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園》主要收錄了王小波的影評和他對社會環境與個人尊嚴的反思。

令人詫異的是,王小波在二十年前寫下的觀點,竟然也適用於當今社會。這一方面說明了這本雜文集的預見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二十年前許多令人憂心的社會現象至今仍未改變。

1F好萊塢商業片

作為一個文化人,王小波認為,好萊塢商業片最讓人倒胃之處是落俗套。

在這裡,王小波舉了美國片子《洛基》為例。

這部片子講的是一個窮移民的故事,第一集很有點意思,如果只拍一集,會是一部好片,大家也愛看,但無奈的是,有些傻瓜喜歡看電影里揍人的鏡頭,就有混賬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續集里除了揍人和挨揍,一點別的都沒了。

王小波直言這就不是電影,根本就是大糞。

王小波把這種好萊塢商業片,比作《鏡花緣》里直腸國的大糞。

《鏡花緣》里的直腸國人消化功能差,一頓飯吃下去,從下面出來,還是一頓飯。為了避免浪費,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會回回鍋,加點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飯不像飯而像糞時,才換上新飯。

好萊塢的片商就是直腸國的廚師,美國觀眾就是直腸國的食客。只看好萊塢商業片,是會把人看笨的。

王小波認為,三流的影視觀眾不是天生的,他是培養出來的。作為欣賞者,我們開頭都是二流水平,只有經過了培養,才會特別好或是特別壞。

2F追星現象

王小波在《明星與癲狂》一文中,諷刺了當時的明星崇拜現象。

他認為明星崇拜是一種癲狂症,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在追星族身上。為什麼呢?這裡的理由寫得很有趣:

明星不過是一百斤左右的血肉之軀,體內不可能有那麼多有害的物質,散發出來時,可以讓數萬人發狂。所以是追星族自己要癲狂。

除了對追星現象的諷刺,王小波還批評道,有些明星沒有出色的表演,更沒有可以成為經典的作品,就拿追星族的玩鬧起鬨當了真,當真以為自己是超人,這種遊戲是過了頭,應該回頭的。

二十年了,再看現今的影視圈,像王小波筆下的這種流量明星比比皆是, 也似乎並沒有回頭的跡象,想來令人心寒。

3F審查制度

在《從Internet說起》一文中,王小波對當時的審查制度極盡諷刺,此文將他的黑色幽默展示得淋漓盡致。

在王小波生活的年代,人們還沒步入網路時代,有人說網上黃毒反動信息泛濫, 要求對網路加以限制。

王小波反諷道,不止電腦,電影電視也在散播不良信息,應該通通禁掉。更是舉例文革十年,大家只看八個樣板戲不也活過來了。

五十多年前,有個德國的新教牧師說:起初,他們抓共產黨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後來,他們抓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是雅利安人;後來他們抓天主教徒,我不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最後他們來抓我,已經沒人能為我說話了。

在文末,王小波再次引用這句話反諷道:眾所周知,這裡不是納粹德國,我也不是新教牧師。所以,這些話我也不想記住。

海明威在《鍾為誰鳴》里說過:所有的人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為喪鐘是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4F尊嚴

尊嚴這個詞,不但指人受到尊敬,它還是個人價值所在。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有過屬於個人的尊嚴。王小波認為中國人忽視個人尊嚴,是一個中國特有現象,所有指出這個現象的人,要麼是外國人,要麼曾在國外生活過,又回到了國內。

王小波曾在國外居住了四年,他認為中國人在面對環境社會問題時,總是從總體方面提出問題,講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尊嚴,其實這些事就發生在每個人身邊,但大家都對此渾然無覺。

在這裡,王小波引用了羅素的話,說中國文化里只重家族內的私德,不重社會的公德公益,這一點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

在我們往期推薦的書《鄉土中國》中,費孝通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問題。所謂「差序格局」,即與己關係近的就關心,關係遠的就不關心或少關心;結果有些事從來就沒人關心。

各人自掃門前雪,不顧他人瓦上霜,每個人都只在家裡負責任,出了門就沒有了責任感。

大家所到之處,既無權利,也無義務;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處處管到,所以到處亂糟糟。現如今這種劣根性已經深入骨髓,想要改變是難上加難。

王小波認為,在個人尊嚴方面,中國的君子無須獨善其身,該爭、該打官司、該動手時,就不要放棄自己的權力,因為個人尊嚴是一塊不可壓縮的空間,這塊空間要靠自己來捍衛。而對於公共尊嚴,只要大多數人重視到這個問題,行為就會好。

除了以上列舉的觀點,王小波在這本書中,還對抗日片、中國古建築保護、環保問題、文化批評、愛情電視劇、音樂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本書中大部分觀點是超前、不過時的,文筆詼諧,思想深刻。

私以為,《關於「媚雅」》與《從Internet說起》兩篇文章是王小波黑色幽默的代表,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強烈推薦閱讀。

王小波 | 我的精神家園?

mp.weixin.qq.com圖標
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就泛起微笑浪漫騎士,行吟詩人王小波,一個有趣的靈魂。讀他的作品就有一種接地氣,像是和朋友說話的感覺,他以敘述的形式,以糙話的形式訴說著一些真理。而這本我的精神家園也是講出來了他對生活的一些理解。我的思想水平閱讀水平有限,還無法和小波產生共鳴,小波屬於那種骨子裡有趣的人。而我則是諾諾弱弱,在公共場合嬉鬧都覺得臉紅,換言之是沒有自信的人。但讀書是會塑造人的氣質的。有什麼樣的老師便會有什麼樣的學生。我會慢慢向小波學習,向有趣的靈魂靠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