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喜歡分配犯人和家屬到黑龍江、吉林、新疆披甲爲奴。寧古塔只是發配的衆多地方最出名的一個。披甲就是有兵籍的八旗軍,八旗男丁到了一定年齡就要挑甲當兵。當時的東北人煙稀少,加上外興安嶺超過200多萬平方公里。在黑龍江和吉林平均每平方公里才0.25-0.7人。這些人口主要都是八旗軍和那些發配過來的奴隸。

  根據《清史稿·刑法志》的記載,清朝的流放刑,後來成了“律成虛設矣”,因此實際有效的刑罰變爲了充軍。而充軍“並不入營差操”,只需要在朔望日去應檢,“實與流犯無異”。但跟流放不同的是,被充軍的人多數被髮遣“駐防爲奴”,主要工作就是“爲奴種地”。而充軍地點分爲五種,四個距離,“附近二千里,近邊二千五百里,邊遠三千里,極邊、煙瘴俱四千裏。”寧古塔就屬於極邊的四千裏之外。所以披甲人其實是比八旗軍低一級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髮配過來的人的命運都很悽慘,因爲披甲人曾經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還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預料這些人的命運如何了。

  那時候交通不便,路途遙遠,行路辛苦,而且要在一定時間內趕到充軍地,這本身就是一種比處死還殘酷的懲罰。特別是在冬天寒冷季節(後來康熙特別下旨,寒冷時節不得上路,防止犯人凍死途中),趕路是更加的艱辛,很多人都沒能走到充軍地,就病死途中了。更不要說,還要給“披甲人”爲奴,去寧古塔種地了。所以,纔有人一聽說要發配寧古塔, 直接自盡了事。

  清朝實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級的貴族。除此之外,清朝還分爲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種。其中阿哈是奴隸,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時的降兵(多是漢人),而旗丁則是女真人。所以披甲人其實是比八旗軍低一級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髮配過來的人的命運都很悽慘,因爲披甲人曾經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還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預料這些人的命運如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