旅。全程10公里,上升700米,保你一身酸爽。

可能不少人會誤以爲春暖花開的季節纔是戶外徒步的黃金時期,其實不然。春季賞花,夏季露營(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高山花海),秋季採摘(柿子、山楂、野果子)觀紅葉,冬季冰河徒步,挖雪洞(需要成人徒步團隊的協作)。總之,一年四時,各有各的美景與玩法。

在沒有電子設備與互聯網的年代,孩子們不就是一年四季都在大自然中尋找樂趣嗎?那時的我們,三五成羣的小夥伴一起到戶外玩耍,是我們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但是,在我們的孩子成長的今天,這些卻成了稀缺品。讓孩子多參與戶外活動,尤其是登山、徒步,既是對孩子(也包括大人)體能的鍛鍊,也是對他們獨立性、意志力、自信心的磨練與培養。

Jane說,當年她之所以踏上親子徒步這條路,就是爲了鍛鍊女兒,讓她有“吃苦”的機會,藉機磨練她的意志力。是呀,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裏長大的孩子,唯獨缺的就是吃苦的機會。但即使選擇了參加徒步這樣需要“吃苦”的活動,據Jane觀察,有些家長依然“過度保護”,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比如,有些焦慮的家長總是緊盯不放,孩子走在山路上,每一步都怕他絆倒摔倒,不停地提醒“慢一點”“小心一點”。

來到大自然中,本就該釋放平日裏緊繃的神經,隨意奔跑,走累了、摔倒了,衣服沾上泥土都無妨。拋開這些細枝末節,讓孩子在徒步中體會到什麼叫堅持,該如何看待毅力與目標,如何學會不輕言放棄,甚至就是簡單的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不正是我們對需要“吃苦”的徒步活動的期待嗎?

徒步中能收穫什麼?

有的徒步線路,連缺乏鍛鍊的成人都會覺得走得很辛苦,更別說孩子們了。但是,孩子們經常會爆發出超強的潛能,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徒步任務,他們卻可以出人意料地堅持下來。

靠的是什麼?夥伴的力量。這是Jane這些年來在帶隊組織活動中觀察到的。孩子不光需要同伴讓“枯燥”的徒步變得有說有笑,更依賴着同伴間的相互激勵、競爭,比拼着一路走到終點。被大人拿來當作鍛鍊身體、磨練意志的徒步活動,在孩子眼裏往往就是一場和小夥伴們的約會。

去哪兒徒步,徒步多遠甚至都不是重點,有伴就好!沒有手機(徒步活動會明文規定禁止孩子攜帶手機),沒有網絡遊戲,沒關係,他們總能創造出玩樂的方法。這一點在一天的徒步活動中也許還沒有那麼明顯,但在長假的遠途徒步旅行中就格外凸顯。積累了一定戶外經驗的家庭,推薦體驗一下一週以上的團體戶外徒步活動(旅行+徒步)。

家庭親子徒步注意事項

徒步看似門檻高,需要購置各種裝備,但對於初嘗的親子家庭來說,完全可以利用現有運動裝備,準備經常參加活動後再逐步添置。當然,事先和領隊確認好行程路況是非常有必要的。

北京市內和郊區會有一定的溫差,初春時節還需準備好充足的衣物。

徒步時背上簡單的食物即可,切記徒步不是春遊,各式零食不是補充體力和充飢的最佳選擇。領隊午餐時會煮熱熱的麪條給大家吃,你一定不願意錯過這別樣的美味。話說在野外開火煮飯可是技術活兒。

全程環保,自帶垃圾袋,不亂丟棄垃圾。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