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厲害要說「牛」,而不是豬馬羊雞鴨鵝獅子老虎長頸鹿大熊貓?


真不知道嗎?

作為個賣奶的,跟牛那麼熟,你真不知道形容「厲害」的牛,是從「牛逼」簡化來的?

那我來科普。

牛是從牛逼簡化的。

牛逼是從吹牛逼演變的。

吹牛逼是從吹牛污化的。

吹牛是從吹牛皮筏子泛化的。

吹牛皮筏子是被落後的交通方式逼出來的。

滿意了嗎?

你是想說自己的奶不但是牛奶,而且是牛奶,對吧。

特侖蘇不錯,我也喝。但是,也不能說是牛逼奶吧。真不知道哪裡牛逼了。

你問,我才答的。

並且認真提供了轉變歷程,不用謝。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知道「牛」這個詞最早在中國是怎麼衍生出「厲害」的意思。

但是就我的了解,「牛」替代「厲害」和「好」這個用法並不只在中國獨有。國外的證券、債券、外匯、期貨市場里,一樣用「bull market」(牛市)指代價格上漲,買興提高的市場情況,用「bear market」(熊市)指代價格下跌,賣興較高的市場情況。而這兩種用法一樣在中國的證券市場里被普遍接受。

國外市場的「牛市」和「熊市」的起源最早是這樣的:

The bear came first. Etymologists point to a proverb warning that it is not wise "to 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 B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term bearskin was being used in the phrase "to sell (or buy) the bearskin" and in the name "bearskin jobber" referring to one selling the "bearskin". Bearskin was quickly shortened to bear, which was applied to stock that was being sold by a speculator and the speculator selling stock.

最早人們用bearskin來指代在沒有捕捉到熊之前就已經開始售賣熊皮的行為,這種行為和我們目前所認識的做空或融券行為是類似的。並且在十八世紀的英國,開始使用bearskin jobber來指代股票經紀商。然後bearskin很快被縮寫為bear,並逐步產生了投機做空的意思。

接著,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發生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里,bear 這個詞被廣泛使用和接受。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它在1720年承包了整個國家的債務,作為交易條件,政府要逐年向公司償還,同時公司還獲得了對南海和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公司日後財富增加的前景被瘋狂炒作了一番,公司的股票價格狂飆,每股超過1000英鎊,掀起了投機熱潮。看跌的投機者想方設法將手中的股票易手給一些合法公司,到當年夏天快結束時,公司的股票暴跌,造成有史以來英國的第一次股市驚恐,數千名投資者破產。

也是在相同時間裡,bull這個詞,開始被用來形容與bear相反的投機做多的行為。亞歷山大-波譜曾這樣描述南海泡沫事件:

Come fill the South Sea goblet full;

The gods shall of our stock take care:Europa pleased accepts the Bull,And Jove with joy puts off the Bear.

以上,就是國外證券正常里,bull和bear的起源。


古有蒼牛,四角六目,傳西方水神所化,棲于山中,鮮見人前,或言見之則澇。

其時未及禹舜,天下大旱,有村人出而覓水,久不得,昏昏然渴卧於野。當是時,村人突聞牛鳴,循望之,乃一老牛背立,其陰有水流,村人大喜,啜之,味甘。

牽以回村,人皆驚異,老牛之水不竭,然其流如溪,難解土旱。村中老叟,嘗師於大巫,曰:「欲滅旱魃,必以水神之津遍浸於土,當擇一少年,以唇擊牛陰,鼓息吹之,方可。」

人俱信,行之,果見水流滂滂,浩浩湯湯,皆以為神,大呼:「牛陰!牛陰!」

後人訛為「牛逼」,亦稱為「牛」。

我覺得 牛在古代是很強的勞動力 是人的好幾倍 所當別人很厲害時就說別人牛


你難道想見到長的帥的玩健身的說,鴨?見到長的美的化妝棒的說,雞?見到格鬥厲害的說,熊?見到機智聰明的說,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