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財經】訊:衆所周知,作爲一個資源反覆的國家,澳大利亞過去的幾年時間,憑藉着出口大宗商品等一直大賺特賺!

而在今年,隨着出口增加,再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包括:鐵礦石、煤炭以及液化天然氣(LNG)價格相對強勁,今年,澳大利亞的資源出口或許將繼續給澳洲帶來大量現金收入。

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週五(29日)公佈的最新資源與能源季度報告預測,2018/19年度大宗商品出口額爲2,778億澳元(約1960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2,275億澳元增長22%。

此外,就像我們一牛財經此前多次提及的那樣,澳洲除了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煤炭出口國,還有可能會反超中東能源“小霸”卡塔爾,晉級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所以,憑藉着這三種大宗商品的出口,澳大利亞能夠獲得大量的現金收入,而澳政府預計,鐵礦石預期將貢獻740億澳元,煤炭700億澳元以及LNG爲500億澳元。

不過,週五路透社也撰文評論稱,澳大利亞這樣橫財的“”不可能一直發下去,特別是在2018/19財年過後的五年裏,恐怕有四年會出現出口收入下滑。

爲什麼這樣說呢?

上述報道稱,澳洲所面臨的風險在於,政府目前的減稅增支措施是基於這樣一筆橫財,但政客們卻傾向於將這些措施永久沿用下去,特別是考慮到5月澳洲將舉行聯邦大選。

與此同時,這三大商品的獲利力道多數來自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中國的需求,而現在情況有所改變!

澳洲政府的資源和能源季報稱,中國刺激經濟的措施勢必會利多大宗商品需求,不過北京方面也面臨尚未解決的中國和美國的貿易爭端,而且因爲澳大利亞“跟風”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也出現了變化,甚至有媒體評論稱爲“冰凍期”,當然,對此,澳大利亞也做出了2個新的舉措“示好”中國。【詳情可見一牛財經精選文章《換大使+新成立2億基金會項目!澳大利亞突然宣佈,想要示好中國?》】

如上,儘管出口數量增加、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本幣貶值等因素促進了澳洲收入的增長,但澳大利亞預測這種狀況將很難持續下去。

具體數據來看,澳大利亞政府表示,2019/20財年大宗商品出口的名義價值預計下降至2,717億澳元,到2023/24財年料進一步降低至2,561億澳元。

儘管三種主要商品的出口量增加,但收入仍將下降,報告稱主要原因是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會出現下滑,具體預測來看:

1)到2023/24財年,鐵礦石價格將從當前財年的每噸66美元下降至63美元,LNG價格預計從每千兆焦耳12.60澳元下降至10.80澳元。

2)到2023/24財年,用於鍊鋼的焦煤價格預計從當前的每噸202美元下降至172美元,動力煤價格預計從每噸101美元降至88美元。

最後一個問題:爲何這些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下滑呢?

對此,上述報告表示,這主要是因爲全球供應增長以及中國等主要進口國的需求增長放緩,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是有可能下滑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牛財經還注意到,這份季度報告給出的黯淡預估甚至超出了三種主要大宗商品的範圍,預期黃金、氧化鋁、銅、原油、鋁和鋅到2023/24年度實質收入下降。

在預估期間內,只有鎳和鋰兩種大宗商品的收入預計將出現增長,而兩者都是電動汽車電池和蓄電池所使用的主要金屬,這並非巧合。

最後,報告得出的關鍵結論就是:

1、澳洲的資源行業目前正享受着好時光,但未來必須更加努力,即便如此,也不太可能足以阻止收入下降;

2、這應該引起政客們的關注,因爲以世界民主標準衡量,聯邦政府的一屆任期很短只有三年;

3、澳大利亞的兩大主要政黨更有可能通過支出當前的意外之財來提高支持率,把這當成是一種永久性的結構變化。

(版權說明:本文爲一牛財經原創編撰,轉載前請獲得我們的授權,同意轉載後,請註明出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