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是創世之神,與天地同生,蛇身人面,是龍的化身,是謂天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代表著吉祥勇敢,逢凶化吉,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女媧是華夏仙靈聖祖,社稷福神,是中華民族的上帝之神。

女媧和伏羲她們兩個根本就沒什麼關係!天上根本就沒有男神,只有女神!伏羲只不過是民間杜撰的一個男神,意在表明天地陰陽,男女繁衍人類只說。

司馬遷所撰的《三皇東紀》認為女媧是伏羲的妻子,因女媧是風姓,所以史上的風後也即女媧,純粹是杜撰。有男的仙,沒有男的神,這事我親自問過落功的仙家。

好多人以為神仙是虛的,只是信仰,這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狐狸和蛇,有的會成仙,說人話,還要經過渡劫,過關的就飛升去了天堂,成了神仙。過不去的就死掉了。

昇天的神仙還要投胎轉世到人間,成為我們的靈魂。人類的命運就是靈魂在掌控,是上天為我們設計好的程序。所以算命的就能根據我們的生辰八字推斷命運。八字就是推斷人生的宇宙密碼。也就有了「人的命,天註定!」之說。

靈魂走了,人的生命就結束了。靈魂再到物色好的另一家將要出生的孩子身上,成為這個孩子的靈魂。如此輪迴往返。

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神是仙的最高層次,神仙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她們會隱身,只有開了天眼的人才看的到。

民間有一部分人,說是有仙家跟著,能為人看病治病的,這個大家不否認吧?

有稱為天宮老母的,有的也叫天宮娘娘的,這就是女媧!我們這兒一個女的,仙家落功時告訴大家,她就是那個補天的!這香頭沒文化,悟性差,居然不懂得什麼是補天。雖然也看病,但只是看虛病,小孩嚇著什麼的。據說剛開始看病本事也挺大,只是香頭悟性不行,慢慢就不怎麼看了,也就是不幫她了!

仙家落功看病時,都會自報家門,姓甚名誰,叫什麼名字,是天宮的,還是地上的。

跟著的香頭其實不會看病,是老母或者是仙姑仙姐們在為人治病。神、仙們收功了,香頭也就醒過來了。

能為人看病治病,這能是假嗎?

從沒有聽說,伏羲跟著誰。如果伏羲是男神,他也要投胎轉世為人看病治病的。

我是閑雲野鶴,歡迎關注評論!


女媧歷史古老,是母氏社會部落文化的圖騰崇拜。從甲骨文的原形記載,女媧原形即是甲骨文的「蛙」。神話都起源於生殖祟拜,古先民認為一切萬物均來源於一個巨大的母體,而青蛙生殖力強大,所以古先民把其當成萬物母神,這就是最早的女媧原形,即使後來出現了伏羲,但從女媧手託月亮,裡面是隻蟾蜍就能說明一切。

歷史在發展,母氏社會逐漸向父氏社會過渡,為了打壓女性,必須降低女媧的神格。盤古出現了,開天神話取代了造物神話。其實,在古代造物神話是凌駕於開天神話的。所謂造物,古人認為一切生靈萬物(包含天地),一切物質與規則,一切的有或無,都來源於女媧這個母體。即是在上古時期,女媧是作為萬物之本質的大母神存在的。

至於伏羲後來的出現,也是一樣道理,為了消弱女媧的神格而配給女媧。

還有傳說女媧是部落女首領,其實也是歷史統治階級利用女媧之名實施統治而已。在上古,君權神授,統治者要合法化,最好的理由即是上天授命,神的旨意。所以統治者會散佈自己是女媧神轉世,拯救大家。

女媧是遠古圖騰祟拜,生殖祟拜,歷史太過久遠....,不是後世的三清玉帝所能比的。在老百姓心中,女媧就是華夏民族之母,萬有之母。現在的人逐漸忘了根本,也許,現代己是神隱時代.....,女媧己消失於歷史長河??


時至今日,「女媧娘娘」已經不止一個,而且好多個稱謂,如女陰娘娘、女希氏、媧皇氏、有蟜氏等。她(或她們)的主要歷史成就是:造人造物,補天救世,平息水患,制樂立媒,成為華夏先靈聖祖,人文始母,社稷福神,女皇至治等。因此,「女媧娘娘」也就成了《山海經》、《淮南子》、《天問》、《易》等古文獻中的創世神和大地之母。

然而,從先秦的《尚書》、《國語》、《史籀篇》, 和《帝王世紀》、《後漢書·人考表》、《史記·三皇本紀》等史書史料來看,「女媧娘娘」至少有兩個,似乎地位也不一樣。前一個女媧,是在「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以上,即洪荒時代的女媧。古人靠殘存記憶片段大致描述為:「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交合次數)……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手臂(上古天神幹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臍帶),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對此,文史資料的索引解釋為:「化」指女媧與男神交合;黃帝、上駢或桑林,是指代讓女媧受孕的男神;女媧在慄廣之野生下十名神人(「聖人皆無父」),後繁衍為女媧氏神族(母系氏族),即華胥國,也即燧人、伏羲、女媧「三皇」所誕生的區域。先民傳聞(見《淮南子·覽冥訓》),當時天空降落了太多帶火的隕石和帶冰的慧核,中原大地陷裂,植物被引燃,海嘯、海浸導致東南地區洪水泛濫……女媧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率領先民抗險救災,開基立業,構築堤防,修補巖洞,積塵埃和草木灰以湮堵洪水等,同時,女媧發現被天火燒死的動物口感好、易消化,並發現經烈火燒過的一些石塊可熱熔、可凝固,從而發明瞭取火鍊石冶金……讓茹毛飲血的先民喫上了熟食,學會了採石,製作工具、武器,懂得了照明、取暖等,強有力地彌補了原始人類諸多的先天不足,因此,而被古人記述為媧皇、創世補天神女,恰如其份,當之無愧。

再看《春秋世譜》:「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女媧,伏羲之妹」;《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繹史·卷三》:「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太平御覽》:女媧氏,風姓。會製作犧牲祭品。有神聖之德,代伏羲立,是為女皇」……時至唐代,司馬氏(貞)所撰《三皇本紀》認為:女媧是伏羲的妻子。因女媧系風姓,所以,史上的風後也即女媧……至今孰是孰非,莫衷一是。雖然可以認定,女媧與伏羲是同時代人,但跟洪荒時代那個創世補天的神女(媧皇)不像同一個人


即是夫妻關係又是兄妹關係,傳說上古時代,洪水淹天之時,老天有眼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雨,很多地方都被淹沒了,雨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其母把準備好的大葫蘆,讓他們的兒子女兒(伏羲和女媧)進入巨大的葫蘆裡面,放入了喫的及其用品,其母告訴他(她)們不要出來 ,然後蓋上透氣的蓋子,隨即洪水到來,他們姊妹漂浮於洪水之上。……洪水把他們帶到了很遠的地方,待洪水退去,大陸之上只剩下了他們兄妹倆,等他們長大以後,他們感到很孤獨,心想,人類不能滅亡,他們祈求上天允許他們兄妹結婚 繁衍後代,續人類煙火。並以相隔較遠的兩堆木柴燃燒產生的煙為試,如果倆煙能交織一起,說明上天同意他們的祈求,否則為不同意。最後倆煙果然從不同的地方交織一起。最後他們就結了婚。因此中國人都認為,我們是伏羲和女媧的後人。


第一種說法

「在漢語傳世文獻中,伏羲、女媧兄妹成婚故事至遲在唐代已經見諸記載。見唐人李冗《獨異志》卷下,詩人盧仝有伏羲本是女媧婦(《全唐詩·卷三八八·與馬異結交詩》)的詩句。伏羲女媧兄妹成婚造人煙的故事儘管不見於更早的文獻中,但漢代造像中屢見不鮮的伏羲女媧交尾圖顯然已經為兩者的聯繫奠定了前世姻緣。儘管我們不能據此斷定兩者在漢代已經結為夫妻,但這些圖像卻足以表明兩者之間的親密對偶關係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種說法

古書記載伏羲姓風,女媧也姓風,也都人首蛇身,漢代盛行的「伏羲、女媧交尾圖」,伏羲、女媧二尾交纏,同姓、同族結合,不就是兄妹結婚嗎?不過,這實在是外族人對龍族人的誤解。在外族人看來,龍族人都姓風(風也是龍)、都屬龍,但從龍族內部來說,圖騰的構成是多樣的,民族形成後作為龍民族標誌的龍已是融合了多個不同血緣的部族而形成的綜合體,所以,同為龍民族,未必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


伏羲和女媧分別佔據了三皇五帝中三皇中的天皇和地皇,也稱為皇天后土。

他們的關係主要有兩種版本。

其一,是兄妹關係 傳說遠古時期發生了大洪水,世界慘遭「屠戮」,人類幾乎被滅絕,只有伏羲和女媧因為待在一個巨大的葫蘆裏—中國版的「諾亞方舟」而最終獲救,後來洪水退去,世界上就只剩下他們兩個了。於是這纔有了第二種關係—夫妻。

其二,夫妻關係。雖然兩人是兄妹,但是因為大洪水的發生,人類幾乎滅絕殆盡,於是,為了不讓人類徹底滅絕,最終兩人結為了夫妻。

由此,伏羲也被稱為人類的男性始祖,而女媧則是女性始祖。

而據有些說法認為,女媧的統治應先於伏羲,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最後的「統治者」,後來部落首領之位傳到了伏羲手中,於是才開啟了男系氏族社會。

但無論如何,伏羲和女媧對中華文明的貢獻都是巨大的不可磨滅的。敬畏先祖!


大約八千年前,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告別傳統的依靠自然生火。燧人氏族因此在各部落享有極高的威望。後來,燧人氏族遷徙到甘肅天水,成立華胥母系氏族部落。掌管部落的首領,稱之為女媧。輔助部落的男首領,稱之為卉安。並以風姓,為華胥部落主姓。

6700年前,風鸞女媧和伏羲卉安結合,把華胥氏族推向空前繁榮。那時候,伏羲發明八卦,占卜吉凶。雷澤氏結網捕魚。有葛天氏用葛樹纖維編織衣服。告別樹葉裹身。有烈山氏擊石生火,把用火更簡單化。有軒轅氏發明轅車,利用滾木轉移捕獲的獵物。還有倉頡氏發明樂器,創造最早的畫文。

後來,黃帝夢遊華胥,有感繁華似錦。名音律鼻祖伶倫發明竹笛,創作一首《夢遊華胥》。


伏羲氏和女媧娘娘都是中國古代人文祖先,是同一部落,即使不是親兄妹,也有共同血源!而伏羲在靈界已經隕落,女媧娘娘還存在。女媧的丈夫是盤古,兒子是玉皇大帝。伏羲的老婆是黎山老母。兒子兒媳是鴻鈞老祖十八十九俗家弟子


伏羲氏和女媧娘娘都是中國古代人文祖先,應該是兄妹關係。其父是伏羲氏。


再唐代以前,大家一直都以為兩人是夫妻關係的,後來人們才傳說兩人是兄妹關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