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随着主人的一声吆喝,揹着回填土的马帮队伍便排开纵队,向陡峭难行的东部石质山场进发。 淮北市境内的石质山,岩石裸露、缺土缺水、山坡陡峭。由于绿化施工时要经常穿行陡峭山路,且无法动用机械,为提升石质山绿化工程效率,请用马帮成了施工单位的最佳选项。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它是大西南山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图:老兵老万)

这个马帮来自广西百色市隆林县隆或乡,共有5人,两姐妹与各自的丈夫,带着一个2岁多的娃,还有14匹骡马。每天早上7点,马帮沐浴着春日的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蚂蚁搬家”式地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石质山与山脚之间,装土、运土、卸土,每天工作长达9个小时,期间每半个小时一个来回,共能运回填土7至9次。下午5点半是收工时间。(图:老兵老万)

马帮女队员在给骡马的“双肩包”装上回填土。马帮里的每匹骡马在劳作时都揹着一个用钢筋焊成的两只连体大筐,如同“双肩包”一样,专门用于装运回填土和苗木等货物。马帮队员要先卸去骡马身上的“双肩包”,给它们喂水、喂食。一切安排妥当后,马帮队员才骑着摩托车到山脚的平房内做饭、休息。第二天还得继续劳作,日复一日。(图:老兵老万)

马帮队员牵着骡马在陡峭的石质山上运送回填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质山马帮为打造“绿金淮北”作出了贡献,立下了功劳。(图:老兵老万)

马帮队员在陡峭的石质山上稍作歇息。(图:老兵老万)

马帮队员在下工时合影。(图:老兵老万)

一匹骡马能负重三四百斤的回填土,这相当于至少十名工人的工作量,既经济又高效,大大提升了工程进度。 累了一天的骡马有时也对主人使点小性子。(图:老兵老万)

马帮队员在安排好骡马后骑摩托车下山。(图:老兵老万)

马帮队员为了一天的劳累干杯。(图:老兵老万)

石质山上的骡马队伍。(图:老兵老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