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噓不止的要數周培公的遭遇,這位給他一根棒就能撬動地球的漢人率領三千家奴狂揙了吳三桂後,又拿下了擁兵自重的王輔臣,然而,結果卻是被康熙奪取萬世之功,被貶駐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種原因病逝,但是臨死前,卻將十年繪製的嘔心之作大清皇輿圖獻與康熙,是忠心還是邀寵,抑或是雄心不死呢?我個人認為他獻皇輿圖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但是最後一點纔是最關鍵的因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雖然出身卑微,也曾謀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過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從來都自詡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向來為官都具忠君愛國思想,骨子裡有一種清高和狂傲之氣,比如對於伍次友的推薦信,他不願搭上伍次友帝師這條船,領伍次友的情,更願意以身正而得榮耀。在獲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後,讀書人忠於君主的思維得以真正實現,所以,正所謂「君父無過」,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無論境遇順與不順,都時刻效忠。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無道君主,也許就是助紂為虐之人了。

二.知遇報恩。周培公的身世實際很悲涼,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計他這輩子就是討飯的命,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時刻銘記於心。對於康熙的貶黜,康熙問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謂情深意切,真實表達了一個流浪兒得到家的心境,這讓康熙十分動容。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滿漢之分在康熙的嘴裡雖然不存在,但是卻始終烙在康熙的心間的,這不是康熙之錯,就算是康熙要搞滿漢平等,對於以滿族地主階級為基礎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們也不會允許,這是康熙的無奈之舉,是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犧牲無所謂冤枉與否,一切皆源於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周培公看得透徹,想得明白。

三.打臉康熙,謀求滿漢平等。如果非要說打臉康熙也不為過,因為康熙儘管只是八旗地主階級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確實對於漢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這事兒還包括後來的姚啟聖、李光地和海霹靂等人。周培公一張皇輿圖狠狠回擊了康熙對漢人的不信任,不僅僅是對於康熙,主要是對於那些八旗地主階級的回擊,這另明珠索額圖之輩十分汗顏。但是好還有重要一點,那就是為滿漢平等進行爭取,周培公用皇輿圖告訴康熙:你康熙是少數民族,來領導人數最多的漢族,若不爭取漢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難幹下去的,你看看,像我這樣的漢族,是能幹出很多有利於國家穩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滿族八旗的那些偏見思想所誤導,這張圖是以滿漢為基礎的中華土地皇輿圖,不是八旗皇輿圖,搞清楚了。但是周培公不可能直說,全在這張圖裡。康熙要為周培公守靈一晚,大概就是思索這個事情,並非只有哀婉。


我是丫丫,我來答題!

周培公,歷史上確有其人。《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肯定是經過了一些改編,在劇中,結局不是太好!本回答是基於電視劇內容上來回答的。

周培公,是康熙的重要謀臣之一。主要的功績就是勸降了王輔臣。平定三藩時,在缺人缺錢的情況下,帶領著孝莊從各個滿族世家裡找來的毫無兵樣的士兵去打仗,為了樹立軍威,殺了不守紀律的爵爺,這人的依仗可是孝莊呢,在這裡可以看出周培公是有魄力的!一個文臣帶著一羣粗人去打仗,不僅去了,而且大獲全勝,和他一起去的滿族將軍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

朝廷平叛九年,終於在周培公的帶領下要成功了,康熙收到捷報時曾說:周培公忠勇有謀,真是百年罕見!但是就是因為太有本事了,康熙和朝廷把生擒吳三桂的不世之功給了滿人圖海,而把周培公遠調離京城,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因為他是漢人,且在外傭兵三十萬,因為他的本事怕他成為第二個吳三桂,為了滿朝文武和八旗子弟的所謂團結利益,使得周培公在盛京鬱鬱而終!

周培公臨死獻皇圖,這張圖是他用十年時間所繪,包含著他十年汗水,他所有的精力,才華以及他心裡的怨。他要讓他的才華讓康熙明白因為他的多疑使他失去了一個能為他所用的人,能為他建功的人!這張圖再次說明瞭周培公是有用的人,朝廷沒有給他用武之地,他用這張圖來說明一切!

再有,這張圖也只獻給康熙纔有用武之處,埋沒了就是一張廢紙,交給康熙,周培公的十年沒有白活白過,因為這張圖會永傳後世!

周培公之才華百年罕見!


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的電視劇《康熙王朝》當中的周培公和另外一個人物姚啟聖都是「漢臣」的代表,但是是兩種類型完全不同的代表。

周培公算是中國傳統的漢臣當中「忠臣」的代表,這位周培公大體上就是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既忠又能的「士為知己者死」的經典。而姚啟聖則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以展現才華實現抱負的「能臣」的代表,可用,好用但不可信任,其實姚啟聖追求的信任,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而非對「忠心」的讚賞。

這是我們討論周培公的基礎。

客觀的講,電視劇當中的周培公的身上,集中了中國傳統「士」的所有優點,包括只談奉獻不求索取。

周培公是一個很有才能的清貧落魄的「才子」,他的才並非「吟詩作賦」風流,而是「心繫天下並以天下為己任」擔當。康熙的老師伍次友非常讚賞這位有志青年,把他推薦給了康熙,但是這位有著文化人「傳統風格」的年輕人,對於前程還是堅守「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當然,康熙對周培公的重用還是顯而易見的,重用的原因不僅僅是伍次友的推薦,更重要的是這位「文弱書生」的見識和膽識。周培公也沒有辜負康熙「力排眾議」的重視,這位「書生將軍」帶領著好不容易湊出來的三千驕兵,居然就打垮了吳三桂,打降了王輔臣。

周培公在平定三番當中立下的應該是「不世之功」。周培公算是給那些「漢臣士子們」掙足了臉面。

但是,在康熙朝或者說清朝,漢臣的地位還是挺不堪的,在一個以滿人(旗人)為權力主體的大清,周培公這樣的「平民漢人英雄」,在巨大的功勞和榮譽面前最大概率遭遇的應該不是「鮮花與掌聲」,即使是對如何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有思考和見解的康熙也無法在滿人勢力和周培公之間做出傾向於周培公的選擇。為了旗人集團的穩定,委屈周培公似乎是康熙的必然選擇,把立下不世之功的周培公打發到冰天雪地的盛京(瀋陽),是康熙一個很無奈的但也必須做的選擇,為此,康熙的心態肯定不會是「歡天喜地」。

但殘酷的是,康熙的無奈和內疚似乎也就僅僅停留在心態層面上,周培公似乎已經進入了「自生自滅」的模式,這肯定是一種悲哀,但是這種悲哀在康熙那裡是當做「悲情」來處理的。

作為「以天下為己任」的崇尚「士為知己者死」的周培公,對康熙的所作所為還是以「理解」為主。這種理解是建立在「知遇之恩」的基礎上的。康熙給了他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也給了他實現自己的舞臺,周培公對康熙的「知遇之恩」應該是感激不盡的。這種心態是他進獻地圖的根本原因。

周培公臨終獻上《大清皇輿圖》的目的,和爭寵邀功無關,和野心不死更無關,周培公應該清楚,他已經不可能再回到朝堂,也不可能再馳騁疆場,其實康熙已經有了再次重用周培公的念頭,周培公自己很清楚,他已經「燈枯油盡」了。

周培公用了十年的時間,測繪了大清的全域地圖,最根本的還是周培公的「江山社稷情結」,中國傳統的「士」,其實大多都是把自己當做「江山社稷」的主人,無論這個江山的主人究竟是誰,只要能得到真正主人的認可,中國的「士」是從來不拿自己當外人。周培公測繪這個地圖的時候其心態一定是把這個「江山」當成是自己的。

中國的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生能實現「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目標,周培公也不例外,周培公建功已經完成,忍辱負重也算是在「德」上不虧,一幅前所未有的「大清國全域地圖」足以滿足周培公「立言」的理想。

所以,周培公獻圖的心態其實除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的這個心願之外,其實沒有什麼陰暗的心理,正因為如此,周培公獻圖的舉動才深深地打動了康熙,應該說是戳中了康熙內心最軟弱的部分,康熙的內疚和無奈從一種心態上升為一種情緒,一種愧疚的情緒。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集漢臣所有美德於一身,文韜武略,有膽識有謀略,臨死奉上十年心血之作《皇輿全覽圖》,可謂忠心耿耿,那麼《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呢?

有書君認為周培公是個胸懷大志,心繫天下之人,他的臨終獻圖有以下原因:周培公獻圖意在向康熙表達自己自始至終愛國忠君,意在陳述自己知恩圖報之心,意在表明自己才學過人,意在勸誡清君親滿防漢並非良策,民族和諧才能昌盛永年。

一、周培公獻圖表忠心:報康熙知遇之恩之心

周培公是一個儒生,深諳孔孟之道,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周培公本一介草民,家徒四壁,窮困潦倒,但苦於報國無門,他想通過科舉考試,登上仕途,然而在考試時忘了避皇帝的名諱,導致名落孫山,無緣仕途。

正當他顛沛流離之際,因為拿著了老師伍次友的舉薦信替一女子寫狀紙時,被康熙慧眼識中。

從此周培公便平步青雲,抱負盡展,這份知遇之恩是周培公永世難忘的。

周培公認定自己大清的永遠的子民,是康熙的永遠的臣子,即便康熙在他勸降王輔臣,掃平三藩之亂,有功無過時泛駐盛京。

即便在盛京飽受大自然的摧殘,冰天雪地裏令他苦不堪言,手腳凍得麻木,身子冷得打顫,可他仍一片忠心可鑒日月,這真是皇上虐他千百遍,他待皇上如初戀。

周培公身為南方人,在盛京度日如年,但他仍然十多年如一日,精密測繪,耐心細緻繪就《皇輿全覽圖》,並在臨終前獻給康熙,滿懷期待康熙能夠一統天下,頗有寶刀贈英雄的慷慨。

這是他對大清朝的忠心,是對康熙大帝的美好祝願,也報達了康熙大帝知遇之恩。

二、周培公獻圖為自己名揚四海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周培公雄才大略,滿腹經綸,有匡扶天下之宏願,當然期望輔助君王,博得生前身後名,想要成就千秋偉業,譽滿天下。

《皇輿全覽圖》既表達周培公華夏一統,鑄就中華帝國的夢想,也展示了他的才華和能力,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身在盛京苦寒之地的他,便想到繪製一幅《皇輿全覽圖》留下千古流傳的大手筆,讓自己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當他自知時日不多,便把《皇輿全覽圖》獻給康熙大帝,他知道康熙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便繪圖以待恩主,在為大清和康熙著想的同時,也為自己鑄就了不朽功勛,贏得了生前身後名。

三、周培公獻圖力諫滿漢一心才能昌盛永年

周培公在平三藩時就料定清人排漢思想會讓他功敗垂成,周培公深知貶駐盛京的唯一理由便是因為自己漢臣,引來八旗弟子的嫉恨,他只是當了政治權衡的犧牲品。

所以周培公便用自己的才學和忠心向康熙大帝明證漢臣無論是學識還是忠心都不輸於八旗子弟,不輸於滿人。

這從他舉薦同是漢人的姚啟聖也可以看出端倪,他其實就是要向康熙證明滿人漢人都是華夏子孫,要一統天下就得滿漢一家親。

他在用十年心血繪成《皇輿全覽圖》來勸諫康熙親滿防漢不是最好的政策,搞民族歧視,並沒有好處,而且只有讓佔大清80%漢人都信服大清的統治,大清才能真正昌盛萬年。

所以周培公還是有政治遠見的,他用一張《皇輿全覽圖》向康熙表達了各民族團結,天下才能和平的願望。

周培公只用一張《皇輿全覽圖》便詮釋了自己愛國忠君之舉,知恩圖報之心,揚名立萬之意,民族團結之願,不能不說是一個聰明的舉措。

正因為周培公臨終的獻圖行為讓康熙大帝愧疚不已,親自為他守靈一晚,罷朝一天。周培公用盡心力辦實事贏得了無比的殊榮,為後人所傳頌。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復: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電視劇中的周培公不是歷史上的周培公。

電視中的周培公是一個活的特別明白透徹的人物。

從一個落魄秀才成為康熙皇帝最依重的大臣,他幫助康熙做出了一番事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這一點他已經很欣慰了。

康熙和周培公是知己。

周培公不是官職最高的,但卻是康熙最依重的。

然而由於滿漢之防,也是為了避免滿洲貴族的不滿,康熙無法給周培公更大的權力。還有,人心易變,周和康熙都知道,權力會讓人異變。有了更大權力的周培公難保不是第二個吳三桂。

因此,康熙很看重周,卻也要防著他,因此讓他到了盛京。

這其實不是貶。因為盛京是清廷的老家,在這裡做將軍官職不低,也很尊貴。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應該算一個悲劇人物了,他是伍次友的學生,有著滿腹的才學卻科考不利,最後憑著伍次友的舉薦信得到了康熙的重用,給朝廷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後卻被康熙貶駐盛京,最後死在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很多人都說他是抑鬱而終。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了?他自己其實也解釋了:「我終究只是一個漢人。」

可是周培公沒有抱怨,他在臨終前不僅把自己用十年心血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獻給了康熙,還推薦了很有才能的漢人姚啟聖,可以說是為了大清是鞠躬盡瘁,油盡燈枯了。康熙看著皇輿圖還是感到愧疚了,他下令停朝一日,還親自為周培公守靈一宿未睡。

周培公沒有得到康熙的信任,平定三番大功告成的時候還被招了回去,最後還被貶駐盛京,他為何還要將自己耗盡十年心血繪製的圖獻給康熙了?為何還要推薦有才能的姚啟聖了?很多人都在分析他到底是邀寵還是實力打康熙的臉,我個人認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這麼做還是因為忠君和忠大清吧。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學生,被康熙發現後重用,開啟自己的仕途。

少年康熙微服私訪的時候,和滿腹才華又不畏懼權貴的伍次友遇見了,兩個人感情很深,伍次友可以說是康熙的民間老師了,伍次友能寫慷慨激昂的《圈地亂國論》批判權貴,只是當知道康熙是大清皇帝的時候決定隱退,更不敢開口要自己喜歡的蘇麻喇姑。

伍次友走了,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因為他還培養了很多學生了,其中就有李光地和周培公,今天要說的周培公就是帶著伍次友的舉薦信到了京城。

周培公是一個落魄書生,科考不順利,被趕了出來,窮的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但是他運氣很好,在集市閑逛的時候,在幫著一位賣豆腦的小丫頭伸冤的時候,居然撞上了微服私訪的康熙,康熙知道伍次友的才能,一萬個相信伍次友舉薦的學生肯定也不會差,就沒有經過科考,直接帶周培公回去,重用了他。

周培公很有實力,為了大清也做了很多事情,最後卻被貶駐盛京。

周培公成了康熙身邊的重臣,甚至可以與索額圖、明珠等人一起議事了,周培公為人機警,也沒有讓康熙失望,曾經憑著太監拿的一批蠟燭沒有芯就斷定太監要作亂,粉碎了朱三太子的陰謀。周培公還率領著三千家奴平定了察哈爾叛亂,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的時候又慫恿了陝西提督王輔臣反叛,周培公又西征擊敗了王輔臣,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了,為大清朝做了很多事情。

但是在三藩之亂即將大功告成的時候,他卻被康熙招了回去,他沒有怨言,又回去了,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終究只是一個漢人。」

周培公無怨無悔,耗盡心血繪製《康熙皇輿全覽圖》,臨終前獻給了康熙。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最後卻被康熙貶駐在冰天雪地的盛京,但是他還是無怨無悔上任了,去了盛京還耗盡十年心血,繪製了《康熙皇輿全覽圖》,勾畫了康熙大清朝的完整版圖。

周培公臨終前皇輿圖獻給了康熙,還無比謙卑地說只是自己十年畫的小畫,這哪裡是小畫了,這個可是周培公十年的心血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功勞。

周培公不僅給康熙獻出了《康熙皇輿全覽圖》,還舉薦了有才能的漢人姚啟聖。

周培公這樣做不存在邀功,人都要死了還邀什麼功勞了?也不存在打臉康熙吧,他是忠於君王,忠於大清朝,只是他這麼做,雖然不是要有心打臉康熙,但是也的確打臉康熙了。

康熙感到內疚,為周培公守靈。

康熙望著《康熙皇輿全覽圖》肯定無比內疚,他覺得這個人是漢人,不能完全信任,哪裡曉得居然這樣忠於自己和大清朝了,他後悔了,決定停朝一日,為周培公守靈一宿未睡,啟用姚啟聖。

康熙守靈這事幹得還是有點情義,自己錯了還知道彌補,不管有用沒用,是否來得及,還是做了吧,當然康熙這樣做也是為了讓自己心安點。

故事說完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歷史上的確有周培公這個人也的確很有才,但是《康熙皇輿全覽圖》卻不是他繪製的,而是聘請的雷孝思、白晉等西洋傳教士經過經緯度測量繪製而成。


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很沒水平,當然《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也有很多與史實不符的地方,比如說歷史上週培公這個人就沒有電視劇裏演的那麼牛。

好了,就這部電視劇來說,我怎麼覺得康熙派周培公去鎮守盛京是因為對周培公的信任呢?盛京是什麼地方?是清朝的陪都、舊都,清朝的龍興之地。請問,康熙會不重視盛京的安穩嗎?

而且在《尼布楚條約》之前,清朝的東北邊境也就在牡丹江的寧古塔一帶,而且清初清軍還沒少和沙俄發生軍事衝突,那麼盛京就是邊防重鎮寧古塔的後方基地,如果沒有一個得力大臣去鎮守盛京,康熙怎麼能安心?更何況當時盛京已經取代遼陽成為東北地區的重心,並非什麼蠻荒之地。

當然,由於小冰河期,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大規模降溫,當然盛京的冬天會比關內冷,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東北的冬天也非常冷,所以康熙讓周培公鎮守盛京是貶謫的說法是說不通的。

當然,有人會把這事扯淡滿漢問題上,但是實際上,東北地區的軍政一把手,也就是那三個將軍們,歷來都是滿人把控的,電視劇想說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就讓周培公去鎮守盛京,這根本說不過去。

另外周培公根本不可能送那幅地圖,從地圖的製作來看,這地圖是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而康熙時期還沒打下這麼大的江山,尤其是清初尚未控制黑龍江流域。而且這幅地圖完全是按照西方測繪學繪製的地圖,但是問題是測繪學是傳教士帶進來的,他周培公一個傳統知識分子上哪懂測繪?

如果按照電視劇的說法,周培公贈送康熙地圖目的是為了告訴康熙,北疆、西北、東南還不太平,目的是為了塑造周培公忠君愛國的高大形象,

全文完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傳奇人物,出生平凡的他率領三千家奴平察哈爾叛亂,緊接著單槍匹馬勸降王輔臣,在三藩即將平定的時候,突然給康熙召回京城,這個時候周培公也明白是什麼原因,也沒多說什麼,奉詔回京,緊接著給貶到盛京任提督,最終死在任上。

我們知道周培公在臨死之前把他嘔心瀝血之作大清皇輿圖獻給康熙後,離開了人世,而康熙在看到這份地圖後,深深給震撼到了,並深思後決定為周培公守夜,因為,他欠周培公太多了。

其實周培公在去盛京前基本上已經取得對三藩絕對優勢,而給貶去盛京後他的境遇也是十分悽慘的,可以說一個天一個地,但是,他在死之前為何要獻上這份地圖呢?

周培公出身平凡,但是志向不平凡,雖有伍次友的推薦信但是他並沒有用,並且在最後在京城的科舉考試中落地,可以說那個時候他的境遇十分不好,原本可能一生都是顛沛流離的,但是由於朱國治的推薦導致康熙對他產生興趣並在鬧市中找到從而開始自己的輝煌的一生,我們知道周培公從開始就是一個讀書人,而讀書人向來為官都是忠君愛國,因此,周培公牢記這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他都效忠康熙,絕對不給康熙添堵。

周培公當初給貶到盛京,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以康熙為首的滿洲八旗不信任漢臣,認為漢臣依舊是他們最大的威脅,因此,在關鍵時刻他們認為還是應該使用滿人,最終導致周培公在即將取得對三藩勝利的時候給康熙召回了北京,從而錯失了這次萬古大功的機會,周培公知道要康熙留面子因此他獻出皇輿圖回擊了康熙對漢人的不信任,並且對那些曾經給自己使套的索額圖明珠為首的滿人大臣感到汗顏,這份圖最重要的告訴康熙,應該要滿漢平等,這樣大清纔可以長治久安。

這張圖包含了很多周培公想跟康熙說而不說的事情:

第一、相對於漢人來說滿族是屬於少數民族,而如果滿族一味排擠漢族,可以說很不利於國家的穩定,因此,必須要獲得漢族的支持,要不你的政權就不能穩定。

第二、還有就是勸康熙不要給那些滿族大臣偏見思想給誤導,因為,你我都同屬於中華民族,因此他這張圖不是八旗皇輿圖,而這張包含全國地圖的皇輿圖就是以滿漢為基礎。

這些話不能明理說只能依靠這張圖告訴康熙他不能說的話,康熙在明白周培公意思後他就決定為周培公守靈一夜,他需要反思。


周培公用十年「小畫」和十一年獨處雪國以及臨死推薦漢人姚啟聖打臉康熙,他雖為漢人,但是卻做到了不輸滿人的忠心和報國,周培公算的上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典範。

為什麼說周培公的「皇輿全圖」打了康熙帝(玄燁)的臉呢?

有沒有可能是邀寵或者雄心再起的可能呢?

首先邀寵一說已然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周培公了解康熙帝的內心所需,而且周培公本人可以說一直沒有失寵過,哪怕是被「調職」到冰天雪地的盛京也是康熙帝的計劃之一,因為康熙帝想「統一全國」,周培公平「三藩」依然幫康熙帝穩固的江山,依然是人盡其功,安排他去盛京也是康熙帝為了想日後收復臺灣提前做準備,想讓周培公提前去適應和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地勢格局,方便日後攻打臺灣,只是周培公年輕氣盛,心有不甘,亦或許是周培公這次並沒有領會到康熙帝的真正用心。

其次關於野心不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晚了,臣知命,」

「恐怕熬不到天暖了,」

周培公原本為南方人,到了北方極寒之地後,身體自然是不適,在盛京長達十一年之久,外加他心有不甘的「怨氣」,再加上他嘔心瀝血之作「皇輿全圖」,三者合一,讓周培公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積勞成疾,積怨成疾,加上水土不服,最終鬱鬱而終。

死前打臉康熙帝的不僅僅是「皇輿全圖」還有平三藩和推薦漢人姚啟聖

這兩張圖足以說明漢人周培公從落魄書生到撫遠大將軍,再到被「貶」之盛京,再到他十年嘔心瀝血的佳作,直至臨死前推薦給康熙帝的姚啟聖,每一件事都體現了周培公對大清的忠心,沒有之一,而周培公本人自稱在盛京成為了賦閑之人,花了十年時間給康熙帝花了一幅「小畫」,此畫讓康熙帝羞愧不已,停朝一日,為周培公守靈一宿未睡。

康熙帝在這漫漫長夜痛定思痛,後悔過自己對周培公的所作所為,但是也是實屬無奈之舉,皇族之事,都是舍小取大,顧全大局,但是周培公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康熙帝這樣做也是君王之道,雖心有不甘,但是為了表明其對皇帝的忠心和對大清國的愛,傾其晚年之餘,畫了前所未有的「皇輿全圖」。

「臣埋沒自己的清白,獨處雪國,就是為了維護皇上的面子啊。」

周培公心繫大清,深懂帝心,所以臨危不能受命而選擇推薦了漢人姚啟聖。

不論史實,就《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做法是不是打了康熙的臉,而讓康熙卻欲哭無淚,腸子怕是都悔青了。


自古皇家多變幻,如履薄冰身先死。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噓不止的要數周培公的遭遇,這位給他一根棒就能撬動地球的漢人率領三千家奴狂揙了吳三桂後,又拿下了擁兵自重的王輔臣,然而,結果卻是被康熙奪取萬世之功,被貶駐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種原因病逝,但是臨死前,卻將十年繪製的嘔心之作大清皇輿圖獻與康熙,是忠心還是邀寵,抑或是雄心不死?

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周培公簡歷:周培公,湖北荊門人,他年幼喪父,十歲喪母,母親是因李自成進攻湖北荊州地區時候殉難而死,所以對於李自成農民軍的起義頗有看法。大清統一中國後,周培公一直流浪,直到遇見伍次友。但是伍次友的推薦信並沒有讓周培公獲得新生,緣起於報恩賣豆腐打官司的鎖兒一碗豆腐腦。但是金子始終會發光,這件事被康熙發現(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情節)並最終走上人生巔峯。最大功績莫過於如何收拾吳三桂的策略和後來率三千家奴狂扁吳三桂與王輔臣的事蹟。但是康熙心裡扛不下這位漢人能臣,終被貶駐盛京十年之久。待到康熙再訪盛京的時候,周培公已經病入膏肓,但是病中的周培公再次證明瞭他十年並非枉度的精神,將嘔心親手繪製的大清皇輿圖獻給康熙作為最後的「禮物」,令康熙百感交集,不可言表,於是為之守靈一晚,以表哀婉。

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獻皇輿圖的原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雖然出身卑微,也曾謀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過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從來都自詡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向來為官都具忠君愛國思想,骨子裡有一種清高和狂傲之氣,比如對於伍次友的推薦信,他不願搭上伍次友帝師這條船,領伍次友的情,更願意以身正而得榮耀。在獲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後,讀書人忠於君主的思維得以真正實現,所以,正所謂「君父無過」,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無論境遇順與不順,都時刻效忠。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無道君主,也許就是助紂為虐之人了。

二.知遇報恩。周培公的身世實際很悲涼,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計他這輩子就是討飯的命,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時刻銘記於心。對於康熙的貶黜,康熙問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謂情深意切,真實表達了一個流浪兒得到家的心境,這讓康熙十分動容。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滿漢之分在康熙的嘴裡雖然不存在,但是卻始終烙在康熙的心間的,這不是康熙之錯,就算是康熙要搞滿漢平等,對於以滿族地主階級為基礎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們也不會允許,這是康熙的無奈之舉,是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犧牲無所謂冤枉與否,一切皆源於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周培公看得透徹,想得明白。

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三.打臉康熙,謀求平等。如果非要說打臉康熙也不為過,因為康熙儘管只是八旗地主階級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確實對於漢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這事兒還包括後來的姚啟聖、李光地和海霹靂等人。周培公一張皇輿圖狠狠回擊了康熙對漢人的不信任,不僅僅是對於康熙,主要是對於那些八旗地主階級的回擊,這另明珠索額圖之輩十分汗顏。但是好還有重要一點,那就是為滿漢平等進行爭取,周培公用皇輿圖告訴康熙:你康熙是少數民族,來領導人數最多的漢族,若不爭取漢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難幹下去的,你看看,像我這樣的漢族,是能幹出很多有利於國家穩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滿族八旗的那些偏見思想所誤導,這張圖是以滿漢為基礎的中華土地皇輿圖,不是八旗皇輿圖,搞清楚了。但是周培公不可能直說,全在這張圖裡。康熙要為周培公守靈一晚,大概就是思索這個事情,並非只是哀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