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期最有名的將軍非嶽飛莫屬,嶽飛所建的岳家軍是南宋的國之利器,頻頻與金兵交戰總能取得勝利,但是最後嶽飛卻被宋高宗與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其實宋高宗與秦檜等人都非常明白嶽飛對於宋朝的重要性,殺害嶽飛無異於自毀長城,可是爲何宋高宗要執意殺死嶽飛呢?其實這一切都怪嶽飛自己,如果他不作死,根本就不會被宋高宗殺死。

  很多人都以爲嶽飛的死都是因爲秦檜的污衊,其實秦檜真的是一個冤大頭,他最多隻是一個幫兇,真正的主謀是宋高宗,他是一國之君,如果他不下令殺死嶽飛,那麼沒人敢動嶽飛,而且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這句話就是在告訴嶽飛,皇帝殺死不是因爲你不忠,而是另有原因,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靖康之難是宋朝歷史上的一個大災難,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俘虜,但是金人並沒有殺死他們。如果北宋沒有滅亡,那麼宋高宗最多也只是一個王爺,但是金人間接幫他實現了做皇帝的夢。

  一個人一旦做了皇帝,擁有最高的權力,那麼他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了。再來看看嶽飛,他組建的岳家軍在與金兵的作戰中頻頻取勝,因此岳家軍被金人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我們都知道嶽飛對於宋國盡忠盡職,一生以“精忠報國”爲己任,但是嶽飛的忠誠是忠於這個國家,而非是宋高宗本人,因爲嶽飛在北伐的時候提出了一個致命的口號:迎回二聖。

  這“二聖“就是宋徽宗和宋欽宗,不管嶽飛是出於什麼目的,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他說出這個口號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宋高宗的感受,他是當朝皇帝,如果二聖回來了,那麼他該往哪裏放呢?

  岳家軍在軍事上佔據主要地位的時候,宋高宗爲了不讓宋徽宗和宋欽宗回來,便主動與金人議和,1141年,宋與金在紹興達成議和協議,宋朝以殺死嶽飛爲條件,金人答應不將宋欽宗送回,那個時候宋徽宗已經去世,宋欽宗41歲。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宋高宗與金人之間的陰謀。金人明白自己無法吞掉南宋,所以殺死嶽飛,讓其在軍事上保持優勢。

  在宋金達成和平協議之後,嶽飛很快失去了他的作用,隨後就作爲犧牲品而被殺死了。有人說嶽飛死得很冤,其實都是他自己在作死,如果不是因爲他屢屢冒犯宋高宗的利益,那麼宋高宗也不會選擇殺死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