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天氣乍暖還寒,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遵循“春捂秋凍”給寶寶捂着點,確實,“春捂”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天氣變化,預防疾病的發生。但這春捂的講究可真不少呢!今天幫幫博士就給大家說一說~

  按照我國傳統的說法,早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冷空氣活動頻繁,天氣多變且早晚有很大的溫差。中醫認爲,冬春交替之時人體的陽氣還沒有生長和發散,即使天氣變得很暖和,可一旦氣溫突然降低,免疫力較差的人也非常容易受涼感冒。

  因此,給嬌嫩的寶寶“春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天氣的冷暖變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疾病的發生。

  衣服捂一捂,以免感染風寒。氣溫開始回升後,也不要立即給寶寶減衣,最好再捂一個星期左右,如果寶寶體質較弱,最好讓他持續“春捂”半個月爲宜,以便讓身體逐漸能適應調節。當氣溫持續穩定在15度以上時,就不需要給寶寶“春捂”了。

  另外,春天的氣溫特點是早上氣溫較低,而中午氣溫較高,給寶寶“春捂”時,請大家注意以下這些小細節:

  1.把握正確時機

  早春時節天氣多變,時常有冷空氣活動,大家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如果發現有冷空氣到來,要提前做好準備,給寶寶添加衣服,可有效避免消化不良、感冒等疾病。

  2.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

  如今的天氣可謂是變幻莫測,前一天還是陽光燦爛,後一天就是陰雨連連,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各位父母就要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當早晚溫差超過8℃時,就要給寶寶多穿些當寶寶感到很熱時,不要讓他立即脫掉衣服。如果寶寶出汗較多,應先用乾淨的毛巾將他身上汗水擦乾,等到沒汗後,再脫掉外套。

  3.穿衣要“上薄下厚”

  古代養生家認爲,春天穿衣應“上薄下厚”。相關醫學研究也發現,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半身差一些,更易遭受冷空氣侵襲。如今正是早春時節,忽冷忽熱,大家更是要注意寶寶下半身特別是腿腳的保暖,以免受涼生病。

  4.做到“三暖二涼”

  這裏說的“三暖”指的是背暖、腳暖和肚暖。

  · 背暖:保持背部溫暖能夠有助於寶寶體內陽氣生髮,防止身體受涼,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 腳暖:腳部不但皮下脂肪層薄,保暖能力較弱,而且離心臟的距離較遠,血液循環不佳。再加上腳底的神經末梢較多,對外部寒冷十分敏感。一旦腳部受涼,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縮,讓寶寶更易患病。因此,各位務必要做好寶寶的腳部保暖工作,幫助他抵禦寒冷,健康成長。

  · 肚暖:給寶寶穿一件肚兜,不僅可以防止肚子着涼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還可以保護腸胃,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

  “二涼”指的是頭涼和心胸涼。

  · 頭涼:寶寶體表熱量的散發,有三分之一是通過頭部進行的。寶寶頭部過熱的話,就容易出現頭昏頭暈、精神煩躁等不適。如果天氣情況良好,就不要給寶寶戴帽子了,尤其是在室內,讓他保持頭部清涼,神清氣爽。

  · 心胸涼:這點是指不要讓寶寶的上身穿過多過厚的衣服,以防胸部受壓,妨礙正常呼吸和心肺功能。

  大家給寶寶“春捂”時一定要適度,千萬不要認爲給孩子穿得越多越好。“春捂”捂錯了,反而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危害:

  1.導致“捂熱綜合徵”

  很多父母認爲,寶寶抵抗力比較差得多穿一點,必須穿多,簡直是滿滿的強迫症。其實,寶寶新陳代謝速度較快,衣服穿得過多反而會影響身體散熱,導致體溫過快上升。寶寶年紀小,熱的受不了又不會說,又難以掙扎,此時就容易引發“捂熱綜合徵”,出現脫水、昏迷、缺氧、高熱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發生呼吸或循環系統衰竭。

  Tips:“捂熱綜合徵”的高發期是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1歲以下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是高發人羣。“捂熱綜合徵”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時救治,有可能造成寶寶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損傷,甚至會導致死亡!

  2.極易受涼感冒

  劃個重點,孩子春季“受涼感冒”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天氣寒冷所致,而是寶寶穿衣過多,導致身體大量出汗,被冷風一吹就會體溫降低,從而誘發感冒。

  另外,孩子感冒發燒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不要只關注體溫的高低,因爲這不代表孩子的病情輕重,倘若患兒精神不佳,就需要及時就醫。

  3.導致皮膚長痱子

  寶寶皮膚有幾個特點,角質層較薄,屏障功能較弱,汗腺管道尚未發育完善。過度“春捂”會使寶寶皮膚長時間處在通風不佳、潮溼、高溫等環境中,導致身體大量出汗堵塞汗腺毛孔。出現這樣的情況,寶寶長痱子也就不奇怪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