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輪流做,就不到咱家。可到了曹操門口了,為啥曹操不做呢?不想嗎?誰不想啊?時機不到,怕弄巧成拙啊!

魏武帝曹操,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縣)。其父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官居太尉。

曹操少年機警,有權數。一般人不認為他有什麼奇特之處。可梁國喬玄卻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可濟也,能安之者,非在君乎?!

曹操二十歲時舉孝廉,步入仕途。董卓專擅朝政,拉攏曹操。曹操以為董卓亂政不能成事,不想同流合污,於是逃離洛陽。遭到董卓追殺,不能回故鄉。

此時,其父在陳留已經積聚了部分財產,可以招兵買馬。同時,曹操與陳留太守張邈私交深厚,可以協助。袁紹起兵反董卓,曹操趁機陳留起兵,加入反董卓的聯盟。

由於各路諸侯為保存自己勢力,割據一方,不思進取,只有曹操,勇於擔當,但因勢單力薄,只得敗退。因首倡袁紹舉義之故,袁紹舉薦曹操做了東郡太守,曹操趁機佔據地盤,發展勢力。

此時黃巾軍勢力發展迅速。兗州太守棄城逃跑,刺史劉岱戰死。曹操隨後被迎接為兗州牧。曹操追擊,黃巾軍請求投降,投降士兵三十萬人,隨行家屬一百多萬,曹操收編精銳,號稱青州兵。以此經營兗州,成為一方諸侯。

本來曹操與袁紹是一個戰壕里背靠背的兄弟,在諸侯爭霸時期,沒有永遠的朋友。袁紹優柔寡斷不能接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被曹操捷足先登,迎接天子,定都許昌。

官渡之戰,曹操一舉擊敗袁紹,204年攻破袁紹的大本營鄴城,從此把鄴城作為其行政中心,苦心經營魏郡,逐步統一北方,曹操先授魏公,後授魏王,加九錫,離天子一步之遙。

此時,曹操居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占天時,孫權據江東佔地利,劉備居西南占人和。三足鼎立,暫時處於平衡狀態。

曹操如果貿然稱帝,勢必導致政治上的被動,對於霸業不利。曹操審時度勢,靜待其變。

曹操不愧為一代梟雄,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曹操在分封之前並沒有稱魏,而是在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封建王朝時候的分封國)。因為封建王朝,分封地名作為爵位稱呼,曹操被分封的國都是鄴城,鄴城在漢朝屬於魏郡,所以封號就是魏公。比如戰國時期的衛鞅,秦孝公把商於分封給衛鞅,所以爵位為商君。公元216年曹操又被加封魏王,曹丕繼位之後,首先繼承的就是曹操的王位,所以也稱魏王。曹丕稱帝後,自然延續魏國的稱謂,這就是曹氏魏國國號的由來。


我是小星星奇遇記,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關注我,每天更新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

建安十八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故後來晉陞多以原封號為主,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

曹操影視形象

為什麼曹操會選擇魏作為自己的封號?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魏」是「大」的意思(《史記》:「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有好的寓意與美名。這是個好兆頭,古人對此比較講究,即使曹操也不能免俗,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史記》網路配圖

二、曹操有取代漢氏之心,歷史上春秋時期的趙魏韓曾瓜分晉,取而代之。古人很講究這個的。三家分晉/網路配圖

三、曹操被封為魏公所在地,原是戰國時期,魏國故地。

戰國魏國/網路配圖

四、曹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國成為曹姓始祖之一,曹操和自稱是其先祖的西漢開國功臣曹參都是源自姬姓。戰國七雄中的魏國也是源自於姬姓:魏氏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姬高),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輔佐晉獻公,被晉獻公封於魏地,魏氏由此得姓;畢萬的十二世孫魏斯就是魏文侯,由此可見曹姓和魏姓系出同源,為了迎合,為自己的合合法性提供依據。

曹姓族徽/網路配圖

五、200年官渡之戰中曹操擊敗袁紹,又用了幾年時間於204年攻破袁氏大本營鄴城後,曹操把鄴城定為自己的行政中心,包括政令、軍令都是從鄴城發出,漢獻帝所在的許都只留有少數官吏而已,可以說大漢的中心是在鄴城而不是在許都。鄴城是冀州治下的魏郡郡治所在,魏郡原本有十五縣,建安十七年(212年)也就是曹操進封魏公的前一年,曹操擴大了魏郡的範圍,把魏郡周邊分屬於河內、東郡、鉅鹿、趙國等十四個縣充實到魏郡,這樣魏郡的規模一下子幾乎擴大了一倍。由此可見曹操對魏郡的情有獨鍾,也能看出曹操其實已經在為自己做打算了,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後的國號和地緣政治有一定關係,曹操的政治中心在魏郡,魏郡本身又是戰國時期魏國的核心區域之一,所以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是順理成章之事。

我是小星星奇遇記,感謝閱讀,點贊和轉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