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于70)乳癌

澄清医院中港分院 一般外科  陈丰仁医师

2017/11/12

    在乳癌的治疗中,老人的治疗总是比较棘手的。一方面,老人家常不愿看医生,因此,乳癌常常很大又腋下淋巴转移;此外,老人家的身体一般都不太好,常常有糖尿病、高血压、中风不久、心脏病、髋骨骨折……等。病人本身、家属、甚至医师,可能都觉得病人禁不起手术、化学治疗……等的「摧残」,很多情况下,会选择非常消极的治疗,或甚至完全不治疗。因此,即使乳癌的治疗已很进步,50岁以下的死亡率减少了37%,但70岁以上的死亡率却只有减少了2%。我们真的无法让老人家更健康且快乐的活更久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举2个例子:

一、85岁老奶奶:

2015/03在孙女的搀扶下,拄著拐杖走到门诊,主诉左边乳房肿瘤已3-4年,由于身体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前中风过、心脏病、脑瘤开过刀……等,即使知道左边乳房肿瘤有问题,也一直不敢看医生,好不容易在孙女的鼓励下(真孝顺),才鼓起勇气上医院。

我看一看老太太,精神不错,讲话有力……就是「老」了些。超音波显示在左边乳房乳头正下方,有一颗4公分的不规则肿瘤(1),左边腋下淋巴肿大(2),左边乳房的组织也水肿(3),显然,很典型的乳癌又合并腋下淋巴转移。

11-1.jpg

(图1) 4公分的不规则肿瘤

11-2.jpg

(图2) 左边腋下淋巴肿大

11-3.jpg

 

(图3) 边乳房的组织水肿

 

进一步切片,证实和临床的想法一致。病理分析显示: 雌激素接受器(ERPR)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HER-2)阳性、组织分化程度达3(Grade III)Ki 67: 60%......乖乖不得了,简直及所有最坏的因素于一身。

这种情况应该先治疗再手术(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由于老奶奶不想先做手术前的化学及标靶治疗,家属也拿不定主意,只好走一步算一步,先手术再说。

为避免手术出血不止,阿斯匹灵停药3-5天后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18颗腋下淋巴全转移,已经至少第3期的最末段班了(Stage IIIC)—果然来势汹汹,化学及标靶治疗看似无法避免。

标准的化学治疗必须使用小红莓及紫杉醇,但老奶奶已85岁,又一堆毛病,对于化学治疗的副作用(感染、心脏损伤……等),怕无法承受。但老奶奶又精神健旺,不治疗恐怕1-2年就走了……权衡之下,决定舍弃小红莓及紫杉醇,改用口服化学治疗药物半年并标靶治疗1年。治疗过程中,风平浪静,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老奶奶现在已88岁了,精神矍铄,每次回诊,总是带一些水果给我们,还拥有一个可爱的外号--「水果奶奶」呢。

二、72岁老太太:

2012/10在女儿的陪同下,走到门诊,主述右乳房肿瘤已两年。最近因皮肤溃烂,不得已来就诊。

在诊间做理学检查时,赫然发现皮肤溃烂并有臭味(图4),这也是典型的乳癌表现,而且,显然已延误了一段时日。经过一番努力,好不容易说服老太太接受粗针切片确诊。结果病理分析显示: 雌激素接受器阳性(ER及PR30%)、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HER-2)阴性、组织分化程度达3(Grade II)Ki 67: 10%.

11-4.jpg

(图4) 7x5公分乳癌,合并皮肤溃烂及乳头(星形)偏移

11-5.jpg

(图5) 乳房核磁共振显示右乳房巨大肿瘤

这么大的乳癌,必须先化学治疗,若先手术,因切除后的伤口太大,必须于大腿另取一块皮肤植皮。若伤口愈合出问题,处理伤口势必需要治疗很长的一段时间。等到伤口好不容易好了,乳癌可能在这一段时间转移,这时候,想治疗也来不及了。

评估老太太身体状况,发现他就是「老」而已,其他身体状况尚可,经过充分沟通,决定采用疗效确实,但副作用大的化学治疗--小红莓及紫杉醇。

治疗过程中,一如预期,在惊滔骇浪中度过,掉发、疲累、呕吐、白血球低下……样样都有。所幸,在止吐剂及白血球生长因子的预防使用下,将不适感减到最低。6个月后,平安度过。开刀前,可见乳癌已缩小(6),可以不用植皮了。

11-6.jpg

(图6) 右乳癌化学治疗后,肿瘤缩小至5x3公分,皮肤溃烂改善,乳头(星形)位置已不偏移

 

5年了,77岁老太太健步如飞,也常常逛菜市场,偶然遇到门诊护士,还很大声的热情招呼。在门诊,我们给她取个外号:统勇的阿嬷(台语发音)

 

早期对于老人(大于70)乳癌,常常因各种因素,给予「不够」的治疗,造成老人乳癌的死亡率偏高。如今,不仅医药进步,医生的脑袋也进步,只要仔细的评估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小心且细腻的用药,老人家的未来人生,也可以是彩色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