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正是賞花的好季節,前一陣網上就被早春的櫻花刷屏了,有人曬出了古寺裏盛放的櫻花。粉嫩嬌俏的花蕾在春風中搖曳生姿,與背景的千年古寺形成了鮮明對比,春意盎然中不禁讓人感嘆冬去春來、歲月流逝。

櫻花雖然已經足夠搶鏡,但那古寺也不是一般的寺廟,而是蔚然唐風的泉州開元寺。兩相襯託,各自出塵。

我曾在夏天去過一次開元寺,綠樹掩映之下,紅色的殿宇越加氣派。

泉州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之一,這座東南沿海城市,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千百年來的歷史,給泉州留下了無數古民居、古寺廟、古街巷和古文物,據說,泉州的古文物數量,是中國城市中唯一可以與西安媲美的。

開元寺便是泉州悠久歷史的代表之一。

1960年10月董必武來泉州時,曾這樣形容泉州的格局:“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這一條街指的是泉州的老商業街中山路,而兩座塔則是指開元寺的東西石塔,西塔仁壽塔和東塔鎮國塔。

在泉州街巷,遠遠便可以望見兩座彷彿凌空而起的石塔,矗立於藍天之下,鬧市之中,無端讓人的心境也沉穩下來。可見開元寺對泉州的影響相當之深。

開元寺的名字乍一聽上去,就能讓人聯想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不過最開始,開元寺並不叫這個名字,傳說唐垂拱二年,泉州鉅富黃守恭夢見桑樹長出蓮花,遂捨出桑園興建寺廟,名爲“蓮花寺”。

長壽元年改爲“興教寺”,神龍元年又改成了“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下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爲名,遂改稱開元寺。這名字終於是定下來了。

從唐朝至80年代,開元寺屢次被毀,又屢次重建。1982年,被列爲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我們看到的開元寺,歷經朝代變遷,現存面積僅爲原來寺院的十分之一二,但依舊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它默默矗立了千年,無聲地記錄着時光的流逝。

開元寺佈局,和其他古寺廟一樣有着嚴格的中軸線。

山門與天王殿合二爲一,殿內石柱上懸掛有一木製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這幅讀上去很有意思的對聯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佛國自然是說泉州,自晉隋以來,泉州這裏佛教興盛、寺廟林立,有史可考的寺廟就有400多座,保存下來的約200餘座,自古就有“佛國”之稱。

碧空之下,紅色的殿宇熠熠生輝,氣勢磅礴。

屋頂上的雕刻色彩豐富、栩栩如生,遠看從龍口中吐出的水波就像真的一樣。

主殿上的牌匾寫着”桑蓮法界”,這是因爲至今寺內西面還有一株古桑樹,年代久遠卻依舊生機盎然。不過神奇的是,這座寺廟的院內雖有大樹生長,卻寸草不生。整整1300多年,愣是看不到一點草葉的影子。

走進大雄寶殿,你會發現開元寺是中國南方唯一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廟。這五方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級別的五尊神祗,又稱“五智如來”,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若你仔細看,這開元寺可不止佛教元素。大雄寶殿前面築有寬大月臺,臺座的束腰有72方人面獅身青石浮雕;大雄寶殿後的迴廊中央,則有兩根雕刻精美的十六角形石柱,都是古印度教的風格。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置,導致了這裏彙集世界宗教文化。

寺內的照壁浮雕也是異常精美,無一不讓人感到佛法莊嚴。

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站在這裏,可以看到東西兩塔和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

兩座石塔相距約200米,都是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塔身雄偉、形制奇妙,出神入化的建築技藝和精美非凡的雕鏤手法讓無數中外學者、遊人歎爲觀止。

兩座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佈局。

東面鎮國塔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正中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我拍照的時候,幾隻肥嘟嘟的鴿子正自在的站在鎮國塔的牌匾之上,毫無違和感。

西塔仁壽塔起初爲七級木塔,稱“無量壽塔”。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爲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爲石,建成時間比起東塔還要早上十年。

細看東西二塔,每一層的八個面壁上都嵌刻了佛教人物浮雕,大小如同真人一般。每一座共有80尊,兩塔則有160尊。這些雕刻中的人物據說是中外歷史上對佛教頗有建樹的名家,十分精緻。

兩座塔,經過明萬曆年間泉州的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考驗,仍然屹立不倒,堅定不移的向信徒們傳授着佛法的精妙。

在開元寺內隨意走走,嫋嫋佛香中能看到很多鴿子的身影。這些鴿子膽子極大,就算人走近,也不會飛走。想來是習慣這裏的環境了吧。

當你身處於開元寺中,踏在堅實的地磚之上,你好像回到了那個盛極一時的唐朝。鐘聲悠遠,你發現了泉州的另一種樣子。

我是琰棱

帶着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微信公衆號:琰棱行攝記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騰訊微博:@琰棱 http://t.qq.com/ling_chi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