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封侯,不免會想起飛將軍李廣。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連兒子李敢都跟着霍去病混了個八百戶,偏偏自己沙場一輩子卻沒有。雖然《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太史公的個人情感在裏面,有一些偏頗之處,但是作爲一個偉大的史學家,李廣的缺陷也都明明白白的記錄在冊。然而後人的讚美之詞,結果讓李廣成爲那些懷纔不遇文人墨客的代言人。李廣難被封侯的真正原因是怎樣呢?其實,《史記·李將軍列傳》已經告訴了答案。

  吳楚軍時,廣爲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樑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

  漢景帝剛登基不久,七國發生叛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大軍。在昌邑城下奪得敵軍軍旗,這樣的軍功不小,可是竟然沒有封侯,爲什麼呢?因爲李廣私自接受了樑王的將軍印。樑王是漢景帝的同胞弟弟,很得竇太后的喜歡,竇太后甚至多次讓漢景帝將皇位繼承人定爲樑王,可見樑王是皇位的競爭者。如此一個人物,李廣卻私自接受他的將軍印,這讓漢景帝怎麼想?難道李廣想幫樑王奪政權?僅此一件事,就可以讓李廣在仕途上永遠無翻身之日。

  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鵰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

  匈奴大軍侵犯上郡,漢景帝派一名宦官跟隨李廣學習軍事。那個宦官帶着幾十名騎兵發現了三個匈奴人,便縱馬交戰,結果宦官受傷,騎兵幾乎全軍覆沒,李廣聽說後,便率領百名騎兵追殺三人,趕了幾十裏,卻差點被匈奴抓住。在後世人眼中,或許這是李廣勇敢的表現,但是作爲一軍主帥,這卻是一種魯莽,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爲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

  李廣在家休閒時經常外出打獵,有一次喝酒到了深夜,回來時候霸陵尉不讓通過,被迫在霸陵亭下過了一夜。李廣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後來恢復了官職,李廣以公報私將霸陵尉調入軍中,然後找個理由將其殺死。這種不仁之事,好像只有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奸臣才能做得出來吧。

  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爲中將軍從大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於,故徙前將軍廣。

  衛青私下接受過漢武帝的告誡,認爲李廣的年紀過大,而且命運不好,不能讓他與單於對敵,因此李廣從前軍掉到後軍。雖然李廣的自殺有衛青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李廣自身造成的,連漢武帝都認爲他命不好。

  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於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

  這是李廣在衛青府前自殺時說過的一段話,與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時說的話相似,都是證明並非自己無能而是天要亡他。這種人有一個共性,就是永遠不會反省。睚眥必報,因爲一句話而殺人,是爲不仁;輕率冒進,將戰友部下置於險地,是爲不義;政治投機,在皇權鬥爭中選擇錯誤,是爲不智。一個不仁不義不智的人,能夠封侯纔是怪事。

  參考文獻:《史記·李將軍列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